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提升n倍效率的寫作工具,我咋不知道?

我其實也是個喜歡寫文字的人,随時記錄自己心情和好想法。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也遇到很多惆怅的問題,相信你們也有遇到過。

其中有一個就是——産生靈感、想法的速度遠遠大于你記錄的速度。

思考的速度>>記錄的速度

當自己突然有了很好的想法的時候,這時候,大腦轉得飛速,感覺用手機手打文字記錄還沒來得及,靈感就稍縱而逝。這時候會很不耐煩,打字打着打着就洩氣了。

這時我想,有什麼工具或方法能夠幫助我,解決這個問題?

有時候,人類的偷懶的确促進了效率的提升。

我找到了!

訊飛輸出法!!

這裡倒不是軟文,而真的實用!!!

這個語音輸出工具能夠帶來什麼好處?

以前就想過,有沒有什麼軟體能夠幫助我,把我用語言表達的内容全部轉化為文字。

但是之前這項技術還不完善,直到現在遇到這個識别率和效率超高的語音識别軟體。

一、輸出效率超高

我用訊飛輸入法,測試過,通過語音輸出,一分鐘能輸入250~400字,也就是說隻要你的思維夠靈活,你可以一小時寫15000~24000字。

你知道,這意味着什麼嗎?

你每天能日更萬字将變得很輕松。現在不少作家就是利用這個輸入法寫長篇小說,甚至有位叫“語音作家”的梁奕還出了本書《紙牢籠》。

它遠比打字,手寫等更高效地采集你的新想法,以及記錄下來。

如果你在寫作的源頭,平時的素材、有創意的想法等收集效率很低,那也就很大地限制了你的輸出效率。

在以前這個技術并不是很成熟,識别率不高,是以采用的不多。現在識别率特别高,錄制完一整段話,隻要稍微修改即可。

二、及時快速抓住靈感

無論你是每天有了新的經曆,或者有新的靈感,如果你沒有第一時間記錄下來的話,你可能就會忘記了。特别是那種,需要很多描述才能說清楚的靈感。

用語言表達,能記錄你當時心裡所想的、最初始的第一手資料。

如果你用手打字的話,你可能自己打着打着不耐煩,煩躁的情緒影響了記錄。但是你用語音輸入法的話,就仿佛有個專門的私人管家,在幫你記錄你表達的語言。

這樣輕松的輸入,隻會更大加大你記錄的積極性。

三、與自己對話,促進新的想法,提升表達能力

在用語音輸入的時候,感覺像是和自己對話一樣,你會發現不斷地産生更多奇妙的想法。

和自己對話也是個很好的促進思考的方式。我在大學參加網際網路+商業策劃大賽的時候,當遇到瓶頸的時候,我經常也是邊踱步邊自言自語,和自己的思維對話,不用一會就理清了思路,并發現了更好的商業策劃方案。

嗯,感覺像有另一個人和自己對話一樣,而且會越來越深刻,越來越有趣。

這對于一個需要經常積累靈感和素材的作家還有設計師,真的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你在表達的過程中,你的思維會更加清晰,而且會促進了你的表達能力。

使用的方法非常重要!

如果你看到這裡就退出的話,真的損失大了。

或許你覺得以後日更萬字是輕輕松松的事了,然而——

這個軟體并不适合直接用口述寫文章。

因為你的表達很口語化,以及你的表達邏輯層次并不嚴謹,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是口水文。品質很差的文章不僅對不起你的讀者,而且将不會有什麼閱讀量。

是以,它真正适合的還是——采集靈感和想法。

結合我之前提到知識管理,這兩個工具配合将會産生爆炸性的力量!!!

(之前的文章參考:學習效率一路狂飙——自從學會知識管理後 )

在平時生活中忽然産生的靈感和好想法,可能一時半會沒有什麼用,但是如果你用我之前文章提到的知識管理體系,把它們收集起來。

在某一天,你的這些第一手靈感資料會派上大用場!

不是有句話“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你有再好的寫作技巧,如果沒有豐富的内容和新鮮的想法,很難寫出高質的文章。

我現在開始寫文章,就是通過這個來先記錄和積累——自己最原始、最稚嫩、最懵懂的一些想法和觀點。

後來通過架構,思維導圖,慢慢的整合歸納,來寫一篇結構嚴謹的文章。

舉個執行個體說明一下具體操作:

執行個體講解:如何運用語音輸入+知識管理體系 寫一篇文章

1.打開印象筆記,直接選擇建立筆記,語音輸入你想記錄的

這篇文章最初的靈感就是用語音輸入法收集的。

在這份初始資料上,我把和語音輸入相關的想法和靈感都記下來了,想到什麼就說什麼,一共有十幾個分散、淩亂的想法。

采集過程中,有一個原則,在輸入的過程中,如果輸入法識别錯一兩字,不要回頭去修改,這樣隻會影響你接下來的思考。

盡管想到什麼說什麼,記錄最初的第一手資料。你能感受到你奇妙的跳躍思維,就仿佛畫筆在白紙上起舞一樣。

2.把這個筆記資料,分類,并且打上标簽

當天晚上整理資料的時候,對當天的筆記資料進行整理,分門别類,打好标簽,有利于下次提取。

3.準備寫文章時,直接搜尋關鍵詞,找到自己想要的以及積累的資料

上面我是用“手機”采集和記錄靈感,接下來寫文章,以及整理,用的是“電腦”,是以印象筆記界面不太一樣。

搜尋關鍵詞,能最快速度找到你需要的資料,這些資料都是你平時收集積累的。

4.寫文章前,用思維導圖疏導一下文章結構。

寫文章前,先不要着急動筆,先用思維導圖疏導一下文章結構,分析你之前第一手筆記裡——觀點與觀點之間的邏輯。讓你的觀點之間産生結構。

當邏輯清楚之後,有了架構之後,文章寫起來也就容易多了。而且建立在你之前那麼豐富飽滿的基礎資料上。

因為在寫作的源頭——即收集想法和素材上,你的效率很高,是以你運用其素材起來也得心應手,效率很高,這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你寫作的效率。

作者:Hello桑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