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大運河傳媒新聞(朱貴炎)餐飲文化博物館應該是什麼樣子?通過檔案圖形、炊具餐具等展示内容,展示一種餐飲文化的曆史淵源,發展出的脈絡和菜肴,成為餐飲文化教育和大衆公共服務平台。僅此而已嗎?

蘇州蘇剛餐飲文化博物館館長趙國明大概不太同意。在他看來,餐飲博物館可以激活營運,在城市的煙花博物館與文化風格的高端酒店之間切換,實作"一個博物館多用途";他認為,除了餐飲的核心要素之外,餐飲博物館的功能和使命是"沒有圍牆",才能對世界産生影響。趙國明經營着蘇崗美食博物館,試圖打破人們對博物館的刻闆印象,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沒有圍牆的博物館

對于不熟悉蘇州的人來說,找到蘇崗美食博物館并不容易。基于手機導航定位,我們來到十街門口,擡頭卻不像博物館。帶着試探的心态走進去,看到一個老人像在等人,問蘇剛食品博物館是不是在這裡,"是這裡啊",看到我還是一臉疑惑,老人神秘地笑了笑,"這裡來了,我們不是圍牆的博物館。"又轉過身來,隻見一塊大石頭在'蘇崗美食博物館'上說了幾句大綠字。毫無疑問,老人就是策展人趙國明。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蘇崗美食博物館隐藏在南苑酒店2号樓。南苑飯店曾是蘇州市中心唯一的花園别墅式國飯店,接待了許多國家上司人、外國元首和名人。這裡西鄰偉朗亭,東鄰網師園,綠草修竹,彎背,風景秀麗。南方公園飯店位于蔣介石的次子蔣衛國曾經居住過的十街上,是一座裝飾精美、宏偉的三層平房。江澤民官邸旁邊的"五七一工程現場",是時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林毅在蘇州的地下指揮中心,據說是"武裝起義"的底色,林宇乘坐的紅旗車至今仍停在入口處。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在趙國明的叙述中,博物館不僅僅是酒店的一個展區。從蘇崗蔬菜博物館北門與城橋到人民路三元坊、十全街、前河、連綿起伏的繡花廣場、常州路、水巷街并排而來,酒店、飯店、醬園、鹵素菜、面條、小吃、咖啡、茶葉等近百家經銷,此區域長約600米, 面積不到0.1平方公裡,也是博物館體驗、互動的一部分。2020年,蘇崗美食博物館将推出名為"蘇州人的一天"的展覽,參觀者将早起品嘗美食家陸克文寫的"蘇州碗面",中午中午品嘗幾道蘇崗菜和幾道蘇式小吃,一壺優雅的"蘇州紅"吳帝黃酒, 然後入住居家森林式的中華民國頂級酒店,一天"小橋流水、粉牆德瓦、吳農軟言、枕河人"蘇式生活。"蘇州人民節"現已成為蘇崗美食博物館蘇式生活體驗展的常設展覽。

趙國明将蘇崗美食博物館定義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我們不像其他任何美食博物館。他在采訪中重申,這隻是"不同"的冰山一角。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閱讀蘇州的博物館

前幾年,随着杭州杭崗美食博物館、成都川美食博物館和太原晉美食博物館等餐飲博物館的建立,紛紛呼籲建立蘇崗美食博物館。

"人間天堂"蘇州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飲食文化曆史悠久。美食作家陸克文曾說過:"蘇州的美食獨樹一幟,它的特色是能夠将吳忠的山和川的秀麗,将人文的精髓融入到一起。"松河塔、月亮塔等諸多百年人物都是蘇崗菜的代表餐廳,在國内乃至海外都有較高的知名度。豐富的财産,悠閑的生活實踐對蘇州人的挑剔味蕾,"不時不吃,吃厭食"是當地飲食的精髓。在他的小說《美食家》中,陸克文先生寫道:"朱子葉早起晚睡,與他無關,因為他的肚子在到達時會蠕動,就像鬧鐘一樣準确。他一睜開眼睛,心想:"去朱紅星吃湯面吧!'頭湯面是指面館一大早開門煮好第一批面條,湯面下面會變得渾濁,蘇州人以為沒有面條湯氣幹擾,才能品嘗到原汁原味的面條和澆頭。

如此精緻、具有代表性的吳帝美食文明,蘇崗美食怎麼可能沒有博物館?2016年,蘇剛的廚藝被列入江蘇省無遺項目名單。同年8月,蘇州市餐飲協會與江蘇國泰南苑飯店正式簽約,蘇崗美食館落戶蘇州南方公園酒店,以博物館花園合作的形式進行合作。蘇幫菜博物館的标志印章是"扭曲"一詞的變形遊戲。外框是指田野,草頭由荷葉和蓮花雨披組成,魚的性格象征着"太湖魚美"。蘇崗菜肴的"江湖相間,食材正宗,時令味,淡雅",從标志印章上也可以看出幾點。蘇崗菜博物館的大部分藏品都是老百姓捐贈的,制作蘇式糕點、天河祥魚盤、四耳陶鍋、民國米桶、食品盒、飯桶、水桶、水桶等的模具和印章,都是具有蘇州美食文化特色的老物。"小月樓"的劇本捐贈給老書店,其中包括大量蘇崗菜的場景,以及蘇州名廚姚玉林死前為國家元首貴賓制作蘇剛菜肴的珍貴照片,并捐贈給他的兒子姚忠泉傳回日本。蘇崗蔬菜博物館展闆以清代宮廷畫家徐揚創作的《姑蘇繁榮地圖》為底圖,以蘇州井的風格為底圖,上面印有博物館标志印章,散發着江南文化的氛圍。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作為一個非國有的餐飲博物館,蘇崗美食博物館有自己獨特的運作方式。博物館保留了南苑酒店的酒店功能,每間餐廳都有一個帶有蘇州風味的典雅名稱,如蒼密廳、魚郎廳、澤蓮廳,展館内的元素與館名相呼應,像蓮花廳被放置在一個瓷花瓶中蓮花标本。當有招待會時,它是一家酒店,其餘時間被恢複為博物館,舉辦主題展覽,公益講座和研究活動。

趙國明介紹,蘇崗美食博物館正在走工業化之路,通過挖掘蘇崗美食文化淵源,發展蘇崗美食主題文化宴會和蘇崗美食主題旅遊路線等,成為以餐飲為中心,與文化旅遊融合的服務平台。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走向世界的博物館

在趙國明的記載中,蘇崗美食館有一個更加雄心勃勃的計劃——與其他城市餐飲博物館聯手,取得突破,讓中國飲食文化走出國門。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日本和南韓的泡菜已經成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中國菜的年代較老、較豐富與此無關。自20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以來,當一些學者提出美食的概念時,中國已經從四個美食劃分為八個美食,現在有32個美食劃分為行政區域,這在趙國明看來,隻會讓中國美食與過去越來越遙遠。他認為,美食之間需要共同努力,就像大運河沿岸八個省(市)的35個城市共同宣布它們為世界文化遺産一樣。

還有中國大運河美食文化博物館,由中國大運河餐飲聯盟創立。2014年,大運河餐飲聯盟成立,舉辦了首屆"中國大運河餐飲文化節",提出了融合餐飲文化的理念。次年,大運河餐飲聯盟智庫根據流域氣候特性和飲食習慣,提出了"京津、燕趙、齊魯、中原、淮陽、吳越"的概念。同樣從今年開始,趙國明打算推廣大運河美食博物館、蘇崗美食博物館和運河沿岸城市博物館,開啟"中國大運河美食風俗收藏之旅"。他認為,在中央大力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強調保護大運河寶貴遺産的時代,大運河飲食宣告世界遺産的時機已經成熟。地中海飲食的成功也給了他信心。2013年,根據希臘、意大利、西班牙和其他地中海國家的聯合聲明,地中海飲食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選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在他看來,如果"大運河飲食"取得成功,不僅可以在國際舞台上突出中國美食文明,突出民族文化自信,如蘇崗美食博物館沿線的運河美食博物館也可以更好地保護、挖掘和激活這一文化遺産,促進餐飲和文化旅遊産業的融合和發展, 進而促進區域軟實力的提升。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創新和變革的背後是"生存"的需要。根據ForwardSight的資料,截至2020年底,全國有5,788家國家記錄博物館和1,860家非國有博物館,占比超過32%。蘇崗美食博物館等非國有博物館填補了國有博物館在保護文化遺産、繼承文明成果方面的空白。但博物館維護成本高,被認為是公共産品,需要自己謀生的非國有博物館承受着更大的壓力。如何與其他市場主體合作,讓博物館"活"起來,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或許蘇鋼美食館就是提供一個很好的參考樣本。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運河訪談|蘇剛美食總監 趙國明:突破界限,重新定義"美食博物館"

實習編輯 王偉

生産曹宇

編輯 肖東

審查軍隊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