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古代帝王家的公主,都肩負着重大使命,她們可謂說是為了政治利益付出了很大代價,奉獻自己的一生,隻為雙方都能達成共享。而在曆史上,最有名的三位公主遠嫁他鄉便是:昭君出塞,西施入吳和文成公主入藏。其中最後一位公主,不但在藏族的生活過的幸苦,也為中原和西藏的政事聯系,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同時西藏人民生活能得到巨大改變,也是和她離不開關系的。

在唐朝的貞觀年間,唐太宗稱霸中原,藏族的吐蕃贊普松贊幹布也在雪域高原地界站穩了腳跟,兼并了一些小國,将都城定在了拉薩,而日後,文成公主和他便居住此地。在之前松贊幹布多次向唐朝請婚,請求将一位公主嫁到吐蕃。可能是為了雙方能建立友好的關系,也可能是被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的誠意打動,是以唐太宗便答應将遠之宗女封為文成公主,下嫁吐蕃松贊幹布。
對于這件事,文成公主當然是不願意的,但是為了雙方的利益,她勉強同意了,之後,又看到松贊幹布的誠意:千裡相迎,是以她便對此事不再抱怨和追究,婚後兩人的日子過得和和美美,而現在的布達拉宮,就是當初松贊幹布為文成公主修建的,是以公主的生活,沒有外界流傳的那樣苦不堪言,唯一苦命的是松贊幹布在婚後沒幾年便去世了,當時隻有34歲。
而當時的唐高宗已經繼位一些時日,便心疼公主,想要将其接回長安,但是文成公主執意不回,她留下不為别的,隻為大唐和吐蕃的利益和結局,更是為了西藏人民的生活。文成公主當初下嫁吐蕃時,同時也将一些書籍,绫羅綢緞,工匠和醫藥,農事和曆法等,統統帶入了吐蕃,她想為藏族的人民謀福利。
是以她不但讓工匠們教會那裡的人們制作工藝,而且還親自下地帶領藏民們一起種植各類種子,織布紡衣,她都親自傳教,而藏族的曆法也是當時文成公主推廣的,至于30個字母,也是文成公主創造的,因為當時西藏并沒有文字,為了友善,是以文成公主建議創造了這些字母。她是唐朝的一位公主,奉獻自己的一生,使藏族人民的生活得到改變。
除此之外,西藏人民在精神上沒有寄托,而文成公主和松贊幹布的另一妻子赤尊公主都将本國的佛像帶入了藏族,是以那裡的人們也開始跟随文成公主信封佛教,是以現在佛教也就成為了藏族人民的精神寄托,這樣一來,文成公主為西藏各方面的發展,都做出了貢獻,但是她卻奉獻了自己的一生。
在西藏的40年裡,她又31年是自己獨自度過的,可想日子有多麼的難熬,可就是在這些日子中,文成公主付出了太多貢獻,讓藏族地區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變,是以她得到了當地人們的敬仰,稱頌。最後的她因病去世,病死他鄉,但即便這樣,吐蕃的人民也沒有忘記她的功勞,為她舉行了盛大的葬禮,也有不少人經常去祭奠她,是以文成公主的一生是光榮的,是傳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