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可讓他死,也不能讓他回國。”這正是美國海軍次長對現今國人熟知的科學家錢學森曾說過的話,此話雖然令人感到十分氣憤,但是也足見錢學森的學識之高,已讓美國人忌憚了。
在人們的印象中,被譽為“中國飛彈航天之父”的錢學森在國家建設方面的貢獻不言而喻。是以在1991年10月16日,在人民大會堂裡,錢學森接受了屬于自己的榮譽。
在這一天,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了錢學森“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号以及“一級英雄模範”獎章。這次頒獎儀式規格之高,堪稱史無前例,因為很多上司人都來參加了。

但是,錢學森在發表獲獎感言之時卻表示,自己現在不是很激動,因為最讓錢學森激動的時刻并不在此。原來,錢學森說自己一生有三次激動的時刻,他說:
第一次我激動的時刻,是在1955年,我被允許回國了,我要向我的恩師告别,他很有感慨地跟我說:現在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我。我一聽他這句話呀,我激動極了。
第二次心情激動,在建國十年的時候,接受我為中國共産黨的黨員,我心情是非常激動的。
這第三次心情激動,讀了史來賀傳的這個序,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跟錢學森,作為四十年來,在群衆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産黨員的優秀代表,我簡直心情激動極了。
錢學森在1991年10月16日發表獲獎感言的時候表示,正是有了這三次令人激動的時刻,是以那時的他反倒不怎麼激動了。此話一出,當場就赢得了熱烈的掌聲。
那麼,這三個時刻為什麼會讓這位極具責任感和國家榮譽感的偉大科學家,如此激動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偉大的科學家錢學森的人生中,這三個最激動的時刻吧。
一、破除萬難,終回祖國
1935年,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後的錢學森,考取了公費留美。自此,錢學森就在美國開啟了自己學習航空工程和空氣動力學的經曆。在麻省理工學院,錢學森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此後,錢學森又去了加州進修學習。在加州學習之時,錢學森憑借着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天賦異禀,于1947年以36歲的“低齡”被提升為終身正教授,這在當時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成就。
在此後的近十年時間裡,錢學森在美國軍方的要求之下,為其工作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在為美國軍隊擔任技術顧問的時候,錢學森的專業技術以及知識水準都在飛速增長。
1949年,在得到新中國成立消息的第一時刻,錢學森就決定要傳回祖國,去為祖國建設作貢獻。但是,就在錢學森買好機票準備回國之時,卻遭到了無法預料的磨難。
原來,美國在得知錢學森要離開的消息之後,就以陷害的方式對其進行了軟禁。美國用莫須有的罪名,強行把錢學森拘留了長達五年的時間,期間對他實施了多種迫害。
這主要是因為美國認為,錢學森在為美軍做顧問的這些年裡,掌握了大量的軍事機密。美軍不想讓錢學森帶着這些資訊和他自己學到的最新技術,去為當時的新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1950年到1955年,在錢學森被囚禁這五年時間裡,中國政府以及全國的科研人員也在為錢學森的歸國不停地奔走籌謀。終于,在多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下,美國同意唐錢學森回國。
1955年,被囚禁五年的錢學森被允許回國,他前去和恩師卡門教授告别,卡門教授對錢學森說:你在學術上已經超過了我。錢學森說自己一聽卡門教授的這句話,激動極了。
卡門教授的這句話,是對錢學森能力最大的肯定。因為這句話說明,錢學森當時已經超越了世界上的權威專家,同時也證明中國人并不比外國人笨,是以錢學森感到很激動。
回國之後的錢學森,迅速投入了我國航空事業的建設之中。一系列的計劃和技術設計都在他的指導之下有條不紊地展開,并在諸多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陸續按照目标完成。
二、入黨不悔,奉獻自我
“科學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有自己的祖國。”這話無疑是錢學森内心的真實獨白,作為一位在美國近20年的科學家,錢學森始終不忘自己建設祖國、為祖國貢獻的堅定信念。
事實上,錢學森還在上海讀書之時,他就曾經參加過一些中國共産黨的外圍活動,這也是他對于共産黨概念的形成階段,也讓他想要了解中國共産黨。
這一時期的經曆,在錢學森的心中留下了對中國共産黨的初始概念,這也是為什麼在1955年回國後,錢學森會在不斷接觸中國共産黨員群組織後,萌生出入黨強烈意願的原因之一。
根據記載,錢學森在1958年提出了入黨請求。随後,他又向組織送出了多次入黨材料。在這些文字材料之中,錢學森對于自己的思想活動,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
由于錢學森的檢查彙報非常深刻,于是他順利地通過了組織的考察,并在支部大會上得到了廣大中國共産黨員和群衆的肯定。當然,大家也在會上對錢學森提出了自己的相關意見。
此後,在經過多方面的考量之後,組織上決定把錢學森列入黨員發展的行列。1959年,在經過一系列的發展和學習之後,錢學森終于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中國共産黨員。
錢學森表示,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自己的心情是非常激動的。因為對錢學森來說,成為中國共産黨員是他的夙願。如今得償所願,内心怎麼會不激動呢?
三、無私奉獻,為國為民
作為中國國防科技事業的主要建立者,錢學森在國防航天方面的貢獻有目共睹。雖然錢學森在我國航天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但是他本人并不在乎這諸多的榮譽。
因為對于錢學森來說,國家的強大與進步,才是自己心中所願。為人民服務,才是他畢生最大的追求。隻要能夠做到這些也就足夠了,榮譽隻是身外之物。
這也是為什麼在人民大會堂召開的授獎儀式大會上,錢學森說這首自己最為激動的時刻,是在知道自己被評為建國後40年來,在群衆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産黨員的優秀代表時的原因 。
錢學森堅定地認為,在組織部把自己定為共産黨的優秀代表之時,自己就已經是勞動人民中一名最先進的積極分子了,這種對于自己努力成果肯定的時刻,讓自己簡直心情激動極了。
錢學森之能被評為共産黨員的優秀代表,不僅是因為他在祖國建設方面做出的突出貢獻,其高尚的品格以及為人民服務的态度,同樣也是主要原因,是以他說這是最激動的時刻。
事實上,除去在科學技術方面為祖國做出貢獻之外,錢學森也在其他地方貢獻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因為他在被評為一級教授後,把自己生活所需以外的工資和稿費,都捐了出去。
在國家經濟最困難的那個時期,錢學森把自己在生活之餘的所有金錢,全部交給了國家。他想憑借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為國家走出經濟困難作出貢獻。
作為一個在自己專業領域擁有着非常突出成就的科學家,錢學森的日常稿費其實也是非常可觀的。在1962年前後,他曾憑借自己出版的著作,獲得了幾千元的稿費。
這樣的稿費,在當時無疑是一筆數目較大的錢财,但是這并沒有讓錢學森動搖自己内心中堅定的信念。在拿到這筆稿費之後,他就毫不猶豫地直接把稿費當作黨費上交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情況不止一例。1994年,錢學森獲得了100萬港元的獎金。但是錢學森并沒要這筆不菲的獎金,因為他委托秘書,把這筆錢投入了促進西部發展的基金。
其實,淡泊名利一直都是錢學森畢生的追求。同時,他不僅不在乎金錢這些身外之物,同樣也不在乎自己能力所帶來的那些榮譽。他用自己的一生,來诠釋了自己的追求。
錢學森經常說的話就是,自己隻是一名普通的科技人員,并不是什麼所謂的大官,是以那些所謂的待遇和排場,自己一樣也不要。他的高風亮節,真的讓人佩服不已。
而且,錢學森這種不重名利的高尚品質,其實從他第一時間選擇傳回祖國的決定中就可以看出來。畢竟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之下,美國的發展前景,顯然是要比中國更好的。
但是即便是這樣,錢學森還是選擇在第一時間回國。即使是後來遭到了美國殘酷的對待,他依舊初心不改,并且在回國之後,錢學森也竭盡全力為國家的發展作出貢獻。
結語
錢學森的每一次行動,都在向祖國和人民展示着這位中國航天之父對于中國發展的期望。正是在錢學森這種偉大人物的貢獻以及努力之下,中國才發展成了如今這般璀璨的存在。
這些偉大人物的故事,不僅僅讓我們看到了他們的偉大貢獻,更是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内心深處真正熠熠生光的宏偉之處。他們的故事必将永載史冊,彪炳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