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淮汽車回應與華為合作造車:未來不排除有更多可能

12月28日,據中國證券報報道,針對近日江淮汽車将與華為合作造車的傳聞,江淮汽車證券部回應稱:“目前沒有,華為目前是我們的技術供應商,我們的産品裡搭載了華為的一些技術,之前一直就有合作。”

對于未來合作造車的可能性,該從業人員表示:“這個不排除,因為江淮與華為的合作一直比較愉快,雙方一直有良好的合作關系。”至于是否會采取華為與小康的合作模式,江淮汽車方面表示,未來不排除有更多可能性,可以探索。

江淮汽車回應與華為合作造車:未來不排除有更多可能

早在2019年12月,江淮汽車與華為正式簽署全面合作架構協定暨MDC平台項目合作協定。此次江淮汽車與華為合作,将依托更先進的技術平台,進一步開展創新研發,提升江淮汽車智能化水準。同時,雙方将在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能電動、智能網聯和雲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加快相關産品與方案的研發和商業化程序,全面提升江淮汽車的智能化水準,共同推動智慧交通的落地與發展。

此外,江淮汽車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公司正與華為在HMS(移動服務)、智能駕駛核心傳感器、MDC(移動資料中心)、智能座艙等方面開展合作。這意味着,華為的鴻蒙OS系統以及智能駕駛等技術将搭載在江汽集團旗下的某款車型中。

事實上,華為的技術已經被江淮汽車的量産車型所采用。例如江淮旗下的思皓QX、思皓曜等車型便搭載了華為生态車機系統;思皓E50X采用了華為的電機系統;另一款待上市車型思皓E50A Pro将搭載華為智能駕駛系統。不過,在過往合作中,華為更多是以供應商的角色與江淮汽車展開局部合作,還遠未達到金康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深度。

近日,金康賽力斯與華為共同釋出了高端智慧汽車品牌AITO及其首款車型問界M5。相比此前推出的賽力斯華為智選SF5,此次雙方更進一步,圍繞技術,管道,産品展開合作。問界M5搭載HUAWEI DriveONE純電驅增程平台和HarmonyOS智能座艙,并且具備華為終端雲服務軟硬協同的車載應用生态。此外,新車将在華為管道以智選車身份進行銷售。

實際上,江淮汽車近年來通過極力擴大“朋友圈”,逐漸改善了乘用車業務的被動局面。

2020年12月,大衆中國投資對江汽控股的增資和大衆中國投資、江汽股份對江淮大衆的增資事項完成工商登記變更,省國資委與大衆中國投資分别持有江汽控股50%的股權;江汽股份持有江淮大衆25%股權,大衆中國投資持有江淮大衆75%股權。江淮大衆汽車有限公司更名為“大衆汽車(安徽)有限公司”。根據規劃,大衆(安徽)将被打造為大衆SSP平台的本土化生産基地,從2026年開始會基于SSP平台生産純電動汽車,屆時将有4000萬輛整車誕生于該平台。

2021年5月,蔚來汽車與江淮汽車的合作也進一步深化,雙方續簽3年制造合同,繼續生産蔚來ES8、ES6、EC6、ET7和其他規劃中的新車型,且年産能擴大至24萬輛。其中蔚來方面負責車輛設計研發、供應鍊管理、制造技術以及品質管理和保證,而雙方成立的合資公司江來制造則将負責汽車零件的組裝和營運管理。

此外,江淮汽車與百度、科大訊飛、地平線機器人等科技公司在智能駕駛、智能網聯、人工智能領域聯手。憑借與上述企業的合作,這家公司得以在“新四化”的轉型大潮中保持行業地位。

今年下半年,還一度有傳聞稱小米計劃與江淮合作造車。江淮汽車對此回應稱,經公司核實,江淮或為小米代工的報道内容不屬實。公司未與小米就合作造車進行過商議,也未達成任何合作造車的意向。11月份,小米方面回應稱:“經過和汽車團隊的同僚确認,至今為止我們沒有和江淮汽車就造車代工、資本收購層面合作有過任何商議和接觸,我們不對市場傳言置評。”

公司産銷快報顯示,2021年1-11月,江淮汽車的年度累計銷售乘用車22.69萬輛,占公司總銷量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33%提升至47%,其中SUV車型更是取得126.91%的同比大幅增長,過往“商強乘弱”的局面有所改觀。此外,在電動化領域,公司純電動乘用車前11個月的累計銷量達到11.73萬輛,同比增長175.80%。

盡管江淮汽車的乘用車業務恢複明顯,但其競争力仍處在行業中下遊。根據江淮汽車回複證監會的《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檔案回報意見回複報告》,2018年到2021年1-3月,江淮汽車的綜合毛利率處于行業平均水準之下。其中乘用車業務毛利率更是顯著低于其他同類上市公司水準,甚至一度為負數。對此,江淮汽車不得不表示,“公司在轎車及SUV細分市場的品牌力較弱,無法形成規模效應,公司乘用車銷售單價較競品車企存在較大差距。”

另據江淮汽車2021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缺芯等因素影響,該季度公司實作營業收入83.44億元,同比下降25.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虧損2.8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49.06%。成為上市車企中業績下滑最為嚴重的一家。

有業内人士認為,此前江淮汽車的産品技術缺乏足夠的競争力,通過與大衆集團合資、代工蔚來汽車等舉措,吸收了先進的生産、技術、管理和品牌經營經驗,反哺自身業務增長,确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過,江淮若要真正從新一輪的産業鍊巨變中突圍,需要在開放合作、吸取他人之長的過程中,在核心領域建構和強化自身的競争力。若是隻停留在制造熱點上,而把核心技術研發和管道網絡的主動權讓予他人,恐有淪為代工廠的風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