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在小說裡面看到,很多人都有着特異功能,比如《水浒傳》裡面的神行太保戴宗,就能夠日行八百裡,還有《三國演義》裡面的諸葛亮,會設祭壇祈東風,《隋唐演義》裡面的徐茂公,能巧算陰陽,推演過往之事。
那麼有沒有一些詳細的記載古代人的過人之處呢?古代人以舉鼎來看力量的高低,項羽自稱“力拔山兮氣蓋世”不是沒有原因的,24歲的他和叔父在江南舉兵起義,為了擴充自己的起義隊伍,叔父項梁就派遣項羽去招募當時的秦國将領恒楚,讓他起兵相助。

但是恒楚卻并不看好這一對叔侄能夠成功,他希望投奔程勝吳廣的起義軍,于是恒楚對項羽說,院子裡面有一座大鼎重千斤,如果你能夠舉起來,我們就認為你有足夠強大的能力帶領我們。
項羽二話沒說撩起衣服,大步走到大鼎前面,運力大喝一聲,将大鼎舉起,恒楚這才跟着項羽舉事。
秦武王嬴蕩是前310到前307在位的君主,名字有些不正經,但是他是實打實的大力士,最喜歡和别人比試力氣,秦始皇曾經舉起了龍文赤鼎,此鼎有千鈞中,雖然秦武王舉起來了,卻因為脫手砸斷了自己的腿部的胫骨,氣絕身亡。
《資治通鑒》上面也有詳細的記載“八月,王與孟說舉鼎,絕脈而薨。脈者,系絡髒腑,其血理分行于支體之間,人舉重而力不能勝,故脈絕而死。
根據作家馬未都回憶道,他十幾歲的時候插隊下鄉,有一個女青年不小心掉進了很深的水潭裡面,而女青年又不會遊泳,水性不好,遺憾去世,雖然悲劇發生了,還是得把她遺體撈上來給他們家裡人一個交代。
池塘水很深,村子裡的人就從隔壁村找來一個外号叫“一把撈”的人,讓他下去打撈遺體,隻看見這個人跳進了水潭裡。三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半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上來,大家認為他也淹死了。
沒想到過了三個小時,那個人卻帶着沉底的女知青從水裡面鑽了出來,不由得讓人啧啧稱奇。這讓馬未都記憶猶新,目前被吉尼斯承認的水底憋氣的最高紀錄是2017年西班牙人aleixsegura的24分3秒,很多人都對水底下能夠憋氣三小時的人保持懷疑。
同時民間還有負重兩百斤夜行五十公裡的傳聞,不過現在的軍隊負重十公斤越野五公裡都算是非常勉強消耗體力的大事。
項羽嬴蕩舉的大鼎并沒有詳細的資料說明重量,但是古代的大克鼎有201公斤,司母戊鼎有八百公斤,他們兩人估計也能舉起200公斤的鼎,現在全世界挺舉舉重的世界紀錄也就264公斤。
是以項羽和嬴蕩能夠舉起大鼎,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但是我們現在的普通人卻很難做到,可能也是生活改善的原因,過去六七十歲的老人都能夠挑三四十公斤扁擔的物體,可是現在很多二三十歲坐辦公室的年輕人卻很難做到。
在落後艱苦的過去,意志磨練人的生存,真的能夠有人水下憋氣3小時,負重200斤日行50裡也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