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特寫:潇水護“鴨”人

作者:美食家的小眼睛

原标題:特寫:潇水護“鴨”人

新華社長沙12月26日電

新華社記者柳王敏

入冬後,在潇水之濱尋找中華秋沙鴨是曹建軍的“頭等大事”。他所在的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是候鳥越冬的主要棧道和栖息地之一,居于潇水雙牌段的日月湖國家濕地公園是中華秋沙鴨偏愛的“歇腳地”。

特寫:潇水護“鴨”人

2021年12月9日,曹建軍在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潇水畔拍攝中華秋沙鴨。

新華社發(蔣彥斌 攝)

“一年一約,像是等待老朋友,到了候鳥南飛季節,我幾乎天天都去找,直到看到它們來了,我的心就踏實了。”曹建軍說。

作為雙牌縣本地攝影愛好者,61歲的曹建軍在原機關從事攝影宣傳等工作二三十年,直到去年退休。他用鏡頭記錄着雙牌縣這些年的變化,跟中華秋沙鴨結緣是在2013年3月,那時候他作為雙牌縣“民間河長”,在一次巡河過程中,第一次發現了中華秋沙鴨。

“在潇水看到了幾隻‘水鳥’,跟平常看到的不太一樣,一下子就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曹建軍回憶說,後來得知這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我們異常興奮,同時感到保護生态環境的責任更重了。

特寫:潇水護“鴨”人

2015年1月22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潇水拍攝的中華秋沙鴨。

新華社發(曹建軍 攝)

雙牌縣是個“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區林業縣,近年來,在當地政府努力下,多年前因礦山開采、污水直排入河等導緻的生态環境問題日益改善,以生态觀光、鄉村休閑為主的旅遊經濟正加速發展。

中華秋沙鴨對栖息地水域環境要求極高,被稱作“鳥類中的大熊貓”、水域環境的“生态試紙”。2013年至今,中華秋沙鴨持續來到雙牌縣,曹建軍的鏡頭裡,中華秋沙鴨數量變多了,畫面也更加豐富。8年來,他總共拍攝了6萬多張照片。

特寫:潇水護“鴨”人

2021年2月14日在湖南省永州市雙牌縣潇水拍攝的中華秋沙鴨。

曾經,居住潇水附近的部分村民以打魚為生,漁網等漁具讓候鳥生存面臨威脅。随着長江十年禁漁計劃的推行,居于湘江上遊的潇水漁民陸續上岸,生态環保觀念逐漸深入人心。

進村入戶宣傳,增加巡河頻次,定期開展“淨灘”行動……退休後的曹建軍更忙了。“我們的護河志願者隊伍日益龐大起來,退休教師、熱心村民、社會義工等都來參加環保工作,共同守護中華秋沙鴨栖息地,也共同守護着我們的生态家園。”他說。

來源:新華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