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演义中,华雄斩了很多诸侯战将,曹操的武将为什么不上呢?

温酒斩华雄,算是关羽的成名之战。他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小卒,一跃成为名扬天下的大英雄。其实,真正杀死华雄的另有其人,他便是孙权的爸爸孙坚。罗贯中使用了乾坤大挪移,将孙坚的光辉事迹转移给了关羽。

三国演义中,华雄斩了很多诸侯战将,曹操的武将为什么不上呢?

其实乾坤大挪移在《三国演义》应用比比皆是,这也是出于故事创作需要吧。《三国演义》是小说,不是当做正史来看。孙坚武艺超群、所向披靡。董卓平生唯一忌惮之人便是孙坚,论武艺,孙坚排在关羽之上,或能和吕布一较高下。

闲言少叙,进入正题吧!

且说十八路诸侯收到曹操讨董卓檄文后,浩浩荡荡集结到了洛阳,众诸侯一致推举袁绍担任武林盟主。一是因为袁绍长的帅;二是因袁绍家里有钱。

袁绍阵营中,孙坚自告奋勇打头阵。孙坚是个拼命三郎,作战时,身先士卒,异常勇猛。作为带头大哥,冲锋在前确实能鼓舞士气,但是死亡概率很大,刀箭可不长眼。后来孙坚就死于刘表军的乱箭之下,这是后话了。

董卓这边,华雄毛遂自荐打头阵。华雄是董卓麾下一员猛将,一米九几的身高,倒三角肌肉男,手臂很长异于常人,具体有多长,参考杜兰特。

三国演义中,华雄斩了很多诸侯战将,曹操的武将为什么不上呢?

第一仗,华雄小胜。济北相鲍信怕孙坚夺了头功,派出弟弟鲍忠领兵三千抄近道,跑到了孙坚的前头,正遇华雄,华雄只一合就砍了鲍忠。

第二仗,孙坚小胜。孙坚派出副将程普,华雄派出胡轸。还是程普更强,只数合,刺中胡轸咽喉,死于马下。孙坚领兵冲杀至关下,华雄令人放箭,孙坚退回。

第三仗,华雄大胜。此战需怪罪袁术,孙坚势头正盛,但粮草不济。袁术作为后勤总指挥,出于私心,故意不送粮草。孙坚军心大乱,这时华雄派人来劫寨,孙坚大败。华雄斩了孙坚大将祖茂。

三国演义中,华雄斩了很多诸侯战将,曹操的武将为什么不上呢?

经此三仗,华雄自信心瞬间爆棚,大有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气魄。于是乘胜追击,又吆五喝六过来讨战。

这边,袁绍折了两阵,士气低落,急需一场胜利提振士气。于是让各路诸侯派出悍将应战。

第一阵,袁术派出俞涉出战,只撑住三合,被华雄站于马下。

第二阵,韩馥派出潘凤出战,也只是数合,惨死。

三国演义中,华雄斩了很多诸侯战将,曹操的武将为什么不上呢?

经此二阵,十八路诸侯联军士气低落到了零点。这时候曹操暗暗心惊,他也想派出大将出战,只是这时候的曹操,势单力薄,只有区区几千兵马,难以和袁术、陶谦等相提并论,而且身边又无良将,徐晃、典韦、张郃等名将此时还没有归附曹操。

曹操身边只有夏侯惇和夏侯渊两个大将,还有曹仁、曹洪等本家兄弟,但这些人刚刚追随曹操不久,武艺稀松平常,作战经验不足,此时派出他们仓促应战,无异于送死。所以曹操才选择默不作声。

三国演义中,华雄斩了很多诸侯战将,曹操的武将为什么不上呢?

士气正弱之时,关羽报名应战。这时候的关羽籍籍无名,他只是刘备手下的马弓手。刘备当时是什么职位呢?只是一个平原县令,而袁绍是太守,级别差了很多档,也难怪袁绍生气,派一个马弓手出马,确实有损威严啊!

还是曹操慧眼识英雄,不仅及时替关羽化解尴尬,还替关羽温了一杯酒。如此会做人,曹操不成功才怪呢。

三国演义中,华雄斩了很多诸侯战将,曹操的武将为什么不上呢?

关羽说,不忙。说罢,提刀而去。只听得鼓声震天,这边刘备心惊胆战,这番二弟要是失败了,我这老脸往哪搁啊!

片刻之间,关羽已提着华雄的头颅,来到账下,将头扔在帐中,此时酒还温热。

英雄如此,实非常人可比!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