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其實早在取消随機附贈的充電頭耳機之前,蘋果曾向消費者發出這樣一份調查問卷:是否用過包裝盒内附送的卡針、iPhone歡迎指南、USB-C轉閃電連接配接線、Apple貼紙等

這可能是一個暗示
蘋果征集過使用者對附贈充電頭的使用習慣,結果從iPhone 12這代開始取消了充電器、有線耳機等配件
這次蘋果打算幹掉實體SIM卡,如果成功,自然就用不到卡針了
消息來自巴西網站Blog do iPhone,他們稱至少在一些國家和地區,iPhone 15 Pro 機型可能沒有實體SIM卡插槽
而據MacRumors透露,蘋果已經告知美國幾家主要電信營運商2022年9月前準備推出隻有eSIM卡的iPhone
一種可能性是,蘋果從iPhone 14系列開始取消實體SIM卡插槽
沒有實體SIM卡的iPhone隻需連接配接WiFi就能激活手機
其實蘋果不爽這張小卡片很久了,一直想方設法幹掉它
SIM全稱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使用者識别子產品),主要用于存儲使用者身份識别資料、短信資料和電話号碼的智能卡
用過功能機的人應該有過删短信清空間的經曆吧,那時的數位問題是這樣的
手機用的SIM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一般裁剪為25×15毫米的插入式
這種尺寸又叫「Mini SIM」,辦過動感地帶套餐的請舉手
那時候換卡需要打開手機後蓋
2007年第一代iPhone對SIM卡進行了一次「改造」
得用卡針插入一個小孔,SIM卡槽才會彈出來
這種方式當時被很多人嗤之以鼻,後來的發展趨勢大家也看到了
2003年歐洲電信标準協會推出了尺寸更小的「Micro SIM」,第一家搭載這種卡的公司還是蘋果,用在了自家的iPhone 4及第一代iPad上
2011年,蘋果提出「Nano SIM」卡标準,用在了iPhone 5上,其他手機廠商和營運商被迫繼續跟進
然後這個8.8×12.3毫米大小的卡片在智能手機上存在了十年
下圖由左至右分别是:full-size SIM、mini-SIM、micro-SIM和nano-SIM
其實體積更小的嵌入式SIM卡(embedded-SIM,簡稱eSIM)已經問世幾年了
這種卡直接焊在PCB闆闆上,裝置無需配備SIM卡卡槽,不用插實體卡就能享受電信服務
2017年三星、蘋果、華為曾聯手推廣eSIM技術
對手機廠商來說,這樣能進一步提升機身設計
看看SIM卡卡槽要占據主機闆多少空間
使用者也不用擔心卡芯損壞等問題,而且可以靈活選擇營運商套餐,随時自由更換營運商
但這動了營運商的蛋糕
攜号轉網有多難大家都知道,不僅要各種咨詢,去現場辦理,還得面對各種人為阻礙
而eSIM與實體卡轉網的差別類似于網購和淩晨3點在迪士尼門口排隊買玩偶
蘋果已經多次推進了SIM卡革命,相比過去嚴重依賴營運商,如今手機廠商話語權大幅提升
而且eSIM卡能滿足物聯網百億裝置的連接配接需求,三大營運商也保持着這方面的布局
蘋果推出沒有實體SIM卡的iPhone,可能會加速這一程序
希望「我的地盤,聽我的」那天早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