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AI新媒體量子位(QbitAI)

又雙叒叕,成都仍未平靜。昨天下午6點多,成都雙流機場再次發生無人機幹擾民航飛行事件,共造成10個航班備降。
4月中旬以來,成都無人機黑飛一直持續延燒。目前已經有上百架航班受到幹擾,有媒體形容是“危害程度空前”。
無論機場、企業或者使用者,多少都有點人心惶惶。對于頻發的成都無人機黑飛,大疆DJI的朋友跟量子位說了三個字:
“水太深”。
到底有多深?其實,如此不正常的事件,早已經被各路網友各種“扒皮”。這次量子位化身搬運工,梳理一下事件脈絡,以及民間視角如何看成都黑飛。
先看看所謂黑飛,到底有多嚴重。
■ 4月14日,下午14時05分,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跑道北側30公裡區域淨空保護區内,發現疑似無人駕駛航空器活動,導緻3架航班繞行,地面航班等待5分鐘。
■ 4月17日,下午14時13分,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跑道北側18公裡區域(地處郫都區),發現疑似無人駕駛航空器活動,導緻多架域内航班空中等待,造成12架飛往成都的航班備降其他機場。
■ 4月18日18時26分以及18時38分,分别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西跑道北側3.7公裡區域(地處雙流區)及同側14.8公裡區域(地處崇州市),發現疑似無人駕駛航空器活動,導緻22架飛往成都的航班備降其他機場,23架航班出港延誤。
■ 4月21日,下午14點38分,3U8996次航班與3U8360次航班在雙流機場20R跑道五邊兩側23米時,機組人員發現一架綠色疑似無人駕駛航空器。這一事件直接導緻了13個航班備降、1個航班返航。
■ 同日下午15點40分,MU5407與3U8772次航班機組在距地面1100米處,發現一架紅色和一架紅白相間的疑似無人駕駛航空器。這兩架航空器的飛行導緻19個航班備降、2個航班返航。
■ 同日下午17點06分,ZH9772次航班在落地前,發現一架白色疑似無人駕駛航空器,且正好從飛機下方穿過。
如果說之前幾起尚屬“無意”的黑飛,那18号和23号造成的影響,就已經很明顯了:公安和大疆都關注到了。
而且似乎看起來也不像是無知飛友的行為了——畢竟誰沒空專門跑機場去飛。
于是成都公安的做法是這樣的:首先是立案偵查,其次是懸賞、發動人民群衆求線索。
具體懸賞方案如下:針對成都發生的多起無人機幹擾航班事件,四川省公安廳宣布,對有效線索懸賞獎勵不低于1萬元。
此外,由于是無人機行業的代表,大疆不得不對此亮明态度,在成都4起黑飛事件後,大疆也玩起懸賞了,而且願意以100倍的金額協助公安機關破案。
大疆具體懸賞方案如下:在截至12月31日的懸賞期内,由辦案機關認定的提供重要線索并成功協助警方破案的人員,以及對案件偵破有直接貢獻的辦案人員,可獲得大疆提供的最高額人民币100萬元的獎勵,知情群衆可以通過聯系成都市警察局完成舉報。
可以說,賞罰并舉,而且已經引起廣泛關注,這事兒至此就該告一段落了。
但是,似乎這次是直接奔着挑釁來了。
然而,公安和大疆4月25日剛發出的立案和懸賞,第二天就有人頂風作案。
■ 4月26日,下午18時許,成都雙流機場再次發生“無人機擾航”事件,共造成22架航班備降。初步定位肇事無人機在新津縣。
■ 4月27日,下午14時許,一架起飛中航班的機長發現有無人機擾航,位于機場西跑道北側。無航班返航或備降。
■ 4月30日,下午18時許,成都雙流機場再次發生無人機幹擾民航飛行事件。從18時13分至18時52分,成都雙流機場無航班降落,共造成10個航班備降。
于是,就有了開頭大疆方面的朋友給量子位的那3個字:水太深。
但TA似乎不能就此說太多,不過無論是微網誌還是知乎上,早已有了各種深入分析,正是所謂: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真心水不淺。
一句話總結各路觀點:如此黑飛屢禁不止,甚至敢于頂風作案,可能是跟有人或許受益有關。因為這件事的蹊跷性,顯而易見:
首先,對“飛友”沒好處,被抓到已然是法律問題,而且什麼樣的飛友閑來無事,專門跑到偏遠的機場附近去飛,而且還需要煞費苦心破解禁飛限制。
其次,是無人機廠商也不利,如果出于競争攻擊主要無人機品牌大疆,那這個方式簡直太蠢。如果一旦因為民怨出個高壓性法規,别說打壓大疆,可能大家都沒得玩兒,根本就是殺敵自殺的行為。
那這種“屢作不止”的行為,對誰有利呢?
微網誌上有幾位網友的評論有點意思:
@沉*樹 : 黑飛的人隻是想找個地方玩無人機而已,空曠地方那麼多偏偏到機場附近就知道有問題,而且媒體報道多次黑飛引發備降後還有人黑飛,而且黑飛的人警察一次次居然都沒抓到。。。
@穎*禾 : 會不會是有人想要把無人機危害帶入公衆視野,然後讓公衆讨厭無人機抵制無人機,然後間接逼迫無人機市場縮小,打擊無人機産業?畢竟中國無人機做的還是很好的。如果抵制無人機那麼這塊就很難做了。
@八***吃 : 有幸看過一部劇,叫《鐵線蟲入侵》,感覺不排除當中的異曲同工之妙,等着瞧吧,先投蟲,害得民不聊生,然後我再賣藥。同樣的,先黑飛,造成麻煩和恐慌,逼着國家管控,然後我再賣相關的管控産品。當然我說的不是dji,我說的是别的壞人。
果然,萬能的網友迅速通過分析找到了一家具體産品為“飛雲系統”的公司:成都福來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至于“飛雲系統”的官方解釋是:雲技術下的無人機即時空管服務,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及時準确的無人機飛行計劃報備、氣象情報、飛行資料監視、告警等服務,無人機飛行時所有動作變化,包括航迹、重量、高度、速度等都會被實時納入雲資料庫并存儲。
簡單來說,這個“飛雲系統”的主要是通過給無人機嵌入晶片,可以實作對無人機黑飛的監督管理。
但知乎網友通過檢索對比後發現,這個“飛雲系統”的廠商,很可能既當裁判又當參賽選手。
知乎網友“玩***機”還通過檢索對比,列出了幾個核心事實:
- 福來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是張偉。
- 福來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設計和實作了一套黑飛管理系統:飛雲系統。
- 張偉同時是四川省通用航空協會的秘書長。
- 四川省通用航空協會組織籌建了西南無人機服務中心。
- 張偉是西南無人機飛行服務中心的聯系人。
- 西南無人機服務中心使用的核心技術就是飛雲系統。
- 四川省通用航空協會對西南無人機服務中心的評價很高。即:張偉以秘書長的身份指導通路自己作為法人的公司,并對自己公司做的飛雲系統評價很高。
- 張偉還是民航西南空中交通管理局主任工程師、雷達專家。
- 成都機場多次遭到無人機幹擾,警方遲遲不能破案,而給警方提供逼停航班的黑飛無人機的位置資訊的是民航西南空管局的塔台雷達。
總之,各方面的矛頭都指向了這家公司。
還有網友說,這件事讓TA想起另一個新聞:《為了創業,他剪斷了大學宿舍所有洗衣機的電源線》。
還有想起更多的,量子位就不搬運了。
被知乎網友檢索确定後,輿論關注度迅速集中到了“飛雲系統”的直接關聯者張偉身上,後者則接受了澎湃采訪,并回應了核心幾個問題:
第一,飛雲系統的作用:近些年無人機行業的發展勢頭迅猛,“黑飛”現象頻發,應該有一套規範的監管體系出現,而飛雲系統可以為使用者提供及時準确的無人機飛行計劃報備、氣象情報、飛行資料監視、告警等服務。
第二,飛雲系統的利益相關者: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航空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成都福來鷹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共同研發完成,該系統也是西南唯一一家通過民航西南局、中國民用航空局飛行标準司準許并投入使用的無人機雲系統。
第三,既當裁判又參賽的問題:
張偉解釋稱,他于2013年創辦福來鷹公司,初衷是考慮到通航發展的巨大市場,并非專門開發“飛雲系統”。
此前他确實是福來鷹公司執行董事長,但現在已經辭去這一職務。他表示,這與他擔任四川通用航空協會秘書長并不沖突。
對于網友質疑張偉還任職西南無人機飛行服務中心負責人,借此推廣自己公司産品的說法。
張偉回應:該中心由成都郫都區政府、成都工業學院、中電科航空電子有限公司和四川省通用航空協會四方共建,且建設程式都經過民航西南局和中國民航局的批複,程式上并無問題。由于該中心需要一個實體機關來營運,而航空領域不同于一般的行業,對機構和人員的專業性要求較高,而他個人又是這個領域的專家,是以該中心由福來鷹公司負責整體營運。
此外,關于“西南無人機服務中心”具體涉及的業務,張偉稱:西南無人機服務中心給無人機企業或個人提供的服務包括辦理資訊登記,幫助申請飛行計劃,接受空域咨詢、以及提供飛行氣象資訊等,而目前這些服務都是免費的。
關于可能涉及牟利,張偉還解釋稱:“目前給無人機企業或者個人安裝飛雲系統都是免費的,為了防止使用者頻繁取用系統硬體子產品,使用者需要交納幾百元的押金,但退還子產品時押金也将退還。”
據澎湃報道,這位張偉還在采訪中聲稱:截至現在,為推進無人機體系管理“一分錢都沒拿”,四川通用航空協會的賬目“随時可以來查”。不僅如此, 去年他還為協會的工作“默默奉獻了近30萬”。
現在還沒有任何官方結論。
當然,對于目前的進展,也有另外一種看法:“能看到的背景不一定是真正的背景”。如果依照這個看法,水簡直要更深了……
說來也奇怪,雖然未造成實際重大後果,但短短兩周内,這個頻發發生在成都機場、事關航空安全、公衆安全的無人機黑飛事件…至今仍無絲毫進展。
八卦之餘,量子位必須說明下航空的高危性,且如果不知道無人機的危險性,那可以以“鳥撞飛機”來舉例:
根據動量定理,一隻0.45公斤的鳥與時速800公裡的飛機相撞,會産生153公斤的沖擊力;一隻7公斤的大鳥撞在時速960公裡的飛機上,沖擊力将達到144噸。高速運動使得鳥擊的破壞力達到驚人的程度,一隻麻雀就足以撞毀降落時的飛機的發動機。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鳥撞飛機是威脅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自1988年以來,由于鳥擊引起的墜機事故已經造成219人死亡。
在各種分析挖掘之餘,也有使用者提到,相關部門應該盡快出台精确地圖,進一步明示禁飛區以及機場淨空區域的相關資料。(完)
本文作者:允中
原文釋出時間: 2017-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