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中國近現代最具有群衆基礎的文學家,就是魯迅先生了,畢竟課本裡面收錄了那麼多的魯迅作品,而他筆下“知名度”最高的人物就是閏土了。
關于“迅哥”和“閏土”的故事,讓讀者唏噓不已。“
閏土”也是魯迅最喜歡的人物,而且這也不是他虛構的,而是确有其人。
01
閏土原名叫章閏水,比魯迅大兩歲,他的父親是周家的幫工,一次他進城給父親幫忙,才有機會和魯迅相識。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很快就玩到了一起。閏土給迅哥帶來了一個全新的世界,而迅哥也展現給閏土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也許是因為受到迅哥的影響,閏土回去就念叨着要上學,以他父親的經濟能力來說,閏土想上學并不困難,可惜的是,閏土還沒有念上書,父親就病倒了。之後由于周家家道中落,迅哥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而閏土也因為父親的病不得不扛起生活的重擔。

魯迅并沒有放棄讀書和學習,靠手中的筆成為一代文豪,生活還過得去。而閏土,幾乎幹了所有能幹的活,什麼挑土、種地、搖船全都不在話下。但不管他如何努力,
一家人連填飽肚子都困難,更别提上學念書了。
當二人再次見面時,是魯迅回鄉,閏土帶着孩子來幫他搬行李,就像小說裡寫的那樣,閏土已經被生活摧殘得麻木、老态龍鐘了。
當魯迅一家決定搬到北京時,閏土則帶着女兒來送行。也正是這次見面,讓魯迅的心中就像有千言萬語,卻一個字也說不出來,他不明白當年無話不說的小夥伴如今為何變成了這副模樣,
這也成為他創作《故鄉》的契機。
02
之後這對童年小夥伴,再也沒有機會見面。1934年,家鄉大旱,閏土為了生活隻能把家裡僅剩的幾畝地賣掉,但日子仍然沒有好轉,最後他因為背上生了惡瘡,實在沒錢醫治而去世了。
魯迅在1936年也因為病情突然惡化而不幸離世。
閏土走了,他的孩子們的命運更讓人感慨不已。大兒子啟生,就是當初閏土帶着給魯迅搬過行李的那個,小時候活脫脫就是閏土的翻版,
據說在1940年時因為染上瘟疫去世了。
其他的四個兒子,有的因為實在活不下去四處流浪讨生活去了,有的則夭折了,但也隻是聽說,到底結局如何,誰也不知道了。
女兒還算幸運,嫁到了隔壁村子,總算是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她後來接受過媒體的采訪,很多關于閏土的故事都是聽她說起的。
03
啟生去世時,他的兒子章貴隻有三歲,被寄養在叔叔家。本以為他會像父親和爺爺那樣,但沒想到生活卻出現了轉機。
1954年,家鄉紹興修建了關于魯迅的紀念館,從業人員聽說了章貴和魯迅之間的淵源,決定聘用他到紀念館工作。章貴簡直不敢相信,大字不識一籮筐的他,竟然能到這文化人才能來的地方工作。
從業人員鼓勵他,不識字沒關系,可以學習,但他和魯迅的關系卻是絕無僅有的。
章貴非常珍惜這個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他白天在紀念館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晚上到夜校補習文化知識。他的祖父、父親都沒能實作的學文化的心願,到他這一輩終于實作了。
章貴通過自己的努力,後來不但當上了文化館的館長,
還成了國内關于魯迅研究的權威人士。
他通過自己的經曆,深知文化知識的重要性,他将祖父、父親的例子說過子女聽,讓他們好好學習,隻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他的子女如今也都事業有成。章貴說起自己的孩子也是很感慨,章家的孩子終于有了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