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若是顔良文醜聯手對戰呂布,那麼呂布必敗!若是呂布不知好歹,堅持死戰,那麼一百回合内,呂布必定被顔良文醜聯手斬殺!

提起顔良文醜,大家總會認為他倆的戰鬥力不行,因為當年白馬之戰,顔良被關羽一回合斬殺,文醜被關羽三回合擊敗,他倆的表現太拉胯了,是以大家覺得他倆實力不行。無論是在任何排名中,他倆都被排在了非常靠後。但事實上,我們看事情不能光看表面,而要分析其内在的本質!就比如關羽和顔良、文醜之戰,這裡面其實有非常多的隐情!
顔良和文醜,作為袁紹最為倚重的大将,跟随袁紹南征北戰,被評價為勇冠三軍,他倆絕非是泛泛之輩,接下來,我們就從三國演義的原文中來仔細分析一下,看看真正的顔良文醜,究竟有多厲害?若是他倆聯手,究竟能達到一個什麼樣的高度,到底能不能擊敗呂布?
顔良
顔良的第一次出場,是在汜水關下!當時諸侯聯軍讨伐董卓,結果被華雄打得大敗,諸侯手下的大将都不敢再主動上場作戰了。這個時候,袁紹說了一句“可惜吾上将顔良、文醜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很多人都認為袁紹是在吹牛,要是顔良文醜真的這麼厲害,他怎麼可能不帶在身邊?不過從後面袁紹同公孫瓒、曹操的作戰情況來看,袁紹所言非虛,顔良文醜乃是超級猛将,實力強悍!
白馬之戰,袁紹命顔良做先鋒,向曹操發起進攻。曹操對于顔良軍的第一反應是“駭然”,于是他命手下降将宋憲,先去挑戰一下顔良,借此看看顔良的武功到底如何?宋憲乃是呂布手下八健将之一,曾跟随呂布南征北戰,多次立下大功,也算是個不錯的猛将,結果在和顔良交手時,他被三回合斬于馬下。對此,曹操的反應是大驚,然後誇獎顔良是真正的勇将!
見宋憲被殺,他的同伴魏續受不了了,想要上陣去幫宋憲報仇,結果一個回合便被斬殺!此時,曹操開始正視顔良了!在此之前,他雖震驚于顔良的武力,但還表現得比較大度,還誇獎顔良的勇猛,但宋憲魏續接連被斬,令曹操意識到了事态的嚴重,于是他向手下詢問:“誰敢擋之”?曹操此時語氣不善,說出這句話,明顯是要動真格的了,于是徐晃立馬請戰,想要在曹操面前好好地表現一下,結果他演砸了!
原文:操曰:“誰敢當之?”徐晃願出。操令急迎之。徐晃出馬,與良戰二十回合,敗回本陣。諸将栗然。操收軍,良亦引軍退去。
當時典韋已死,曹營衆将中許褚最強,徐晃其次,而且許褚五十回合都拿不下徐晃,隻能打個不分勝負。但此次作戰中,顔良卻二十回合擊敗了徐晃,這就意味着,顔良的戰鬥力遠勝于徐晃,甚至于說,顔良的戰鬥力比曹營第一猛将許褚還強!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是以當徐晃戰敗後,曹營衆将的反應才是栗然,不敢再出戰,而曹操的反應才會下令撤軍,而不是繼續派人上去作戰!
從顔良二十回合擊敗徐晃的表現,其實我們可以看出,顔良的真實武力是遠遠超過大家想象的,他是被嚴重低估的猛将!如果說一個曹營猛将被吓住了,這算是他的個人問題,但整個曹營猛将都被吓住了,總不可能所有曹營猛将都有問題吧?很明顯,顔良的表現太過逆天了!曹營猛将能征善戰,他們也不是沒有碰到過厲害的對手,當年濮陽之戰,面對強悍的呂布,許褚也是敢于上前單挑的,面對關羽,他們也是絲毫不懼的,為何此時面對顔良,他們卻集體認慫了呢?原因很簡單,他們自知打不赢顔良!
說實話,就顔良二十回合擊敗徐晃這一戰績,又有誰能做到?許褚顯然是不行的,關羽行嗎?也不一定,襄樊之戰,他八十回合都拿不下徐晃。
可既然顔良的表現如此強悍,為啥他最終又被關羽一刀秒殺了呢?其實這源自于一個美麗的誤會!
顔良二十回合擊敗徐晃後,曹營衆将都被吓住了,不敢再主動挑戰,曹操也被驚歎住了,不知道該派誰前去,于是程昱建議曹操啟用關羽,但曹操有點猶豫,于是程昱說了這麼一番話。
原文:昱曰:“丞相又愛之,又疑之,何不取來,兩強相并?如勝則重用,如敗則決疑。”操曰:“善。”
從程昱的這番話可以看出,其實他和曹操對于關羽能否打敗顔良還是比較猶豫的,是以才會說“勝則重用,敗則決疑”!而關羽到來後,曹操的那幾句“河北人馬,如此雄哉”、“将帥布列,旌旗節钺,人如猛虎,馬似毒龍,其勢壯哉!” 、“不可輕視”,也充分地說明了曹操對于關羽能否斬殺顔良,其實是存疑的,他最開始也是根本沒有信心的!為何曹操會沒有信心?因為曹操見過真正的高手啊!顔良的表現,完全不遜色于呂布,他怎麼敢相信關羽能夠輕松斬殺顔良呢?
事實上,故事發展到這裡,不僅是曹操不信,就算是大多數讀者,也不相信關羽能夠一回合斬殺顔良,這完全就是主角光環嘛!這就好比劉備挑戰呂布,司馬懿挑戰魏延,要不是憑借主角光環,他們怎麼可能有如此表現?大概羅貫中也覺得把顔良寫成一回合死于關羽刀下,太過離奇,太不符合邏輯,于是他在顔良被斬殺後補寫了這麼一段緣由!
原文:原來顔良辭袁紹時,劉玄德曾暗囑曰:“吾有一弟,乃關雲長也,身長九尺五寸,須長一尺八寸,面如重棗,丹鳳眼,卧蠶眉,喜穿綠錦戰袍,騎黃骠馬,使青龍大刀,必在曹操處。如見他,可教急來。”是以顔良見關公來,隻道是他來投奔,故不準備迎敵,被關公斬于馬下。
自此,顔良被關羽輕松秒殺的原因算是完全搞清楚了,往大的方面說,是因為關羽有主角光環,往小的方面說,是因為劉備提前告知了顔良關羽的容貌,希望顔良勸降關羽,是以顔良未做防備!了解了顔良被殺的真正原因,我們便不能再認為顔良是個泛泛之輩了,就憑他二十回合擊敗徐晃這一手戰績,他足以進入超級夢見行列,其戰力絲毫不輸于關羽張飛這種猛将!
文醜
顔良戰死後,袁紹又派文醜出戰,結果延津之戰中,文醜被關羽三回合打得力怯,準備逃跑,但他沒想到關羽有赤兔馬,最終被追而斬之,遺憾殒命!文醜死的太窩囊,是以大部分人都認為,文醜的戰鬥力其實并不怎麼樣,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在和關羽交手前,文醜曾和張遼、徐晃發生過交戰。當年張遼徐晃見文醜軍陣已亂,準備上前撿便宜,哪知道文醜反應非常快,立馬冷靜下來,張弓拉箭,射向了張遼,在射中張遼戰馬後,文醜又同徐晃交手,擊退了徐晃!
從文醜的這一手表現來看,其實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猛将,張遼徐晃均不是他的對手!而如果了解文醜早年的戰績,我們将更加深刻地認識文醜!
磐河之戰,袁紹對陣公孫瓒,袁紹派出大将文醜,而公孫瓒則親自上陣,兩人交手不到十餘回合,公孫瓒便抵擋不住了。之後公孫瓒手下四将圍攻文醜,結果被文醜輕松解決,文醜于軍中左沖右突,追殺公孫瓒,把公孫瓒打得非常狼狽,直到趙雲出手,才堪堪擋住了文醜的進攻步伐!
原文:忽見草坡左側轉出個少年将軍,飛馬挺槍,直取文醜,公孫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醜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瓒部下救軍到,文醜撥回馬去了。
趙雲出手,擋住了文醜,并和文醜打了個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可見兩人的戰鬥力其實是差不多的!很多人認為,趙雲此時不過是個少年将軍,戰力未達巅峰,是以嚴格意義上來說,趙雲其實比文醜更強!但大家有沒有想過,文醜當時也已經作戰多時了,他不僅在公孫瓒軍中左右沖殺,而且還和公孫瓒及其手下四将輪番作戰,還追了這麼遠的路程,文醜的戰鬥力又何嘗是在巅峰呢?是以說,此戰完全可以說文醜和趙雲的戰鬥力是差不多的!
那麼既然文醜同趙雲的戰鬥力差不多,為何他會被關羽三回合擊退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其一是文醜的戰鬥力當時未在巅峰。他和張遼、徐晃這種猛将拼殺一陣,損耗了不少體力,突然遇到關羽這麼個生力軍,怎麼擋得住?
其二是文醜不懂關羽的作戰套路。關羽是出了名的三刀流,前三刀勢大力沉,爆發力非常強,但隻要撐過三招,關羽就很難把你怎麼樣了,而文醜不知道關羽的作戰套路,以為關羽一直這麼強,是以撤退了,結果被赤兔馬追上,直接斬殺。
其三是文醜被顔良之死驚到了,顔良的戰鬥力非常強,結果被關羽一回合秒殺,可見關羽是多麼的強悍!連我們這些讀者都會這麼認為,何況文醜?他可是非常清楚顔良的實力啊。也正是因為有這種心理負擔,是以文醜面對關羽,才會表現得如此差勁!
總的說來,其實顔良和文醜的戰鬥力都是非常強的!顔良的戰鬥力不輸于關羽,文醜的戰鬥力不輸于趙雲,他倆聯手圍攻呂布,其實就類似于關羽趙雲聯手圍攻呂布,類似于關羽張飛聯手圍攻呂布!而虎牢關下,關羽張飛曾聯手對戰過呂布,雖然三十回合未分勝負,但若是繼續打下去,呂布必敗無疑!這一點,從後面呂布見到關羽張飛是有多慫便可以看出來!若是呂布有信心擊敗關羽張飛的聯手,他又怎麼會容忍張飛的放肆,屢次對他挑釁呢?
結語
綜合來看,顔良文醜聯手,是完全可以擊敗呂布的!若是呂布不知道好歹,仍然要拼命死戰,那麼一百回合内他必定死于顔良文醜之手!當然了,若是呂布想要逃跑,憑借他的赤兔馬,估計也沒人能追得上他!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