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以線作畫,珍如黃金,傳承千年的缂絲創造中國獨有的“儀式感”

以線作畫,珍如黃金,傳承千年的缂絲創造中國獨有的“儀式感”

缂絲,素有“一寸缂絲一寸金”“織中之聖”的美名。新近熱播的電視劇《當家主母》将這樣一種特别的技藝帶到大衆視野。而眼下,上海的觀衆則又有緣在上海展覽中心西二館飽覽當代缂絲的風采,這便是“範玉明缂絲藝術展”。

範玉明是蘇州市工藝美術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此次他帶着近五十幅缂絲書畫藝術代表作首次來滬辦展。二十餘載一絲一縷,縱橫之間以梭代筆畫丹青,這些展品從不同角度和題材展示缂絲的絲織之彩和水墨文人之韻。

以線作畫,珍如黃金,傳承千年的缂絲創造中國獨有的“儀式感”

缂絲,以生蠶絲為經線、彩色熟絲為緯線,采用“通經斷緯”的技法,先将紋樣以墨線勾于經線面上,緯絲不貫通全幅,而是按圖案、色彩分塊,再逐塊用數隻小梭子挖織出的平紋織物。

唐代時始見缂絲織物,且以日常實用性窄幅帶飾為主。至宋代,缂絲工藝與書畫藝術巧妙結合,逐漸由實用品向純欣賞的藝術品過渡,并步入高潮。宋徽宗因特别喜愛缂絲畫,在北宋宮廷文思院中專設了機構“克絲作”。明清缂絲作為宮廷工藝,實用性與藝術性齊頭并進,實用性缂絲主要為宮廷和貴族享用;藝術性缂絲題材更加廣泛,産量增多,逐漸形成了以蘇州為龍頭的産銷中心。

以線作畫,珍如黃金,傳承千年的缂絲創造中國獨有的“儀式感”

缂絲作為“世界非遺”和“中國非遺”的手工技藝,不單單是絲織藝術的極緻代表,更是承載千百年中華文明的精髓所在,随着《國家寶藏》綜藝、上博首次缂絲織繡展及影視劇作品中對于缂絲的傳播,以王金山先生及其學生為代表的缂絲非遺傳承人逐漸被大家所了解,範玉明亦是其中的佼佼者。

展覽現場,談到過去20多年來制作缂絲的經曆,從少時跟随王金山老師學藝的點滴、複刻定陵等博物館級缂絲織物的學術深入、到清華美院進行纖維藝術的學習及探讨創新思維,範玉明認為這是一個緩慢卻充實的過程。對于未來,他的願景隻有一個:如何真正将缂絲這一古老技藝在他手上好好的傳承下去。

以線作畫,珍如黃金,傳承千年的缂絲創造中國獨有的“儀式感”

展覽開幕同期舉辦的相關研讨會上,多位專家學者也圍繞缂絲的現在與未來展開研讨。

作為國内絲織收藏及學術研究的代表,上海非遺協會會長高春明談及與缂絲結緣三十餘載,對于缂絲的收藏之路、與王金山早年複刻故宮龍袍的回憶以及與當代藝術家陳家泠合作的缂絲旗袍系列,無不令人為之欽佩。他有感而發:“國家強盛才是真正民族自信的底氣,作為文化學者才有了更加深入及專業探讨的可能性。”

曾為上海非遺保護中心主任及上海市群衆藝術館館長的蕭烨璎,對于非遺項目的保護及傳承亦有心得,她說到:“融合與創新将成為未來非遺生命力延續的核心主題。”

以線作畫,珍如黃金,傳承千年的缂絲創造中國獨有的“儀式感”

藝術家李磊對于缂絲技藝的發展,提出了三點建議,其中引起在場專家共鳴的是一定要将當代審美與設計融合到傳統元素中去,增加它的功能性,讓更多的人能夠使用到缂絲這一小衆元素,創造出屬于中國人獨有的“儀式感”,讓非遺在保留文化底蘊的同時具備年輕的活力。

作為中國書籍設計的領軍代表,袁銀昌曾花費近三年設計《錦繡文章——中國傳統織繡紋樣》一書。對于設計之美尤為重視的他提到:“我一直很喜歡缂絲。如何在未來将缂絲這一進制素與藝術破壁跨界融合形成一個新的作品,是我覺得很有意思的一個方向。傳統精湛的技藝如何做減法,又不失美感,是我們做設計時新的課題。”

以線作畫,珍如黃金,傳承千年的缂絲創造中國獨有的“儀式感”

作者:範昕

作品圖均為此次展出的缂絲作品

編輯:周敏娴

責任編輯:柳青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