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社會觀念不斷發展,不過我國從古至今都講求女孩的文靜優雅

作者:進取百香果Hy

社會觀念不斷發展,不過我國從古至今都講求女孩的文靜優雅,古有“大家閨秀”,現有“纖纖小姐”,似乎都崇尚女孩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柔。可是,并不是所有女孩都适合當“林妹妹”,也不見得女孩都當“林妹妹”就是好事兒。應該說,無論是嬌柔的女孩,還是大大咧咧的女孩,我們都需要培養她的動手能力,培養她對生活的體驗,其中最直接的做法莫過于勞動。讓女孩自己動手親自勞動,不僅能讓她體驗生活,還可以讓女孩明白一切都來之不易,懂得珍惜和守護,這對女孩的人生而言是寶貴的。

不過,這樣的大道理很多家長都懂,可是真的落到實處的卻不多。因為勞動意味着孩子要親力親為,要辛苦,要流汗,家長們對此看法和做法都不一樣。簡單而言,很多家長就是舍不得孩子受累罷了。

每次放假,小玲都喜歡去奶奶家玩。她每次都想幫助奶奶收拾桌子,清洗碗筷。但每次當她匆匆吃完飯後,奶奶都已經把碗筷全部清洗好了。其實奶奶何嘗不清楚小玲的想法,但奶奶卻認為小玲隻是想玩玩而已,并不是真正想洗碗。奶奶總覺得,說不定小玲洗着洗着碗就會玩起水來,到最後弄得廚房到處是水,還有可能将衣服都弄濕,最後還得自己來收拾殘局。

小皓皓年齡雖小,卻長得肥嘟嘟的,平時做事情也顯得慢吞吞的,常常要花别人幾倍的時間才能勉強完成一項任務。小皓皓的媽媽也是以對她十分縱容,從不讓她做任何有點難度的事情。小皓皓的媽媽經常說道:“皓皓年齡還太小,缺乏一些技巧,沒必要讓她去做一些有難度的事情,每次看着她花了很大的力氣想要去完成一件事卻完成不好時,我就忍不住讓她停下,去幫她做好。”

從以上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一些家長缺乏教育女孩學習勞動的思想,總是認為女孩還小,不能很好地去參與勞動。

一位王姓母親甚至說道:“女孩小的時候,不用刻意去讓她們參與勞動,她們不明白勞動的意義也并不奇怪。何況,像我們這一代人小的時候,也沒有人告訴我們什麼是勞動,通過勞動可以獲得什麼,但我們現在依然可以生活得很好。這就能夠看出,不一定非得在女孩小的時候就給她們灌輸勞動的觀念。女孩們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也會漸漸發現何謂勞動的。”

還有一些父母認為“要搞好學習,就得放棄勞動”。現今的女孩學習壓力很大,放學後和周末一般還得去參加幾個興趣班,女孩的休息時間是越來越少。父母為了保證女孩的休息,讓女孩能夠全副精力投入到學習當中,往往替女孩完成了很多事情,哪怕心裡明白這樣做是不正确的。父母這樣做的後果,可能就是女孩在今後不能很好地自立。但是很多父母覺得即使女孩變得懶散、不愛勞動,隻要女孩成績上去了,考試能名列前茅就是讓人欣慰的。

然而,很多家長卻不明白,這種方法培養出來的女孩是很難在社會中取得成功的。女孩雖然學習好了,能得高分了,考上了好的大學,但是由于很少勞動,她們的創造能力普遍是很低的。這樣的人即使擁有了再多的理論知識也很難将其轉為實踐。她們終将在殘酷的社會競争中遭到淘汰。另外,女孩一旦養成了懶惰的習慣,她們在學習中也會遇到一點困難就選擇退縮,這與家長期盼的好成績恐怕就背道而馳了。

【教女心得】

1.為女孩制訂勞動計劃

父母可以讓女孩定期參與一些勞動,結合女孩的年齡,指導她們幫忙做一些能力範圍之内的事情。比如三歲左右的女孩可以遞些小東西、擺碗筷、盛飯;六歲左右的女孩可以自己去購買一些簡單的東西、學着整理自己的東西、洗碗;再大一點的女孩就能夠洗自己的一些薄衣服、做早餐等。

女孩在認真完成勞動後,父母應該及時對其進行一定的表揚,同時還要鼓勵女孩不怕苦、不怕累,遇到困難積極開動腦筋去解決,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

2.指引女孩投入到一項長期的活動中

大多數的女孩都很願意為家裡分擔,這能給她們帶來一種自豪感。她們很樂意投入到一些穩定的社會活動中,既能賺點錢,也能讓自己得到鍛煉,像是整理出廢舊東西賣掉、回收舊電池等。當女孩下定決心投入到一項長期的活動中後,父母一定要時常鼓勵女孩堅持下去,不能因為一點困難而放棄,同時告訴女孩一些好的經驗和技巧。

【教女故事】

傳說有一隻叫寒号鳥的小鳥。這隻鳥與普通的鳥有些不同,它兩隻翅膀沒有羽毛,光秃秃的,有四隻腳,也不能像普通鳥一般飛行,隻能行走。

傳說有一隻叫寒号鳥的小鳥。這隻鳥與普通的鳥有些不同,它兩隻翅膀沒有羽毛,光秃秃的,有四隻腳,也不能像普通鳥一般飛行,隻能行走。耀自己的美麗,還驕傲地哼唱着:“我是最漂亮的!我是最漂亮的!”

夏天走了,秋天來了,鳥兒都開始了忙碌奔波的生活,它們開始成群結隊向南邊飛去,以度過寒冷的冬天。而寒号鳥,它不能飛翔,又不願四處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或是為自己搭建一個窩,每日就隻知道欣賞自己絢麗的羽毛。

冬天悄然而臨,天氣極其寒冷,鳥兒們或是飛到了南方,或是躲進了溫暖的窩。而此時寒号鳥身上賴以驕傲的羽毛也掉光了,失去了唯一可以禦寒的東西。夜晚,它更是冷得渾身發抖,不停叫道:“怎麼這麼冷啊,明天天亮了我一定建個窩。”等到第二天天亮後,在陽光的照射下,溫度稍微高了一些,寒号鳥又不願意動了,放棄了搭窩的想法。于是它唱道:“過一天算一天,有太陽,不怕冷!”

天氣越來越冷了,寒号鳥就這樣得過且過,混過一天算一天,始終懶得搭建一個窩。最後,它抵抗不住寒冷凍死在了路邊。

人們在評判女孩時,其是否愛幹淨是考慮的一個重點因素。一個女孩就算相貌不是很好,但如果她在大家面前總是幹淨整潔的,也會給大家留下很好的印象,父母也會以此為傲;相反,一個女孩就算長得再美麗,但如果她出現在大家面前時總是邋裡邋遢、渾身髒兮兮的,人們也不會給她很好的評價,父母也會感到十分尴尬。

當然,抛開别人的評論不說,女孩如果不愛幹淨、不注重整潔,其生活、健康也會出現一定的問題。

彤彤今年8歲了,長得十分乖巧,還非常懂事,但就是不講究衛生。彤彤的媽媽無數次地講道理給她聽,勸說她要愛幹淨,但都改不了彤彤的壞習慣。每次吃飯前,彤彤都不認真洗手,睡前也不願刷牙,書本作業也總是弄得髒髒的。彤彤因為這個壞習慣可沒少吃苦,她長了蛀牙,還經常肚子痛,但就是不願意去改。

可能許多女孩的父母都有和彤彤媽媽一樣的煩惱,也會試着用各種方法教育女孩,希望女孩改變這一不良習慣。但無論是循循善誘,還是打罵吓唬,孩子都隻是敷衍了事,什麼事都是在家長三番五次的催促下才象征性地做一下,心裡還十分地抗拒。

其實大多數父母都明白,女孩是否愛幹淨、注重整潔是非常重要的,但許多父母卻是用盡方法也不能讓孩子變得幹淨整潔。

為什麼平時乖巧懂事的女兒在這個問題上就變得不聽話了呢?這還是與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有關。

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女孩愛幹淨時,都會犯以下兩個錯誤。

第一,注重強調,弱于行動。

很多父母為了培養女孩愛衛生,都會定下一系列規定,像是玩累了回來要洗了澡才能睡覺,吃東西前必須認真洗手,吃過飯後要刷牙……但是每次遇到類似情況似乎都沒按照規定來做。

父母總是在需要執行的時候自己先忽視了規定,這樣,孩子也漸漸地不再重視這些規定,對于講衛生很重要的這些道理也就滿不在乎了。

第二,要求做,卻不告訴女孩具體要怎麼做。

一位爸爸見女兒的臉髒了,便對女兒說:“你這麼大了,應該自己去把臉洗幹淨了。”女兒聽話地去到洗漱間,随意地用帕子在臉上擦了幾下便洗好了。爸爸看後,抱怨說:“洗臉不能隻洗前面一點點啊,你耳朵後面,臉的側面都還是髒的。”女兒又去到洗漱間,還是很随意地擦了擦。爸爸無奈地歎息道:“算了,你覺得幹淨就行吧。”

要求孩子去洗臉,卻不認真地教孩子應該怎麼洗,孩子肯定不能做到正确地洗臉。上文中的父親,就是典型的要求孩子做,卻又不告訴孩子怎麼做。長期下去,孩子的衛生習慣就會越來越差。

是以說,在父母意識到必須培養女孩整齊衛生觀念的時候,首先要審視自己對于女孩的衛生教育是否落實到位,是否正确,有沒有僅僅停留在嘴皮子功夫的情況出現,有沒有同孩子一起為幹淨衛生做出努力;其次,我們還要有科學的教育方法,比如洗手,看起來很簡單,可是并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是以,我們除了要告訴孩子愛衛生,還得告訴孩子具體怎麼樣去愛衛生,如何保持清潔,如何消毒殺毒,如何避免細菌的侵襲,等等,科學合理的愛衛生習慣是孩子所必須養成的。

方法一:讓女孩學會疊衣服

講衛生的習慣需要從小事培養。調查發現,從小就喜歡将衣服疊整齊的女孩,一般都會成長為一個愛衛生、注重整潔的人。是以,家長可以在女孩小的時候,就教導她怎麼将衣服疊整齊,并讓她自己去疊自己的衣服。

例如,父母可以先在女兒面前示範怎樣将衣服疊整齊,然後指導她學會自己疊。可以先将一些較小的衣物交給孩子疊,等孩子完全熟練之後,就将她自己的衣物全交由她自己負責。

方法二:給女孩開設生動的“家庭衛生科普課”

在女孩小的時候,父母就要有意識地幫助女孩認識正确的衛生知識,比如上面所說的,洗手應該怎麼洗,吃東西的時候如何避免“病從口入”……當然,對于這些普遍問題家長是知道的,可是到底要怎麼說,女孩才樂意聽呢?我們要選擇生動易懂、好做好記的方式。在女孩小的時候,我們可以将衛生知識融入玩耍當中。還是拿洗手這個基本的清潔動作來講,我們可以選擇刺激性低、泡沫豐富的洗手液,然後教女孩給手指做“健身操”,教會女孩除了手掌和手背,還要将“五指山”的每個縫隙清理幹淨。當女孩逐漸長大了之後,尤其是青春期之前,我們可以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給女孩講青春期可能發生的生理變化,如何應對月經初潮,等等。

對于女孩的衛生保健常識,有的家長因為害怕尴尬,是以就保持“水到渠成”的思維,這種做法對女孩的身心發育是不好的。是以,家長一定要順應女孩的發展規律,定期給女孩清晰科學地講解必要的衛生知識。

彼得·漢德克是德國的著名作家,他的家經常被小女兒弄得亂糟糟的,他為此感到十分煩惱。幾番教育無果後,他選擇了放棄。他曾在一本書裡寫道:“隻要成人拿出一點點時間仔細觀察一下孩子,馬上就會清楚如何處理孩子的整潔問題。”漢德克的處理方法就是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屋子,讓孩子用自己的标準去打理屋子。漢德克選擇放棄的原因就是,他看到的雜亂無章的屋子,在孩子眼中卻是最美麗的樂園。後來,他笑稱自己對孩子的管教是“無效管理”,因為,他認識到孩子有孩子自己的判斷。但孩子之是以有這樣的判斷,是因為孩子覺得自己原來整理的房子就不夠整潔。是以,家長在教育孩子要講究衛生的時候,一定要記得事事要從自己做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