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型腿、睡眠不安穩、睡着後多汗、發育遲緩、囟門閉合晚、乳牙萌出晚……寶寶發出的這些“信号”,各位媽媽能夠及時接收到嗎?今天的育兒小課堂,就來給各位媽媽講講哪4類寶寶最易缺鈣,尤其是最後一類,更是導緻缺鈣和健康問題的“幕後黑手”!

【刨根問底】——哪4類寶寶最易缺鈣?
1、多胞胎寶寶
由于媽媽自身營養有限,多胞胎在胎兒期所攝取到的鈣等營養物質易出現不均衡且匮乏的情況。如果孕媽媽本身鈣質不足的話,寶寶出生後更可能面臨缺鈣風險。
2、長得快的寶寶
在寶寶出生後的7天至1歲半之間,會不定期出現“猛長期”,每次持續時間大概在3-7天。在猛長期内,寶寶也很容易缺鈣。
3、早産寶寶
孕後期是胎兒骨骼發育和吸收營養的關鍵期,早産寶寶由于錯過這個關鍵階段。而且出生後還要面臨追趕生長,對鈣等營養物質需求大,是以家長要格外注意早産寶寶的營養補充。
4、沒補充維生素AD的寶寶
權威指南建議新生兒出生後應盡早補充維生素AD,以降低維生素AD缺乏帶來的生長發育問題。如果未能及時或持續補充維生素AD,孩子可能會存在鈣吸收率低的問題,即便補了鈣也達不到理想的效果。此外,骨骼生長光有原料(鈣)還不夠,還需要生長的動力,缺乏維生素A會降低骨骼生長的動力。
【追本溯源】維生素AD與缺鈣之間有何關聯?
一般來說,隻要孩子奶攝入量充足,6個月以内基本上不會缺鈣。而媽媽們認為的缺鈣,更多是缺乏維生素AD所緻!
說到維生素D大家都知道,主要作用是促進鈣在腸道中的吸收。如果維生素D缺乏或不足,鈣吸收率下降,導緻骨骼、牙齒鈣量不足,進而影響骨骼和牙齒健康,嚴重時可發展成佝偻病。
那麼,維生素A與鈣又有什麼關聯呢?一方面,維生素A可以協助維生素D更好地發揮生物活性,兩者協同助力身體鈣質的吸收和利用,促進牙齒和骨骼發育。另一方面,維生素A也直接影響着骨骼發育和牙齒健康,鈣隻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原料,而骨骼的生長過程主要靠骨骺端軟骨細胞增殖以及成骨細胞、破骨細胞的平衡來完成的,維生素A不但可以促進軟骨細胞增殖,還參與了成骨細胞、破骨細胞平衡的調控,可以說是骨骼生長的源動力,對于牙齒健康,維生素A的作用則是參與牙釉質的發育,缺乏維生素A會影響牙釉質形成,增加齲齒風向。第三,維生素A在免疫系統建立方面功不可沒,一旦缺乏則會增加寶寶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風險,一旦感染,病情更容易反複不易痊愈,這将直接影響身體對于鈣質及其他營養元素的吸收與利用。
由于我國兒童普遍存在維生素A和維生素D缺乏問題,每日小劑量預防性補充維生素AD是最為科學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以寶寶出生後每天補充一粒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是非常必要的,這在《中國兒童維生素A、維生素D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以及《中國兒童維生素AD缺乏現狀及補充指導》中都有明确指導,補充劑量為維生素A1500-2000IU/天、維生素D400-800IU/天,而且AD配比合理(3:1),最符合寶寶的營養需求。
從寶寶出生開始,為寶寶堅持每天補充一粒伊可新維生素AD,對寶寶骨骼發育至關重要,3歲以後的孩子在視力、免疫力及身高增長方面的發育仍需要維生素AD的助力,是以伊可新最好給孩子吃到6歲以上。如此,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寶寶容易出現缺鈣以及其他健康問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