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他花了30年的時間

走過中國450多個地方,就能找到你心中最喜歡的碗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坂本益民

日本拉面在世界各地都有很多鐵杆粉絲,但有一位日本爺爺更喜歡中國面條。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坂本花了30年的時間往返中國和日本,前往450多個城市和地區,吃了3000多碗中國面條。

他總是穿着攝影師的背心,帶着相機,拿一本小書,一支筆,想去哪裡吃飯,記得在哪裡。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坂本前往中國各地的手繪作品

問爺爺哪裡最喜歡一碗面條?蘇州湯配料必須在名單上。

上海雪肉絲面、蘭州牛肉拉面、北京炸醬面、宜賓燒面、桂林馬肉米粉也讓他贊不絕口。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蘇州白湯面條底湯配

肚下有3000多碗面條,坂本被評為中國"十大湯面"和"五幹面"。

除了自己對面條的熱愛,悠久曆史的"古古玩",當年的"局部網紅",以及至今仍活躍在街頭的美味,都被他收錄了進來。現在它出現在一本書中,并出版了《隻為一碗好面條》。

你還看,他家鄉的一碗面條在名單上?

01

"十大湯面"、"五大幹面"

面條遍布餐桌,争奪霸權

爺爺特别喜歡蘇州湯面,是給老名朱紅星吃的。一碗蝦蓉面卻上瘾,還加了一面肚皮,肉絲面,連吃3碗都吃。

他說,蘇州湯面的味道就像日本的九州拉面,同時增添了一絲蘇州菜獨特的甜味,是一個完美的結合。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1998 朱紅星老店,蘇州

後來,在去上海出差時,坂本還專程繞道蘇州,邀請同伴重訪朱紅星,點了肉絲、蝦、炸魚、爆竹魚、糊狀肉、蔥油蘑菇、炸肉等共8種面條配料。

可以說是真愛。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蘇式湯面的"橋過"法:将面條與澆頭分開。

要說哪種面食能與蘇州湯面競争No.1,宜賓面條是頭号種子選手。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宜賓易燃表面

當第一張嘴掉下來時,坂本呼吸着冷空氣-胡椒似乎在他的嘴裡放了一把火。

與他平時吃的日本拉面相比,味道大不相同。

然而,"屏住呼吸"的那一刻,芽、芝麻、花生、洋蔥上的香氣就出來了。再慢慢咀嚼,辣椒油和鹽味面條辣好吃後,讓他快速,直接上瘾。

同樣強大的競争對手是桂林馬肉米粉。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桂林馬肉米粉

那是1997年6月的一天,在炎熱無風的街道上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坂本一行人終于找到了當地老名字"另一個宜軒"。

他們向當地人學習,搬到一個小長凳上坐在路邊,一手拿着冰鎮啤酒,一手拿着鹵素盤子吃馬肉米粉。

坂本自己吃了3碗,朋友甚至吃了4碗,吃到最後,汗流浃背,連肚子都"歪歪扭扭",但很開朗。

除了這些明顯的好心,他還根據自己的喜好,給出了"十大湯面"和"五大幹面"全部榜單。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十大湯面"和"五大幹面"很棒

"十大湯面"分别是:承德面、蘇州楓樹鎮面、上海雪肉絲面、煙台福山拉面、烏鎮脆羊面、鄭州羊肉面、荊州早間面、大腳炸醬面、岐山面、蘭州牛肉面。

"五幹面"分别是:甯津大柳面、吐魯番拉面混合面、宜賓燒面、桂林馬肉米粉、廣州蝦面。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特色面條師傅陳師傅正在制作龍須

有1000多種中式面條,除了好吃的清單,爺爺還吃過很多其他地方的特色面條。

内蒙古庫比利頤和園的牛奶面,延吉金達萊酒樓最高人氣的冷面,上海德興館的招牌有蹄辣醬面,"鎮江三奇之一"的鍋蓋面,女性獨有的義烏紅糖面,司馬故裡漢城的大刀面, 蘭州幹混面、西安溢油面、重慶擔面、武漢幹熱面、潮州油炸面、怡混合面、哈密炸醬面、大盤雞肉面、鹹陽碧昂面條、曲阜黑豆面、濟南炸醬面、黃龍青羽面、貴陽腸面、昆山澳爐面、張威魚、蓬萊小面......

可以說,坂本走遍了中國各地,吃遍了中國各地。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上海德興館有蹄辣醬面

02

機會一碗蘭州拉面

開始您的面部搜尋之旅

多虧了他的工作,才能夠讓坂本爺爺如此任性地吃面條。

從京都大學畢業後,他在日本的一家旅行社工作,由于他在中國的旅遊業務,他經常在中國和日本之間旅行。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天壇,由坂本一敏拍攝

與山地海鮮相比,坂本一直更喜歡意大利面。是以每次出差去吃飯,他都會點一碗面條。

他隻有一次在南京買了一根地勢很低的牛肉面,這讓他對中國面食産生了懷疑。但接下來的相遇立即改變了他的觀點,開啟了他30年的中國之旅。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臨夏牛肉面,和蘭州牛肉面有相似的味道

那是1984年的一天,坂本正要飛到蘭州開會。

由于延誤,他比預期晚了四個小時到達目的地,經過幾次曲折。

當它降落時,它已經是9.m。機場空無一人,沒有計程車。附近隻有一家飯店,但不清楚它是否開放。

幸運的是,機場班車仍在運作。坂本迅速上車,在友誼飯店下車。酒店旁邊就是蘭州西站,人氣一定會熱鬧很多。

又累又餓,他決定在附近找一家面館。他發現,幾乎所有的店鋪都隻賣蘭州牛肉拉面,是以不忍心想,趕緊選了一個比較幹淨的家,更多的食客進入。

商店牆上的标價是食品券持有者的。買餐票時,需要告訴店員你想要的面條量,比如12、2、3。

根據客人日本拉面的份量(80-100克),坂本點了2兩個。

店員問:"食品券在哪裡?""

出差的外國人從哪裡獲得食品券?他很無奈,隻能多付20%買一張餐票,到廚房的視窗等了幾分鐘,終于拿到面條了。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牛肉拉面

剛出爐的蘭州牛肉拉面也冒着熱氣。

本來,他沒想到太多,就吃了。誰知道碗有多神奇。

面條充滿活力。牛肉、牛骨和牛肝一起煮4個多小時後炖出湯,有濃郁的香氣。

雪白蘿蔔不僅可以去除異味,還可以吃得柔軟适度。香菜,大蒜籽和辛辣油的金色組合為拉面增添了一絲龍眼。

一碗蘭州牛肉拉面,平息了颠簸之旅後的所有疲勞。坂本覺得這條路沒有白費。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在拉薩吃的蘭州牛肉面是用牦牛肉制成的

從此,它也完全激起了坂本對中國面食的好奇心。第二天,他在蘭州市四處遊蕩,早餐、午餐裡都堆滿了牛肉拉面,"沒人不好吃"。

坂本認為,在中國的其他地方,一定有很多好吃的面條。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蘭州面條,和蘭州拉面一樣,但湯有豬骨湯和咖喱湯兩種

03

吃面條的曆史

這也是一次冒險

尋找特色菜并不容易。尤其是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原本輕松出行,随時都可以成為一場大冒險。

然而,這些并不能阻止坂本的癡迷。

他在雲南的大雨中遭遇了道路坍塌,并陷入了1998年洪水的泥潭。

1998年夏天,坂本和他的團隊計劃前往呼倫貝爾草原,尋找日本月刊《面條》上刊登的内蒙古荞麥面條。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内蒙古風光

然而,從哈爾濱,洪水泛濫,松花江洶湧澎湃,驅車駛入泥潭,在村民的幫助下走出險境。

我想從齊齊哈爾坐火車,但紮蘭屯鐵橋又被淹了。于是,坂本決定回到哈爾濱。這一次内蒙古尋臉之旅以遺憾告終。

然而,這位"癡迷于臉"的爺爺怎麼能輕易地停下來呢?

一年後,他再次挑戰呼倫貝爾。

在廣袤的草原上,終于吃到了自己心中的荞麥面。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内蒙古荞麥面

其中最激動人心的是1990年的絲綢之路之旅。

當他穿過塔克拉瑪幹沙漠時,坂本幾乎與另一輛車的同伴失去了聯系。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沙漠中的寶塔遺址

當時,坂本一民和甘肅省旅遊局衛生局局長,來自敦煌,花了20天時間在絲綢之路南路旅行,繞着塔克拉瑪幹沙漠走了一個星期,然後回到敦煌。

這次旅行也是為了找到着名的西北流行食品:拉條和面條。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如果拉動酒吧

在旅程開始時,大西北地區送他一程。

離開酒店後不久,道路變得坑坑窪窪。眼前的石棉礦感到窒息;在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他做出了直接的、劇烈的高原反應。

剛剛倒下的蘭州拉面,也成了身體的負擔。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路過的油砂山油田

更可怕的是他們從若開邦出發并最終結束時遇到的沙塵暴。

正好趕上強風季節,細小的灰塵飛濺,司機師傅已經看不到前方的道路。

四輪驅動在沙子裡壞了好幾次,走到一個停下,與後面的車失去了聯系。

對講機不再工作,兩輛車完全分開了。

你知道,沿着這個沙漠的北側,它是羅布泊,失落的湖泊。它是"中國最糟糕的自然環境之一",也是丹仁的死亡地帶。

他們不敢輕率行事,而是停下來坐在車裡,等待沙塵暴自然消退。

對講機功能大約需要半個小時才逐漸恢複。他們發現,這兩輛車實際上隻有10米的距離。但在沙塵暴中,它就像相隔數千英裡。

逃離危險後,坂本沒有回來,而是打算繼續前進。

最後,到達江餘樂賽餐廳,吃了一條條混合面條。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在Janelle Sai餐廳混合的面條

面條上鑲嵌着無數的灰塵,這些灰塵從牆壁上吹進來。也許這就是大自然的無聲資訊:人類是多麼的平凡和渺小。

而對于坂本一民來說,在一陣驚心動魄之後,安靜靜地坐着,吃着一碗正宗的西北面食,是旅途中最好的禮物。

04

記錄的不僅僅是面孔

這是一個百國生活

普通的中國人比無情的天性要熱情得多。

為了更多地了解中國面食文化,爺爺走進了中國人的生活。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北京夜市(華東門)

1991年,應特邀,他到北京一戶人家吃面條。

當時,邀請外國人到他們家需要街道委員會的準許。家庭探訪是有選擇和具體的,盡管它們是中國旅行計劃的一部分。

這個招待坂本的家庭住在一棟18層建築的17樓。三房一廳,在家住父母、孩子共5人。這似乎有點匆忙,但當時,它處于中上層。

他一進門,女主人就開始做飯,做面條。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老闆娘正在做鑷子臉

盤子上放着厚厚的筷子,隻看到她的兩隻手捏住藥劑的兩端,一晃,一搖,越長,馬上扔進沸水煮沸,動作煮熟又快。

面條煮沸後,将預先制作的澆頭倒在上面,然後新鮮出爐一碗鑷子。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别看這是很普通的北方傳統美食,在千家萬戶,它可以有千種澆頭。

這個家族的澆頭是碎肉,胡蘿蔔,洋芋,并用鹽調味。

爺爺忽然想起,面條的菜和古往的水糕是一樣的。早在北方魏家思的《子民精要》中,就已經有了一個描述。

1400多年前,他能在當代北京人的家中吃到中國傳統美食,他感到驚喜。

30年來,450多個地方,吃3000碗面條,被評為他心中最好的15碗

肉、胡蘿蔔、洋芋、丁香面

坂本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旅行社工作,吃過無數的高層宴會。但他仍然會走進上海郊外吳炜的一個街攤,吃一碗正宗的雪地菜肴。

陸文福《美食家》的主人公朱說,吃面條一定要吃當天的頭湯面。如果你吃了一碗面條配面條,你會整天精神不佳,總會覺得有什麼不盡如人意的。

對于坂本爺爺來說,如果不親自走過中國的各個角落,用舌尖品嘗到到處都是味道,總會覺得有點不盡如人意。

因為,他發自内心地熱愛意大利面,而中國面食對這30年的爺爺來說已經足夠吸引人了,開心地發現每一碗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