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同北魏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雕刻器具

大同北魏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雕刻器具

《文博》 2012年04期 王雁卿

摘要:北魏方山永固陵發掘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是南北朝時期重要的皇陵。陵墓出土12件頭部呈尖狀或刃狀的鐵條狀器,簡報認為是鐵箭镞。經重新認定,應該是北魏的雕刻器具。北魏時期石雕興盛,雲岡石窟是石雕藝術的代表。

大同城北25公裡的西寺兒梁山,北魏稱方山。方山頂上及之下的二級台地築有永固陵園,是北魏文明皇太後馮氏的陵園。北魏太和五年(481)開始營建,太和八年而成。1976年大同市博物館與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員會聯合對陵園中的墳墓進行了發掘。該墓為磚砌多室墓,由墓道、前室、甬道、後室四部分組成,坐北朝南。墓室南北總長17.60米。前室平面呈梯形,拱頂,南北長4.2、東西寬3.85,高3.8米;後室平面呈弧邊方形,為四角攢尖頂,南北長6.4、東西寬6.83、高7.3米。連接配接前後室的甬道前後各有一道大型石拱門。整個墓室建築規模宏大,是現已發掘的南北朝時期最大墓葬之一。據發掘簡報《大同方山北魏永固陵》,該墓曾三次被盜,二次為金代,一次在清朝。在墓葬後室西壁南端及墓道均發現金代盜洞,并在後室東西壁發現白灰書寫的字,分别有“大金正隆(1156-1161年)”和“大定(1161-1189)”等表示金代年号等字樣,并在墓道盜洞發現金代白瓷碟、碗及一部分獸骨,在前後室及甬道發現錢币,以北宋為主,為盜墓人有意遺棄。清代的盜掘在墓道處。為此,墓葬出土随葬品不多,僅有石雕、銅簪、鐵器、骨器、殘陶片、殘瓷片等。

據發掘簡報所記及大同博物館文物庫房所藏文物,陵墓出土有26件鐵器。其中2件是在清代盜墓處發現的鐵刀和鐵镢頭。在墓室發現10件鐵棺釘、1件鐵環、1件鐵棺環。還有10件鐵箭镞,其中三棱形3件,平頭形7件。除1件在後室出土,9件發現于金代被盜掘的墓道之處,在同一處發現的還有北魏殘石俑、石雕獸和金代白瓷碟。另有1件鐵矛頭發現于墓道北端,1件鐵錐形器出處不明。文章發表的鐵器是照片,印制不很清晰也不全面。當年的發掘者北京大學的劉緒先生于1999年發表《方山二陵的發掘與文明皇後的評價》一文,對當時的發掘進行了補充說明。其中文中圖一繪有3件鐵器,分别為鐵矛、(方頭)鐵镞與(四棱,即簡報中的三棱形鐵箭镞)鐵镞各1件,并說明與黑釉罐、白瓷碗同出于盜道,但沒指出是金代或清朝哪一次盜掘的地方[1]。然而,筆者仔細觀察實物,發現墓中所出鐵質文物并非上述二文中所述的箭镞等器物,而另有他用。北魏平城墓葬中也出土過平頭狀鐵箭镞,呈扁平狀,頭部較寬,壁畫亦有發現(圖一),但和此墓所出的又窄又厚的鐵箭镞極不相同。

大同北魏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雕刻器具

墓葬出土的26件鐵器,除清代鐵器及墓室葬具的鐵棺釘、棺環外,其餘12件分述如下。

平頭鑿(簡報中稱之為平頭形鐵箭镞),4件。雙面刃,刃口平直,鑿肩又寬又厚,鑿腰略束,鑿身斷面略呈長方形,根部變寬多呈圓形,鑿尾多呈圓錐體狀插入木柄内。木柄已朽,殘留有木屑痕。其中3件鑿身尺寸相當,鑿身長約8.7、鑿頭寬約0.9-10、肩厚7.5、鑿腰0.7×0.7厘米,鑿尾均殘(圖二,2、3、4;照片一);其中1件完整,尾部呈四棱錐體狀。總長16.5、鑿身長約10、鑿頭寬約1、肩厚0.7、鑿腰處0.9×0.4厘米(圖二,1;照片二)。

大同北魏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雕刻器具
大同北魏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雕刻器具

圓頭鑿(簡報中稱之為平頭形鐵箭镞),3件。刃口呈圓形或半圓弧形,鑿身斷面略呈長方形,鑿腰略束,鑿尾呈圓錐體狀插入木柄内。1件鏽蝕嚴重,鑿身近根部有細繩纏痕。鑿殘長10.8、身長9.2、刃最寬1、腰0.7×0.7厘米(圖三,3;照片三);1件頭呈圓形,尾部彎折斷,鑿殘長約13、身長9.1、刃最寬0.95、腰部呈圓柱體,直徑最細處約0.6厘米(圖三,2;照片四);1件最完整,鑿體修長。鑿頭呈半圓弧形,尾部呈尖頭圓錐體彎弧狀插入木柄,柄部與鑿身幾乎同長。鑿長19.2、身長9.9、刃最寬1、腰0.6×0.5厘米(圖三,1;照片五)。

大同北魏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雕刻器具

四棱圓錐體尖頭鑿(簡報中稱之為三棱形鐵箭镞),1件。尖頭四棱圓錐體,鑿頭部近圓錐體,根部呈四棱狀。尾部呈四棱菱形錐體狀插入木柄内,殘留木屑痕。鑿總長9.7、鑿身長6.7,最大截面直徑0.7厘米(圖四,1;照片六)。

大同北魏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雕刻器具

四棱菱形鑿(簡報中稱之為三棱形鐵箭镞),2件。鑿身似箭镞形。尖頭,鑿身斷面呈菱形,根部略收,尾部呈圓錐體插入木柄内,殘留木屑痕。1件完整,呈三角形,鑿身短,根部呈束腰狀,鐵鑿總長10.2、鑿身長4.6、最寬處1,厚0.8厘米(圖四,2;照片七);1件呈柳葉形,根部收成四棱形。長11.5、鑿身長7、最寬1.3、厚0.9厘米(圖四,3;照片八)。

帶槽尖頭鑿(簡報中稱之為鐵錐形器),1件。鑿身呈倒三角形,斷面呈半圓弧條形,即背面中央有一個豎長的三角形凹槽。鑿身殘留着細麻繩纏繞的痕迹。尾部呈四棱錐體插入木柄,從發掘簡報照片來看,出土時還帶有長6厘米的木柄。鐵鑿總長11.8、鑿身長7.8、最寬1.3、厚0.7、鐵片厚約0.3、四棱錐體0.6×0.7厘米,目前僅見木屑痕(圖四,4;照片九)。

帶銎口尖頭錾(簡報中稱之為鐵矛頭),1件。錾身橫截面呈長方形,至頭部漸細出鋒。銎呈豎長梯形狀,銎口橢圓形不封閉。錾身長14.6,最大截面1.8×1,銎口長7.1、外徑3.5×2.5、鐵皮厚約0.4厘米(圖五;照片一○)。

大同北魏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雕刻器具

此12件鐵器多數一起出土于墓道處,與金代所盜出的北魏石女俑(原報告為武士俑)等同處一地。從常理分析,這些鐵器不可能是金代人要盜掘的東西。但也不可能是金代盜墓人所攜帶的東西。清朝盜墓處也發現了鐵鋤頭和鐵刀(照片一一、一二),正是盜墓所用之工具。筆者以為這些是北魏工匠所遺棄的雕刻工具[2]。

大同北魏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雕刻器具

墓葬出土的12件鐵質工具,有平頭鑿、尖頭鑿、圓頭鑿、尖頭錾,其中平頭鑿、尖頭鑿、圓頭鑿等是到現在還常見的雕刻工具。除鐵錾内插木柄外,其餘的每一件尾部均插于木柄内。如果作為石雕工具,捶打有彈性的木柄,不利于石雕。但作為木雕工具,每一件工具身長約5-10厘米不等,加上木柄捉手,長約15-20厘米長,太長亦不适合作木雕工具。經多方查詢,筆者以為此12件工具為石雕工具。隻不過是在木柄的上下兩端套有鐵箍,既加強了木搖桿,減少回彈力,防止捶打将木柄砸開。同時木柄可以減少捶打對握手的震顫。現在的雕刻工具仍有這樣木質柄部上下帶有鐵箍的(照片一三)。

這些工具均為石雕過程中修細所用。平鑿用以打光做細部,半圓鑿薄刃來雕衣紋和細部,尖頭鑿用來雕刻不同的細紋、剔刻細小角落等,精雕細琢,使石物巧細光潔、形似神妙,充滿活力。

永固陵墓出土随葬品不多,石雕器物有二道石雕門、石雕女俑、模型器、鱗紋殘獸體、網格紋殘獸體(圖六;照片一四)。石雕門由尖拱門楣、門頰、門檻、獸首門砧、石門五部分組成。石門門頰及門楣上分别雕有口銜寶珠的鳳鳥和手捧花蕾的赤足童子以及雙龍回首,均屬北魏石雕精品。其中石門兩側的門砧、門頰、門楣均有一半嵌于甬道之磚壁中,即築墓之中将雕好的石門與磚同砌。這些石雕工具有可能是對裝好的石門雕刻進行修整。

大同北魏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雕刻器具

當然,永固陵園建築群中還有石雕,《水經注》卷十三《水》雲:“文明太皇太後陵,陵之東北有高祖陵,二陵之南有永固堂,堂之四隅雉列榭、階、欄、檻,及扉,戶、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陽之八風谷黑石為之,雕镂隐起,以金銀間雲矩,有若錦焉。堂之内外四側,結兩石趺,張青石屏風以文石為緣,并隐起忠孝之容,題刻貞順之名。廟前镌石為碑、獸,碑石至佳”[3]。柱、屏風及碑獸等雕镂隐起,體量渾厚的石堂足顯莊重華麗,同時亦可見石雕在北魏的興盛。

衆所周知,雲岡石窟是中國雕塑史上的一個高峰。而石窟的雕鑿影響着北魏平城的世俗生活,如北魏明堂遺址出土的獸首門砧、軸承廠遺址出土的石雕方硯、石雕柱礎等,北魏墓葬出土的大量石雕器物,有石椁、石雕床、石雕柱座、石雕俑、石燈,還有随葬的石井、石磨、石竈等等,石雕制品遍及北魏平城生活的各個角落。永固陵出土的十餘件鐵器首次向人們展示了北魏的雕刻工具實物,各式雕刻鑿子不像漢代的鐵質工具多帶有銎口或實體狀而是尾部多插入木柄之内,鑿子頭部寬厚,腰部束起,具有時代特色。這些雖然僅是很小一部分的雕鑿工具,本文也僅是對其進行了簡單的考古學研究,但為北魏的雕塑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曾得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張俊才及雲岡石窟研究院韓鵬先生的熱情幫助,謹緻謝意。

(攝影:馬雁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