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演義中,華雄斬了很多諸侯戰将,曹操的武将為什麼不上呢?

溫酒斬華雄,算是關羽的成名之戰。他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卒,一躍成為名揚天下的大英雄。其實,真正殺死華雄的另有其人,他便是孫權的爸爸孫堅。羅貫中使用了乾坤大挪移,将孫堅的光輝事迹轉移給了關羽。

三國演義中,華雄斬了很多諸侯戰将,曹操的武将為什麼不上呢?

其實乾坤大挪移在《三國演義》應用比比皆是,這也是出于故事創作需要吧。《三國演義》是小說,不是當做正史來看。孫堅武藝超群、所向披靡。董卓平生唯一忌憚之人便是孫堅,論武藝,孫堅排在關羽之上,或能和呂布一較高下。

閑言少叙,進入正題吧!

且說十八路諸侯收到曹操讨董卓檄文後,浩浩蕩蕩集結到了洛陽,衆諸侯一緻推舉袁紹擔任武林盟主。一是因為袁紹長的帥;二是因袁紹家裡有錢。

袁紹陣營中,孫堅自告奮勇打頭陣。孫堅是個拼命三郎,作戰時,身先士卒,異常勇猛。作為帶頭大哥,沖鋒在前确實能鼓舞士氣,但是死亡機率很大,刀箭可不長眼。後來孫堅就死于劉表軍的亂箭之下,這是後話了。

董卓這邊,華雄毛遂自薦打頭陣。華雄是董卓麾下一員猛将,一米九幾的身高,倒三角肌肉男,手臂很長異于常人,具體有多長,參考杜蘭特。

三國演義中,華雄斬了很多諸侯戰将,曹操的武将為什麼不上呢?

第一仗,華雄小勝。濟北相鮑信怕孫堅奪了頭功,派出弟弟鮑忠領兵三千抄近道,跑到了孫堅的前頭,正遇華雄,華雄隻一合就砍了鮑忠。

第二仗,孫堅小勝。孫堅派出副将程普,華雄派出胡轸。還是程普更強,隻數合,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馬下。孫堅領兵沖殺至關下,華雄令人放箭,孫堅退回。

第三仗,華雄大勝。此戰需怪罪袁術,孫堅勢頭正盛,但糧草不濟。袁術作為後勤總指揮,出于私心,故意不送糧草。孫堅軍心大亂,這時華雄派人來劫寨,孫堅大敗。華雄斬了孫堅大将祖茂。

三國演義中,華雄斬了很多諸侯戰将,曹操的武将為什麼不上呢?

經此三仗,華雄自信心瞬間爆棚,大有天下之大,舍我其誰的氣魄。于是乘勝追擊,又吆五喝六過來讨戰。

這邊,袁紹折了兩陣,士氣低落,急需一場勝利提振士氣。于是讓各路諸侯派出悍将應戰。

第一陣,袁術派出俞涉出戰,隻撐住三合,被華雄站于馬下。

第二陣,韓馥派出潘鳳出戰,也隻是數合,慘死。

三國演義中,華雄斬了很多諸侯戰将,曹操的武将為什麼不上呢?

經此二陣,十八路諸侯聯軍士氣低落到了零點。這時候曹操暗暗心驚,他也想派出大将出戰,隻是這時候的曹操,勢單力薄,隻有區區幾千兵馬,難以和袁術、陶謙等相提并論,而且身邊又無良将,徐晃、典韋、張郃等名将此時還沒有歸附曹操。

曹操身邊隻有夏侯惇和夏侯淵兩個大将,還有曹仁、曹洪等本家兄弟,但這些人剛剛追随曹操不久,武藝稀松平常,作戰經驗不足,此時派出他們倉促應戰,無異于送死。是以曹操才選擇默不作聲。

三國演義中,華雄斬了很多諸侯戰将,曹操的武将為什麼不上呢?

士氣正弱之時,關羽報名應戰。這時候的關羽籍籍無名,他隻是劉備手下的馬弓手。劉備當時是什麼職位呢?隻是一個平原縣令,而袁紹是太守,級别差了很多檔,也難怪袁紹生氣,派一個馬弓手出馬,确實有損威嚴啊!

還是曹操慧眼識英雄,不僅及時替關羽化解尴尬,還替關羽溫了一杯酒。如此會做人,曹操不成功才怪呢。

三國演義中,華雄斬了很多諸侯戰将,曹操的武将為什麼不上呢?

關羽說,不忙。說罷,提刀而去。隻聽得鼓聲震天,這邊劉備心驚膽戰,這番二弟要是失敗了,我這老臉往哪擱啊!

片刻之間,關羽已提着華雄的頭顱,來到賬下,将頭扔在帳中,此時酒還溫熱。

英雄如此,實非常人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