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南京三十萬死難者,言心易是幸運的,作為教導總隊的一名士兵,他成功從日軍的屠刀下活了下來,逃出了南京城。
教導總隊是隸屬中央軍校的教導部隊,是國軍中的精銳,裝備精良,軍事素養較高,在南京保衛戰中,教導總隊主要負責紫金山一帶,在戰鬥中教導總隊意志堅定,多次擊退日軍進攻,但自身傷亡也十分巨大。
言心易就是教導總隊的一員,他作戰勇敢,殺敵頗多,曾受到營長郭岐的贊許。由于當時撤退指令傳達不及時,守軍将士陷入一片混亂,言心易也被裹挾着,成為逃亡人群中的一員。

13日,很多人擁擠在挹江門下,言心易跟戰友也走散了,好不容易他才出了城門,到了下關渡口,當時唯一的活路,或許就是渡過長江。
要想渡江就需要船,而當時船已經沒有了,與此同時,能在水面上漂浮的東西都變得極其緊缺。在言心易想來,如果能找到一件木闆之類的東西,在水面上稍微借力,他就可以憑借出色的身體素質遊到對岸。
可惜,根本沒有可用的東西,就在言心易猶豫之際,有人大聲喊道:“鬼子來啦,鬼子來啦!”
飛機在頭頂掃射,日軍的少量部隊也已經到達下關,人群頓時慌了,有的跳入江中,有的躲藏進蘆葦蕩,還有更多的人在盲目地奔跑。
人群成片成片地倒下,言心易見勢不好,也玩命跑了起來,跑起來之後,他頓感不妙,怎麼腳底下軟綿綿的,根本跑不快,低頭一看,下面到處都是屍體和掙紮求生的傷者。
“救救我,别踩我!”
呼救聲此起彼伏,言心易心中一凜,但他也不敢停下腳步,因為一旦停下,等待他的隻有死亡。在慌亂中,言心易突然聽到一個響亮的聲音:“立正——”
作為軍人,言心易本能地停下了腳步,兩腳并攏,做出立正的姿勢,他轉頭一看,是一名揮舞着軍刀的日本軍官,站在高處,用中文喊着密碼。
很多士兵都跟言心易一樣,停在了原地,由于嚴格的訓練,密碼一響,軍人會下意識做出相應動作。
一幕不可思議的場景出現了,日軍僅憑幾句密碼,竟然攔住了逃跑的中國士兵。事實上,這并沒有那麼簡單,求生是人的本能,如果能活命,誰會甘願受死呢?在日軍喊出密碼的同時,那些沒有停住的士兵和平民,全部被射殺,在官兵想來,或許停下腳步,可以讓他們活下去。大緻有一個排的日軍将槍口對準了他們,那名日軍軍官繼續喊道:“立正——”
兩三千人就這麼呆愣着站在原地,很快,日軍的第二個密碼喊了出來:“向後轉!”
言心易心中恐慌,但他也隻能跟随衆人一起後轉,此次此刻,想必這些官兵的腦子中也是一片空白。
“開步走!”日軍軍官再次發出密碼。
日軍要他們行進的方向,就是長江,猶如行屍走肉般,衆人一個一個跳入大江,江水寒冷刺骨,有的人奮力向對面遊去,有的人為了活命往回遊。
然而,等待他們的結果大緻相同,一串串子彈射向人群,一瞬間,江水的顔色變得鮮紅。
1937年12月13日,南京下關段的江水變得血紅,久久難以褪去。言心易看到日軍開槍,腦子在飛快運轉,誠然,跳入江中是九死無生,要想活下去,隻有一個辦法,趴在地上裝死。
就在他準備卧倒的時候,他的後腦被一顆子彈擊中,言心易在此間最後的記憶,大概就是:這回完了。
言心易頓時和其他屍體一樣,栽倒在地,也失去了意識。不過,很快言心易就醒轉過來,血流到他的嘴裡,他意識到他的頭被子彈擦到,并非直接命中,是以,他并沒有死。
随即他向四面望去,有的人已經一動不動,而有的人還在顫抖或者求救。
“統統的槍斃!”一句不慎流利的中國話傳入言心易耳中,他很清楚,日軍要繼續殺戮。
是以,言心易就這麼一動不動地躺倒在地,希望能求得一條活命。
日軍的叫罵聲,皮靴撞地的聲音由遠及近,有一個名日軍士兵就在言心易幾米處,言心易能猜到,此時的日軍正在檢查活口,一旦被其發現有人還活着,就補上一刺刀,或者補上一槍。
皮靴的聲音在言心易身邊停住,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能确定的是,他身邊的鬼子正在審視他這具“屍體”,如果他稍有動作,那是必死無疑。
突然,言心易的腰被重重踢了一腳,為了活命,他隻能順勢翻了個身,随即,兩個重物壓在他身上,這當然是兩具真屍體。雖說言心易被壓得幾近窒息,但他卻感受到了一絲安全感,隻有被埋得更深,活下來的幾率才更大。
日軍士兵随意在屍體堆裡刺了幾刀,罵罵咧咧地離開了,此後,言心易再次陷入昏迷,直到聽到一個說話的聲音。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言心易睜開眼睛,看到一名老者。
“你還沒沒有死啊?”
老人看到了言心易。
“老伯,鬼子都走了嗎?”
“走了,全走了,你傷到哪裡了?”
“好像是後腦殼。”言心易已經氣力全無。
言心易問道:
“老人家,這裡都是死人,你來這幹啥,不怕嗎?”
老者長歎一聲:
“我老了,沒什麼可怕的。我想一下死這麼多人,總有個把活的吧,不想找了半天,就找到你一個。”
老人扶着言心易站了起來,言心易沒有劫後餘生的慶幸,而是兀自吐了起來,原來他看到身邊有無數屍體,而且大多殘缺不全,有的腦殼被打碎,腦漿流了一大片,有的屍體還在冒血,更有甚者,頭顱和身體隻連着一層皮。
“走吧,這裡不安全,鬼子正在到處殺人。”
老者拉着言心易就走。
言心易看都眼前的場景,不禁哭了起來,在不久之前,他們還是一同作戰的戰友,而現在,卻都成了冰冷的屍體。
老者連忙捂住言心易的嘴,這裡不僅不是很安全,随即老人和言心易逃離了南京城,此時,已經是1937年12月14日早上。(文/九魚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