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2022年1月4日,“首屆泛東南亞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項目:萬言亦無聲——生活的學術價值”開幕式将在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舉行。此次展覽展出了許多平和、冷靜、充滿溫情和人性的作品,旨在重建生活的倫理學,重提文學和藝術創作作為精神産品的自律品格。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1926年4月,已開始在清華大學任教的朱自清作《現代生活的學術價值》一文,提出研究總結和自己最接近的時期的學術史所具有的現實意義。在此文中,他指出以現代生活為出發點的兩種研究工作:一是專門就現代生活做種種研究;一是以現代生活為材料,加入舊有的材料裡共同研究。

“萬言亦無聲——生活的學術價值”一展借用朱自清所作《現代生活的學術價值》之題作為展覽的副标題,在同樣面對巨變和多種不确定性的今天,重提内在經驗的意義,反思與拒絕日益固化的政治話語、權力體制和集體叙述對于個體經驗的抽象化和扁平化。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金石聲《窗》攝影29×40厘米1980年代由金華先生惠允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張公松《紅泥旗幟》裝置尺寸可變2017年至今由藝術家惠允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袁運生 《看無字碑》油畫300x400厘米2014年由私人藏家惠允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克韋·桑南《精神之道》雙頻錄像18分43秒2017年由藝術家惠允

策展人劉鼎、盧迎華表示:“我們尋找的是那些生産叙事意義的現實與曆史中的日常,及其在日常中行事的主體,其中濃縮着直覺的、體驗的、審美的、想象的、社會的和文化的諸種形态的内涵。”

“我們希望去思考如何在長時段中、在每一天的日常中,而不是被‘擠壓’、‘誇大’、‘極端化’或‘意識形态化’的日常中去生長一個有韌性的自我。我們在首屆泛東南亞三年展中提出這個議題,因為這個主題觸及的是人類生存的共同狀況,進而它具有超越國别與國界的可能性,直達每一個有情感、感受力與思考力的個體。”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陳平原《獨立蒼茫室》書法135 x 34厘米2021年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葉淺予《中美混合式》55.5 x 42.5厘米1941年由私人藏家惠允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譚暢,對坐像,瓷,21×39.5×42.5cm,1990年,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Xper.Xr《賽車套裝》70 x 155厘米2013 - 2021年由空畫廊惠允

展覽中既有來自越南、泰國、高棉、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藝術家和詩人新近的作品,也有英國、中國藝術家深入斯裡蘭卡、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進行調研後創作的作品。将不同曆史時空的作品與文獻納入這個展覽的叙事之中,這些過去與當下的聲音都直接關涉着對存在、對人性以及人的遭遇的意識和對生存世界的深度批判。與直接的社會實踐與現實政治相比,這些創作和思考實踐并不是“沉寂無為”,它們呈現出的“感性”和作品中構築的經驗世界,在人的解放上同樣具有“政治潛能”,這也映照出文學藝術創作内涵的固有力量。

在展覽形式上,以展中展的結構來複述主旨。蒼茫室是“萬言亦無聲”展中的核心,這個核心與展覽中的其他作品彼此相連,彼此加強,也彼此回響。通過在更常見的、更溫順的地方去發現日常生活的本質和它的韌性,展覽希望還原無序的、特殊的、零散的、遊離的、不完善的生活的價值。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李華生《0679》紙本水墨180x97cmx42006年由墨齋惠允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黎朗《父親 1927.12.03-2010.08.27》之父親的手環攝影109.5×108.5cm2015年由藝術家與千高原畫廊惠允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胡博《雙馬》瓷9.2×19×19厘米1970年代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現代生活有什麼學術價值?廣美展覽重建個體與生活的意義

胡偉《風下之鄉》三頻高清同步影像9分08秒2020年由藝術家惠允

【展覽資訊】

首屆泛東南亞三年展序列研究展項目 #4:

萬言亦無聲——生活的學術價值

主辦機關:廣州美術學院

承辦機關: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廣州美術學院新美術館學研究中心

展覽時間:2021年12月30日 – 2022年03月20日(逢周一閉館)

開幕時間:2021年1月4日上午10:00

展覽地點:廣州美術學院大學城美術館7、8号廳

南都記者朱蓉婷 實習生譚婉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