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話阿裡雲之父王堅:現在我們談AI戰略,其實都還是說給别人聽的

鎂客網與王堅就阿裡未來的人工智能戰略和雲計算發展計劃做了一次談論和探讨。

過去的一年,阿裡巴巴在AI上的發展布局有兩件大事值得銘記:一個是始于2016年底的城市大腦1.0,另一個是增速強勁的阿裡雲。

資料顯示,2017年阿裡雲營收增速126%,國内市場佔有率升至47.6%,進一步穩固龍頭地位。并在國際市場上,成為僅次于亞馬遜和微軟的存在。

對話阿裡雲之父王堅:現在我們談AI戰略,其實都還是說給别人聽的

近日,在于北京舉辦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新興科技峰會 EmTech China 上,鎂客網對話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阿裡雲之父王堅,就阿裡未來的人工智能戰略和雲計算發展計劃做了一次談論和探讨。

阿裡巴巴在人工智能戰略上,跟騰訊、跟百度是否有一些差異性的考慮,未來的戰略是什麼樣的?

王堅對AI一直抱有極大熱情,其上司的阿裡雲服務也一直在與AI做着機密的結合。他說:“我覺得今天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地去實踐,這是我自己的了解,從一個企業發展的角度。”

對話阿裡雲之父王堅:現在我們談AI戰略,其實都還是說給别人聽的

“我記得百度李彥宏說它好像沒有說過All inAI,其實還是有道理的。但我自己覺得今天任何一個人,或任何一家公司,真正來談人工智能戰略,其實都還是說給别人聽的。”

對于這個問題,李彥宏在今年1月份時就曾坦言自己沒有說過這樣的話。李彥宏當時的解釋是他說話喜歡留有餘地,“當然我是非常相信人工智能的,但是大家不能說百度所有的資源都在做自動駕駛和度秘等人工智能項目,其實百度還有很多項目,隻是說AI作為基礎,我們的很多項目都在AI化。”

王堅說:“我想阿裡巴巴也是會把這個東西(AI)當成真正推動下一次産業革命的動力,這是我自己的觀點。我覺得任何講人工智能的戰略,還不如你去看一看這些咨詢公司的報告,它可能都把戰略都寫清楚了。”

去年11月1日,權威研究機構IDC釋出了2017上半年中國公共雲IaaS市場佔有率調研結果,阿裡雲IaaS營收5億美元,市場佔有率比2016年底上升7個百分點,擴大至47.6%,領先優勢不斷擴大。

資料顯示,騰訊雲位居第二,營收約1億美元左右,份額為9.6%;金山雲位居第三,營收6839萬美元,份額6.5%;中國電信位居第四,營收6254萬美元,份額6%;Ucloud營收5774萬美元,排名第五,份額5.5%。

全球範圍内,阿裡雲營收規模在全球市場排名第三,僅次于亞馬遜和微軟。同時,阿裡雲的增長速度為市場前三位最快,資料顯示,亞馬遜AWS增速為45.9%,微軟為61%,阿裡雲達到了126%。

對話阿裡雲之父王堅:現在我們談AI戰略,其實都還是說給别人聽的

作為國内市場的龍頭,阿裡雲到今天這個階段應該算是已經小有成就了。而在國際上,阿裡雲在未來要如何跟亞馬遜、微軟展開全球競争?

王堅說:“關于雲計算國際化,我覺得确實蠻有意思的。首先要說的是,不是阿裡雲在國内占了多大的份額,而是本質上中國市場本身對雲計算的需求是足夠強勁的,這跟阿裡雲本身是沒有關系的。

“其次,雲計算可能跟很多事情不一樣,它第一天就是一個全球性的東西。另外,它也不像傳統的産業,還有國内市場、國外市場之分。雲計算就是流動的。

“這句話從更多的角度,實際上是倒逼一個企業具備全球服務能力,而不是說今天要把一個東西賣到市場,那是傳統企業來做的事情。

“我覺得阿裡雲其實面臨着一個巨大的機會、同時也是挑戰:怎樣具備一個像在國内市場服務一樣好的全球服務能力——不過我想這個要做起來,應該還是很快的。”

近年來,随着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AI的行業應用越來越多,AI也在讓越來越多的領域變得更加智能。而要論到技術應用深度和廣度,阿裡巴巴的“城市大腦”計劃就絕對算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衆所周知,目前全世界的城市共同面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問題。這個問題在過去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而現在得益于網際網路、大資料的發展,給我們提供了可以解決的機會。

在2016年的雲栖大會上,杭州城市資料大腦(簡稱“城市大腦”)項目正式啟動。當時阿裡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曾說,城市大腦是政府部門和企業打通資訊關卡,為智慧城市治理建設的共享資料的大平台。在未來,這個智能中樞,希望能夠讓資料幫助城市來思考和決策,将杭州打造成一座能夠自我調節、與人類良性互動的城市。

· 城市大腦讓城市通行時間減少15.3%

而在于1月28日舉行的《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新興科技峰會 EmTech China 上,王堅再次着重解釋了城市大腦1.0版對于城市治理的重要意義。

對話阿裡雲之父王堅:現在我們談AI戰略,其實都還是說給别人聽的

“先來看看在目前已有資源存在的情況下依然還沒有解決的問題:1.雖然資訊系統、智能系統發達,但還不能準确描述城市的某一時刻某一路段上會有多少車;2.城市的規劃管理者(如市長)也還不能準确知道每位市民每天的出行計劃。這兩個問題是最基本的,但如果得不到解決,城市交通的優化(使得市民出行更加順暢)就可能無從下手。

“如今可以有機會進行“城市大腦”的研究,得益于網際網路等基礎設施的飛速發展,這樣我們可以有足夠的資料資源去重新思考如何去建構我們的城市。”

據資料顯示,杭州城市大腦1.0版釋出以來,共接管杭州 128 個信号燈路口,試點區域通行時間減少 15.3%,高架道路出行時間節省 4.6 分鐘。在主城區,城市大腦日均事件報警 500 次以上,準确率達 92%;在蕭山,120 救護車到達現場時間縮短一半,從過去的15分鐘左右降到現在的7、8分鐘。

· 以後世界上所有的紅綠燈應該叫“杭州紅綠燈”

阿裡和杭州在進行的城市大腦計劃,2016年10月底的時候釋出了1.0版本,這個版本所要解決問題主要在交通的治亂和治堵方面,已經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

對話阿裡雲之父王堅:現在我們談AI戰略,其實都還是說給别人聽的

而當城市的道路資源(車輛數目)是确定的情況下,剩下唯一可以優化的就是時間資源,也就是紅綠燈的配置。是以,在阿裡的規劃中,對城市紅綠燈的合理化使用将成為城市大腦2.0版本的一個重點。

今天的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紅綠燈的控制系統也就是幾個城市出來的,其中最重要的城市是從悉尼。換句話說,現在我們北京的紅綠燈也是悉尼的紅綠燈在控制。

王堅說:“我覺得從過去到下一年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如果說上一次我們真的完成了一個巨大無比的實驗,那麼在下一年,我們就要把這個實驗變成一個城市最最基礎的東西。

“我們有一個非常大的目标,在杭州在全城試完以後,以後所有世界上的紅綠燈應該叫‘杭州紅率燈’,這個紅綠燈它比所有的紅綠燈都要好,也将是最智能的紅綠燈,它可以适應各個城市的變化。有了這麼一個杭州紅綠燈,這個城市的每一分鐘時間都會被充分地利用起來。”

原文釋出時間:2018-02-02 18:31

本文作者:纖塵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鎂客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鎂客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