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在我們璀璨的曆史長河裡,有一個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而在真實的曆史上,有千千萬萬的共産黨人,為了新中國的成立,為了共産主義事業,強忍思鄉之情,跟着黨南征北戰,全心全意為人民付出自己的青春與血汗。

這些革命前輩,應該被我們銘記在心,沒有他們的無私付出,就沒有今天強大的祖國,沒有富足安穩的生活。

尤其當我們挖掘他們背後的故事時,就更加明白,今天的生活得來不易。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未完成的使命,沒回去的故鄉

其實李雪三很早就離開故鄉,在親戚的資助下,外出念書。

他在西北軍官學校畢業後,憑借着自己過人的能力,在國民黨的第26路軍擔任排長一職。

但是,李雪三在“剿共”的路上,卻發現了共産黨的“真實面目”:

一路上,他看到的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先進智語,看到的是官兵平等、軍民魚水情深的場景。

這讓李雪三産生了投奔紅軍的強烈願望。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李雪三

于是乎,1931年李雪三參加了甯都起義,部隊改編為紅軍第五軍團,李三雪實作了參加紅軍的願望,随後還加入了中國共産黨。

入黨後,他參加過的戰役更是不計其數,也擔任過許多職位。

他經曆過中央蘇區的鬥争、紅軍長征、抗日戰争、解放戰争等等,和部隊一起,走南闖北。

他的無私付出,戰友們都看在眼裡,往往是哪裡最艱苦,哪裡任務最艱苦,他就被調往哪兒,始終服從組織的安排,表現出高度的自覺和敬業精神。

出征十餘載,李雪三都未有機會回去故鄉,甚至連書信往來都非常困難。估計有人會問,為何連書信往來都那麼困難?

要知道,李雪三自17歲就離開故鄉,出外求學、參軍,常年南征北戰,四處漂泊,居無定所。書信往來又談何容易?

一來二往,李雪三就和故鄉斷了音訊,故鄉發生了什麼事,家人是否還健在,這一切,李雪三都一無所知。

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十多年以後,李雪三已經成為軍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普通人眼裡,李雪三已經非常出色,光耀門楣。

再加上十幾年的軍旅生涯,遠離故鄉,也是時候回家一趟了。

而李雪三也沒有告假回鄉,而是等到戰事沒那麼吃緊,且大軍路過河南的時候,才動了心思,打算順路回鄉。

路過河南時,李雪三才帶着警衛員,坐上吉普車,以最快的速度,趕往家鄉。

一來,是他歸心似箭,二來,他也不願耽誤部隊的工作,隻好快馬加鞭,趕着回去。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榮歸故裡,得知真相

回家路上,李雪三并不知道回到家後,他将面臨着什麼。

李雪三在看到自家房子後,便指着一幢房子,非常激動地對随行的警衛員說:“那就是我的家”。

這句話一說出口,李雪三回家旅途上的疲憊,仿佛都已消失不見,有的隻是即将與家人相見時的喜悅。

可剛下車,眼前一幕便讓李雪三感到非常困惑。

自己家的門口有一個不認識的中年男子在做木匠活,卻不見家人的蹤影。

李雪三和中年男子相視,過了好一會兒,門口的中年男子才開口問李雪三是否是李家後人。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李雪三連忙回答道是李家的後人。

在得到李雪三肯定的回答後,該男子便将李雪三不在家時,李家所發生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

李雪三從中年男子的口中得知:李雪三離開家不久後敵人便進了村。敵人進村後殺害了許多村民,而李雪三的母親就是被害村民中的一個。

聽完後李雪怔了一下,繼續聽男子将家中的事道來。

而李雪三的弟弟則是在一次掩護部隊撤退的行動中犧牲了……

母親離世的消息本就讓李雪三如晴空霹靂,弟弟犧牲的消息對李雪三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李雪三的姐姐則嫁到了另外一個村落。

因為母親和弟弟的離世,姐姐出嫁,李雪三家沒有人住。是以中年男子才住在了李雪三家的房子裡。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聽完男子的話,李雪三久久沒有回過神來。一時間,回家探親的李雪三沒了家。

李雪三一下子沒能接受親人相繼離世這個事實,沉默了一陣子後,李雪三才回過神來,自己還有唯一的姐姐。

但由于姐姐是在自己不在家的時候結的婚,是以他也不知道姐姐嫁到了哪裡。為了能夠見到姐姐一面,李雪三想到了找村幹部幫忙的辦法。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親人墓前,槍聲長鳴

來到村裡,李雪三和警衛員的着裝引起了村裡鄉親們的注意。

鄉親們都聚了過來,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不一會,鄉親們把李雪三和警衛員圍了起來,但卻沒有人主動與李雪三搭話,很顯然離家多年,村裡許多人都不認識李雪三。

而李雪三也不知道誰是如今的村幹部,為了找到村幹部,李雪三和警衛員決定向鄉親們詢問。“請問你們的村幹部在哪裡?”警衛員開口問道。

“我就是。”村幹部從人群中走了出來,沒想到村幹部就在人群中,而且村幹部一眼就認出了眼前這位軍官,是當日的村民李雪三。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在寒暄後,李雪三道明了自己此次前來找他的目的。

村幹部在了解了來龍去脈後,把李雪三一行人安排在了當地國小過夜,并派人去通知李雪三的姐姐來村裡。

雖然是回到了老家,但這一切都變得那麼不一樣。在國小過夜的這一晚,李雪三想了許多。

第二天,李雪三的姐姐便在村民的陪同下,來到了李雪三過夜的國小。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一見面李家姐弟便相擁而泣,村民們被這場景所感動。

多年不見,三言兩語無法道清這些年來兩人經曆的苦難,而那眼淚則包含了兩人多年的不易和心酸。

兩人平複心情後,便決定前往母親的墓地。

因為李雪三回家是為了看望老家年邁的母親,自然沒有準備鞭炮。

又因不是現在不是掃墓的時間,村裡自然沒有鞭炮賣,就這樣李雪三沒有買到鞭炮。

在姐姐的帶領下,李雪三和姐姐一同來到了母親墓前。在母親的墓前李雪三久久不說話,眼神裡滿是難過和自責。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細心的警衛員将首長的一舉一動都看在眼裡。突然槍聲響起,原來是警衛員用手中的槍對着天空一陣掃射。這槍聲代替了就和那鞭炮一樣聲聲震耳。

在如此嚴肅的環境之下,警衛員為何敢對天開槍?

其實這聲聲槍鳴中包含了太多複雜的情感。是對首長親人的哀悼,是宣洩對敵人的憤恨,是……槍聲永遠都不隻是聲音那麼簡單,槍聲可以包含太多太多的情感,也可以代替太多的話語。

對于李雪三而言,失去兩位至親,無法送他們最後一程,是畢生無法彌補的遺憾。

但是,如果時間倒流回到他外出讀書、參軍的那年,同樣的命運選擇,在一次擺在李雪三面前,相信他還是會做出一樣的選擇。

在時代的洪流裡,總會有這樣一群胸懷天下,無私奉獻的革命者,也正是有他們的付出,才會有今天的安定和平。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北韓戰場,再立戰功

不久之後,新中國成立了,全國各地開展了如火如荼地建設,全國上下一片新氣象。

可是,北韓戰争的爆發,不僅牽動了全國群眾的心,随着戰事越發緊張,美國的野心也越發明顯。

随後,中國拉開了抗美援朝的序幕。而李雪三,又毫不猶豫地參加了抗美援朝,并屢屢建功。

而李雪三将軍也獲得了應得的榮譽:

1953年10月,李雪三榮獲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一級國旗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國旗勳章。

1955年被授予中将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就連毛主席所說,李雪三同志“是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前面有一束光,照亮了黑暗

在李雪三的故鄉-武修縣,有一座烈士陵園,裡面就有李雪三将軍的雕像:

那是他身穿軍裝的形象,眼神堅毅地看向前方,臉上挂着慈祥的微笑。胸前雕刻着6個勳章,在他的身旁雕刻着青山、長城和松柏。

右下角的黑色大理石闆上,雕刻着五個金燦燦的大字:李雪三将軍。

雕像背後寫着李雪三将軍的簡介。

每逢清明節,廣大群衆和學生,都自發到烈士陵園去獻花,掃墓,學習先烈的事迹。

而大家自發的緬懷行動,也呼應了李雪三将軍的這段話。

李雪三同志在總後勤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大會上動情地說:“”我們不能忘記那些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無數先烈,不能忘記和丢掉偉大的長征精神,因為我們今天的事業需要它啊!”

今天的中國,已經遠離硝煙和戰争,但是我們不會忘記,這是有無數先烈,舍棄了自己和家人團聚的時光,奉獻了自己的畢生時間,乃至犧牲自己的生命換來的。

在柏油馬路之下,在荒野老林之中,是無數先烈的鮮血,我們今天的繁榮昌盛,是建立在他們的犧牲之上。

活在好日子裡的我們,更加不能忘記他們。

戰争勝利後,李雪三将軍回老家,警衛員卻對着天空掃射,發生了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