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北抗聯教導旅:是我黨的抗日武裝,卻培養了不少北韓上司人

東北抗聯,是我黨上司的一支活躍在東北地區的抗日武裝,全稱是東北抗日聯軍。東北抗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同日軍作戰,表現出我們中華民族不屈的抗戰意志。東北是日本最早占領地區,在這裡日軍的勢力十分強大,抗聯一方面要克服種種困難,另一方面還要應對日軍圍剿,他們的處境十分艱難。

東北抗聯教導旅:是我黨的抗日武裝,卻培養了不少北韓上司人

1940年,抗聯活動範圍和人員大量減少,抗聯一部進入遠東地區,在蘇聯這一部分抗聯接受蘇聯的訓練和裝備補給等,1942年8月1日,在蘇聯的抗聯被整編為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 ,為了保密需要,東北抗聯教導旅對外稱蘇聯遠東紅旗第88獨立步兵,這一支抗聯教導旅十分特殊。

教導旅成立的時候,在蘇聯境内的抗聯指戰員總數不過700人,連一個團的編制都不夠,但是蘇聯給的編制是一個旅,缺少的兵員都由蘇聯遠東地區新參軍的東方少數民族補充,可以說這個旅的人員來自多個民族 。

東北抗聯教導旅:是我黨的抗日武裝,卻培養了不少北韓上司人

而且這個旅的軍需财務、武器供應都将正式列入遠東軍的預算之中,軍官和士兵都享受與蘇軍同等的待遇,授予軍銜,發薪金等,當時教導旅的旅長營長都按照蘇聯的軍銜被授予了軍銜,我們來看看當時教導旅主要幹部都由誰?

按照當時蘇聯的規定,教導旅的編制為4個步兵營,1個無線電連,1個迫擊炮連,1個教導連。每一個營兩個連,每連3個排;每營裝備重機槍6挺,每連裝備輕機槍9挺,每排裝備沖鋒槍15挺。這個兵力配置和火力配置就相當不錯了。至于教導旅的幹部任職也有規定。

當時旅、營、連軍官正職由抗聯幹部擔任,至于副職則有蘇軍擔任,同時蘇軍還給教導旅的幹部授予了軍銜。

旅長為中校。 副旅長、旅參謀長、旅司令部各部部長為少校 。營長、副營長為大尉 。連長、副連長為上尉。 排長可授中尉、少尉,戰士授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等士兵軍銜。

東北抗聯教導旅:是我黨的抗日武裝,卻培養了不少北韓上司人

教導旅旅長周保中為少校(1943年晉升為中校),旅政治指導員李兆麟為少校,旅副參謀長崔石泉為大尉,其下四個營的幹部軍銜情況如下

第一營:營長金日成大尉,營政委安吉大尉。第二營:營長王效明大尉,營政委姜信泰大尉(後改名為姜健) 。第三營,營長許亨植大尉(未到任由王明貴上尉繼任),營政委金策大尉 。第四營,營長柴世榮大尉,營政委季青大尉 。

下轄的連長和連指導員基本上都是上尉軍銜,比較奇怪的時候,身為旅長的周保中後來沒有參加新中國的授銜,他在建國後曾經擔任雲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南軍政委員會政法委員會主任兼民政部長等,在授銜的時候他被被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這三枚一級勳章的資曆可是上将,而且周保中是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始人和東北地區抗日遊擊戰争的主要上司人之一,被授予上将也絕對合适,但是他卻沒有參加授銜。

東北抗聯教導旅:是我黨的抗日武裝,卻培養了不少北韓上司人

但是周保中教導旅的很多部下成為了開國将軍,第二營營長王效明、王明貴,二營三連連長彭施魯等人後來都是開國少将,要說最耀眼的當屬教導旅中的北韓族人士,他們後來很多成為北韓的進階将領,還有的成為北韓的元首。

教導旅第一營營長金日成大尉,金日成後來成為北韓的國家元首,旅副參謀長崔石泉(崔庸健)大尉,後來成為的北韓副主席和次帥,是金日成時代北韓的第二号人物。

時任教導旅第一營政治副營長安吉大尉,後來成為北韓人民軍的總參謀長。第二營政治副營長姜信泰大尉(姜健),是北韓人民軍的創始人之一,曾經擔任總參謀長,中将軍銜。第三營政治副營長金策大尉,後來成為北韓内閣副首相兼産業相,是大将就你香。連長崔賢上尉,後來成為北韓的民族保衛相,大将軍銜,他的兒子崔龍海是現在的北韓次帥。

東北抗聯教導旅:是我黨的抗日武裝,卻培養了不少北韓上司人

連長樸德山上尉(即金一),後來成為内閣副首相兼農林相。連長金光俠上尉後來成為北韓的内閣副相和副委員長,是大将軍銜。排長樸成哲少尉後來成為北韓的國家副主席。還有戰士出身的吳振宇後來擔任民族保衛第一副相兼人民軍總參謀長、副委員長等職務,是元帥軍銜,還有一位叫李乙血,他後來成為北韓的元帥。

由此可以看出來,當時教導旅中有很多北韓族官兵,而這些人後來回到北韓國内,成為北韓第一代上司人和進階将領,不得不說當時的教導旅真是卧虎藏龍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