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幫你們算筆賬,多花兩萬買e-Power,後期成本至少省一倍

悄無聲息中e-Power上市了,不出意外的是,價格要比燃油車貴一些。

軒逸e-Power指導價13.89萬,定價不多不少,要比同配置的軒逸燃油版車型,貴了兩萬塊錢,相比于軒逸純電動車型,定價要更低一些。

幫你們算筆賬,多花兩萬買e-Power,後期成本至少省一倍

e-Power,簡單來說就是一台不能上新能源号牌的電動車。

結構比較好懂,一台1.2L小排量發動機負責發電,發電之後電量放在電池裡,電池驅動車輛行駛,是以這是一台電池驅動,電量從發動機、發電機裡來的架構。

這種結構的好處就是,所有的能量都來自發動機。

幫你們算筆賬,多花兩萬買e-Power,後期成本至少省一倍

其實我用詞不太精準,1.2L内燃機準确來說是發電機,發電用的,它與發動機的差別是發動機驅動車輛,發電機主要發電,雖然結構一樣,但定位不同注定了産品優勢亮點不同。

發動機要的是扭矩大、功率大等特點,但發電機就是效率高,是以e-Power架構中,1.2L小排量發動機真的很省油。

我們用資料算一下就知道了。

燃油版軒逸工信部油耗是5.3L百公裡,其實日常駕駛油耗穩定在7-8L百公裡,e-Power版工信部油耗是3.9L百公裡,正常油耗在5L以内。

幫你們算筆賬,多花兩萬買e-Power,後期成本至少省一倍

也就是說,100公裡路程,兩者油耗差距達到了2-3L,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差距了。

以一台軒逸20萬公裡的駕駛路程來算,将會有4000L-6000L的耗油量差距,按照油價6塊錢低位計算,e-Power版本的後期成本能省出來2.4萬-3.6萬元。

我大概簡單算了下,其實10萬公裡以後,e-Power就已經拉平了價格差距。

幫你們算筆賬,多花兩萬買e-Power,後期成本至少省一倍

其實對于新技術,我們不能用這麼簡單粗暴的成本來計算,因為e-Power帶來更安靜的駕駛感受,更平順的駕駛體驗,是無法用價格來量化的。

日産重金打造的e-Power架構科技含量更高,比如說發電效率更好的1.2L小排量發動機,再比如說具有閃充閃放功能的電池,核心都要比那台小排量發動機更具有優勢。

科技進步是需要支援的,更别提油耗更低,體驗更好的e-Power,它既能夠在日常駕駛中帶來更好的體驗,同時又能在後期使用狀态下,帶來更好的經濟性,何樂而不為。

幫你們算筆賬,多花兩萬買e-Power,後期成本至少省一倍

對于更多人來說,買車既是為了體驗新生活,也是為了感受新技術,貴出的兩萬塊錢購車預算事實上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的壓力,但值得一提的是,換來的卻是全新的技術,以及後期更低的成本。

其實購入e-Power和入手豐田THS一個道理,他們都是以全新技術說服使用者群體,用稍高地購車成本,拉平後期的用車壓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