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阻擊日軍,他帶兵兩次渡過黃河進攻,第二次去700人回來竟有了1400人

曆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卡爾·貝克

阻擊日軍,别人都在黃河邊等着,此人卻兩次帶兵主動渡河進攻,更厲害的是第二次帶去700人,回來時隊伍卻有1400人。

這個人就是文年生,八路軍的進階将領,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

阻擊日軍,他帶兵兩次渡過黃河進攻,第二次去700人回來竟有了1400人

全面抗戰爆發之後,紅軍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随後八路軍主力開赴前線,抗擊日軍。日軍大部隊迅速占領中國大片土地,逼近黃河。為了阻擊日軍,保衛黃河,八路軍抽調力量,重新整編了7個警備團。留下兩個團包圍陝甘甯邊區,其餘的部隊開赴黃河沿線與國軍一起阻擊日軍。

當時文年生任團長的718團被改編為警備第八團,依然擔任團長。

不久,警備第八團在文年生的帶領下開赴黃河一線,重點守衛宋家川。

根據情報,日軍109師團下屬的一個旅團,帶着重武器,企圖渡過黃河,目标直指文年生防守的宋家川。當時的态勢,日軍明顯強于我軍,不管從兵員素質,還是武器上,都遠遠的高于八路軍和國軍。

文年生所屬的綏德警備司令部面對來勢洶洶的日軍,隻得讓部隊在黃河邊防守,等待日軍的到來。

可是文年生覺得這樣做無疑于是等着日軍大炮的轟炸,更不可能粉碎日軍的進攻,他一面讓部隊加強防守,另一面積極思考破敵的方法。

最後,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在了文年生的腦子裡:與其坐等敵人來攻打,不如趁日軍立足未穩,主動帶兵渡過黃河,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以攻為守,變被動為主動。

說幹就幹,第二天夜裡,文年生親自帶領4個連,悄無聲息的渡過黃河,趁着夜色急行軍40公裡,率先到達柳林鎮附近埋伏。下午日軍先頭部隊200多人到達柳林鎮附近駐紮。到了晚上,文年生帶領部隊悄悄的摸到日軍的宿營地,發起猛攻。

阻擊日軍,他帶兵兩次渡過黃河進攻,第二次去700人回來竟有了1400人

日軍措手不及,匆忙抵抗,但是日軍武器的先程序度和作戰的素質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文年生率部整整激戰了5個多小時才将200多日軍全殲,這時日軍的增援部隊剛好趕到,一頓炮火朝着文年生的部隊猛轟,文年生被一發炮彈炸得翻了幾個滾,不過慶幸的是毫發無傷。他趕緊帶領部隊撤退,回到黃河岸,繼續固守。

第一次渡河戰鬥,文年生汲取了對日軍作戰的大量經驗。

幾個月之後,文年生升任警備旅旅長。日軍又集結了3000多人準備偷渡黃河,文年生又決定渡過黃河,主動攻擊日軍。于是他帶領4個連,700人,第二次渡過黃河,尋機殲滅日軍。這一次他采取靈活多變的戰術,将遊擊戰發揮得淋漓盡緻,盡量避免與日軍硬碰硬。

阻擊日軍,他帶兵兩次渡過黃河進攻,第二次去700人回來竟有了1400人

他率部深入敵後,縱深迂回200多公裡,牽着日軍的鼻子走,拖垮日軍,破壞日軍企圖渡河的計劃。并且尋機擴大自己的隊伍,充實八路軍的力量,經過兩個多月的渡河作戰,不但有力的打擊牽制了日軍,而且隊伍得到迅速的擴大。

兩個多月之後,文年生率部回到黃河岸邊駐防,帶出去700人,回來時卻有1400人。原來經過兩個多月的與日軍周旋,文年生的四個連已經由700人發展到了14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