
秦軍大将章邯鎮壓暴動,擊敗項梁,直指趙國,各國派兵援救
公元前208年,秦朝管轄範圍大亂已形成,中央政府在趙高李斯把控之下,無法指揮地方作戰;官場内鬥腐敗不堪,進階官員人人自危;秦政府将士無所适從,無力鎮壓各地叛變軍隊。
地方政府不斷解體,不斷有地方政府軍隊人員參與叛變隊伍。
秦朝最後一位忠心大将章邯擊敗項梁後,揮兵直上趙國,劍指趙國國王趙歇。
戰争局勢似乎有反轉迹象。
趙國向各國求救。
面對秦軍反撲,楚王芈心決定兵分兩路,一路救趙王,一路直插秦政府心髒——關中
一開始,楚王芈心和各将領約定,“先入關中者稱王”
那時,秦軍戰鬥力仍然十分強大,地方叛變軍隊還是一盤散沙,通常被打得四處流竄。
而項羽深恨秦軍殺了項梁,非要報仇不可,願意和劉邦一起出征攻占關中。
芈心後來和老将軍們經過一番思量:認為項羽這個人,狡猾殘暴,所到之處,全城皆毀,襄城男女老幼全部坑殺,楚國發動幾次攻勢,均告失敗。不如以仁義作号召,向西收攬人心,劉邦一向寬厚,似乎是最适合的人選。
于是,楚王芈心派劉邦一路往西,而項羽就和上将軍宋義一起救助趙國。
項羽巨鹿一戰,奠定江湖地位,統領各國部隊,秦軍大将章邯率二十萬戰士投降,被坑殺
在公元207年,十月,在趙國巨鹿地方與秦軍死戰,終于擷取勝利,而該勝利奠定了項羽在各國地位,各國均封他為上将軍。
項羽也繼續揮兵西向,準備奪取關中地區。
章邯所率的士兵受到楚軍及盟軍的屈辱,當奴隸使用,秦軍上下,一片怨氣。
最後有人建議項羽不若全部格殺投降士兵,以免進入函谷關時,腹背受敵,以免投降戰士叛變。隻需留章邯、司馬欣、董翳等三個将領進入函谷關即可。
項羽說:“可以”。
于是,發動夜襲,在新安坑殺20萬秦軍戰士。
劉邦一路向西,招降納叛,勢如破竹,成功先進入關中,秦朝亡
劉邦一路向西,征服各城市也是費力不少功夫。
越來越近關中地帶時,得張良和南陽郡的一個舍人指點,采取招降納叛政策,大軍所經之處,禁止擄掠。秦王國軍民十分驚喜,通往關中路途的幾十城市自動投降。
若有抵抗的,劉邦派兵奪取。
曆經一年左右。
公元206年,十月,劉邦大軍順利挺進灞上,秦政府首都鹹陽瓦解。完全不能抵抗。
秦王嬴嬰親自坐着白馬拉的喪車,把皇帝用的各種印信,玉玺等物件全部封妥,在轵道下跪迎接。
嬴嬰被監管。
至此,秦朝滅亡。
劉邦放棄入住宮殿,轉駐入灞上,并緊閉函谷關城門,阻止各國軍隊挺進關中
劉邦攻陷秦王朝首都鹹陽後,看到豪華的皇宮,奢侈的寝殿,聲色犬馬,成千上萬的美女,怦然心動,全軍上下也大肆搶擄。
隻有蕭何直入宰相府,收集山川圖冊、戶籍檔案,妥為保管。
而樊哙則極力勸阻劉邦不能入住宮殿,說這些奢華的東西正是秦朝滅亡的原因,一定要立刻傳回灞上。
劉邦戀戀不舍回到灞上,然後頒布仁政指令,隻頒布三條法律,殺人者死;傷人按多少定罪;搶劫按多少定罪,其他秦國的法律全部廢除。
鹹陽上下全民歡呼轉告,更希望劉邦可以當王。
此時,有人提醒劉邦,秦王朝土地富庶,十倍關東,聽說項羽已封章邯為雍王,那麼關中地區當然是他的封地,他如果到達,你不能立足,我們應把握函谷關,緊閉城門,拒絕各國軍隊前進,同時,征召關中戰士增援。才能永遠防禦。
劉邦同意這政策。
項羽大兵到達函谷關,得知封關,劉、項恩怨已成,兩軍大戰一觸即發
這個時候,項羽大兵也到了函谷關城下,城門卻緊閉不開,疑惑之間,項羽也得到劉邦先攻占關中的消息,氣得肺都炸了。
十二月,劉邦左參謀官派人向項羽密報:“劉邦已打算關中稱王,不久就要請求加封。”
項羽準備攻進函谷關。
此時,項羽将士40萬駐紮在戲水,号稱百萬雄兵;劉邦将士10萬駐紮在灞上,号稱20萬雄兵。
劉邦如何在這場實力懸殊的戰争獲勝呢?
項羽剛坑殺了20萬投降秦軍的戰士,能否打破殺降者不詳的魔咒呢?
劉邦能率先進入函谷關,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這件事情離不開楚王芈心刻意安排,謀士的輔助,最後緊閉城門,似乎時機恰到好處。
按照劉邦的作戰能力,遠遠不能與項羽相敵。
不是劉邦如何的英勇善戰,而是項羽報仇心重。他不斷與秦軍重兵大戰,在巨鹿拖延了幾個月,并且一路采取厮殺政策,殺降20萬,更拖延了入關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