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關公。名羽,宇雲長,電義仁身,至誠至剛,時人敬佩。厲代尊崇“儒稱聖,釋稱佛。道稱天蔥。三教盡皈依:漢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曆朝加導号°關公文化。承韍〝忠義仁勇”的道德精神。彰顯“護國右民”的責任擔當穿越時空,跨越地域。熔入華豆血脈。錘煉民族品質。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關公文化。深入人心。關公精神,光耀幹秋。延綿至今。仍綻放着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是為中華民族偉大真興凝力鑄魂的優質資源。把關公文化中具有精神辨別、當化價直和世界甚義的文化精髓提煉出來、展示出來,延續曆史文脈,傳承中國精神,是我們共同的目标天下雲長,氣賃長虹。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關公是一個曆史人物。關羽,漢末名将,尊稱關公,祖籍解州。東漢末年,漢室衰微,群雄并起。關羽輔佐劉備匡扶漢室,馳騁疆場,征戰天下,最終成為三國時期群雄逐鹿的一代豪傑。家鄉誅殺惡豪,涿州桃園結義;守下邳,困土山,義無所斷約三事;解白馬之圍,拜漢壽亭候;身在曹營心在漢,過關斬将;鎮荊州,伐魏防吳,單刀赴會,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青史留名。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篆書“漢壽亭侯”白文方形石印,清 (1644-1911)現藏于運城博物館

篆書“漢壽亭侯”石印 清(1644-1911)現藏于運城市解州關帝廟文物保護所

“解縣關夫子故裡”木印 清(1644-1911)現藏于運城市解州關帝廟文物保護所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常平關帝廟又稱關帝祖祠,俗稱關帝家廟,南依中條,北臨鹽湖。整個廟宇采用了 “前朝後寝〞及中軸對稱的宮殿建築布局。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關娘娘銅坐像 明天啟六年 (16264)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彩繪關平銅立像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據傳說,家廟原是關羽故宅。關羽大義歸天後,鄉人敬慕其英武和盛德,便将故宅改建成祠堂,作為奉祀關羽的場所,至金代形成廟宇。廟内的娘娘殿聖祖殿及金代磚塔在所有關帝廟中絕無僅有,堪稱“三絕〞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公元 1725 年,雍正皇帝敕命天下省直郡邑皆立關帝廟,賜春秋大祭外加延祭,并用太牢,敕封關帝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1855 年,鹹豐皇帝又加封關帝上三代為“ 王”。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陽泉玉泉山關王廟始建于唐開元年間 (713-741年),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重修,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關帝廟建築,1996年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漢夫子風而竹”石碑 清(1644-1911年)現藏于運城市解州關帝廟文物保護所

《漢夫子風雨竹》用刮風、下雨時竹葉互相交叉,疏密有緻的變化形式,巧妙的構成了一幅組字畫,相傳是關公所作。畫分兩頓:左為風竹,右為雨竹。組成的詩“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音染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從唐代開始,關公就作為軍神和戰神列入國家祀典,宋元時期形成祭祀規制。明清統治者又不斷發展祀典規制,規格日臻完備,規模也更加隆重,明确春秋二祭,外加延祭,享太牢之儀。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包中關帝銅卧像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紅生戲—平劇藝術中,有一個特殊的行當,叫“紅生”,特指勾紅臉的老生扮演三國戲中的關羽,是以紅生戲又叫 “關老爺戲”或“老爺戲”經過長期的發展,關公的形象逐漸定型,紅臉、卧蠶眉、丹鳳眼、長髯口、綠錦袍、赤免馬(虛拟)、 青龍偃月刀成為其特征。在舞台上,關公坐如鐘,行如風,站如松,一聲吟詠震山撼嶽,将其凝重、威嚴、果敢、正義、勇往直前的浩然正氣淋漓盡緻的呈現出來。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戎裝關公古沉木坐像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信義”是關公文化的精髓所在。關公講信義,重然諾,崇尚正義,立身處世不悖良知。大力弘揚關公的“信義”品德,對加強社會道德和正确義利觀的建設具有與時俱進的現實意義。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華夏兒女心中都有一個關公。可能是一種形象:絕倫逸群,國土之風。可能是一種信仰:忠義仁勇,千古流芳。可能是一種認同:萬世人極,四海景仰。遠去的關公,留下了永恒的背影,不朽的關公,譜寫着輝煌的篇章。天下雲長,雲長天下。

雲長天下,在山西省博物館,我看到了多面關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