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科技創意交融

文/羊城晚報記者 朱紹傑

圖/受訪者提供

從名家雕塑、國潮花燈到網紅裝置、生态堤岸,廣州海珠區琶洲島東部的“工美港創新中心”日漸成為市民前來參觀的網紅打卡點。位于園區中心位置的廣東工美藝博中心(以下簡稱“藝博中心”),更是其中的核心機構。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是廣東省工藝美術有限公司根據廣輕控股集團的戰略部署,在“工美港創新中心”突出打造具有工藝美術核心元素的“園中園”,以傳統工藝美術為核心,引入創新創業理念,打造形成展示——體驗——交易的工美産業生态鍊,成為助力“一帶一路”、粵港澳人文灣區、廣深科技走廊建設的重要平台。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科技創意交融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

正式營運不足一年,迎來“高光時刻”。2021年10月13日至15日,在出席第130屆廣交會期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佛山、廣州考察。在工美藝博中心,李克強走進入駐藝博中心的雙創企業,向創客們了解創意産品,詢問創業中有什麼困難。他說,普通人有上上智,大衆創業萬衆創新很重要的是衆多人參與雙創,三人成衆,更何況萬衆,聚衆智彙衆力能更好滿足人們日益多元化的物質和精神需求。

12月7日,“2021廣州文化産業園區系列榜單”在羊城創意産業園釋出,工美港創新中心入選“2021廣州最具價值文化産業園區10強”榜單;12月9日,由廣州社會科學院釋出的“2021廣州文化産業創新發展優秀案例彙編”中,工美港創新中心成為12家優秀案例之一,是其中唯一一個園區營運項目。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科技創意交融

鳥瞰“工美港創新中心”

創新和創業

這是一次厚積薄發。廣東傳統工藝美術有着悠久的曆史、高超的技藝和豐富多樣的風格,在全國處于領先地位,是廣東省文化産業的優勢項目。近年來,廣輕控股集團在促進工藝美術創新、發展文化創意産業、推動工藝美術文化跨界賦能方面作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廣輕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戴智表示,廣輕集團作為省屬文化企業和全省工藝美術文化龍頭企業,始終牢記推動嶺南優秀傳統文化傳承保護使命,緻力于促進文化創意産業與廣東工藝美術産業融合創新發展。作為工美港創新中心的核心機構,藝博中心就是其中代表。

于2021年1月正式竣工驗收投入使用的藝博中心,占地面積8000多平方米,目前引入了北辰青年、九五年動畫、金璃方等青年企業入駐。設有“廣東省博士工作站”、“廣東工美藝博雙創中心”,通過引進中青年工美大師、創新創業型企業入駐,共享創新創業空間,共同開展産、學、研、銷多元度合作。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科技創意交融

雙創項目負責人與工美大師于藝博中心召開讨論會

營運這一年來,藝博中心先後舉辦2021“工美季”活動、“匠心卓越——廣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研究員聘請暨研究員精品展”、第五屆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慶祝建黨100周年廣東百名工匠藝人優秀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動,凝聚行業創新之力,加速工藝美術文化推廣,推動廣東省工藝美術行業整體發展,讓生活展現藝術,令藝術走進生活。

傳承和創新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赓續中國共産黨的紅色文化是一代代工美人的初心與使命。中國共産黨百年的曆史經驗表明,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不愧為是中國精神之源,也是廣大藝術家創作的精神之源。

就此,廣東工美藝博中心舉辦《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廣東百名工匠藝人優秀作品大賽暨優秀作品展》。展覽圍繞中國共産黨百年風雨、百年奮鬥、百年輝煌的主題,以人物風采、時代風貌、民族傳統為主要内容,彙集了廣東各地獨具嶺南特色的陶瓷、織繡、雕刻、剪紙、硯台、紙紮、玉石、漆器、金屬、鑲嵌、琉璃等200多位工藝美術大師的1000多件優秀工藝美術作品。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科技創意交融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廣東百名工匠藝人優秀作品大賽暨優秀作品展》現場

傳承與創新是當下工藝美術發展的重要命題。2021年4月28日,廣東工美藝博中心推出《匠心卓越——廣東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研究員聘請暨研究員精品展》,在充分展示嶺南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更以當代語言探索傳承發展新道路,展現了架上美術與工藝美術的互相借鑒發展。

廣東省工藝美術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孔昭明表示,本次展覽以期在跨界融合方面引領工藝美術的發展。“一般來說,工藝美術是比較傳統的表現形式,近年我們緻力于使創作方向更貼近新的時代。”

特邀參展藝術家、廣東畫院院長林藍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展覽主題是‘匠心卓越’,‘匠’指的是技術問題,‘心’指的是藝術問題。一件好作品一定要有技術的難度,同時它也是一門藝術,也要回到情感表現。工藝美術是技術和藝術的高度結合,融合了技術的難度和藝術的高度、深度。我們在技術和藝術方面都要追求卓越。”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科技創意交融

藝博中心展覽現場

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的參展作品《廣州美人》是用漢白玉雕刻而成,表現廣州女性悠閑、美好的生活狀态,在材料方面獨具特色,同時具有較強的工藝性。許鴻飛指出,工藝美術的發展具有延續性和創新性,這需要工藝美術大師将自己的想法與時代結合,才能推陳出新,創作出表現時代的經典作品。

傳統與科技

藝博中心還緻力于工藝美術的普及和轉化,讓工藝美術與科技、設計跨界融合,邁向更廣闊的舞台。

7月21日,首屆灣區文創節在藝博中心宣布啟動。就介紹,灣區文創節聚焦新文創、新消費、新國潮三大主線,通過新工美以及新非遺的展示亮相,推動傳統工藝美術産業的行業合作和跨界衍生。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科技創意交融

工美港中的網紅裝置

近年,各種藝術門類互融互通,各種表現形式交叉融合,網際網路、大資料、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藝形式創新,拓寬了文藝空間。2021年12月16日,廣東工美藝博中心廣場開啟了一場“裸眼3D”的系列作品展演,把藝術創作“寫”在地上。

本次展演通過“裸眼3D”的形式,把傳統的内容與藝術融合在一起。參展作者研發出符合當下潮流、适應當下審美又秉持傳統行業精髓的展示内容,創作出含有國潮與科技感視覺風格的即現實又夢幻的視覺盛宴,可謂一次“藝術與科技的融合”實踐。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科技創意交融

“裸眼3D”效果圖

探索與效益

嶺南工藝美術博大精深、門類衆多,而現當代工藝美術在新時代裡創造新經典、達到新高度,這些藝術成就不僅需要學術價值的展現,更需要得到市場的積極回報。

8月14日,“中國工藝精品2021春季拍賣會”在藝博中心舉槌。該場拍賣會的拍品創作者皆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等業界精英,如陶瓷微書大師王芝文、廣彩大師翟惠玲、陶塑大師楊銳華等,可謂群英荟萃。

拍賣會參與競拍的拍品共156件,品類豐富多樣,包括廣彩、玉雕、木雕、手拉壺、牙雕、陶塑、端硯、刺繡、剪紙等,最終落槌金額約550萬元人民币,成交拍品79件,成交率超過50%。

廣東工美藝博中心: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科技創意交融

“中國工藝精品2021春季拍賣會”現場

工藝美術品拍賣往往是各大拍賣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較少以專場形式集中呈現。舉辦工藝美術精品拍賣,是主辦方在推動行業市場良性發展上的一次富有創造性和探索性的嘗試。

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工藝美術精品拍賣,旨在探索工藝美術拍賣的新路徑,為行業發展開辟二級市場的新管道,進而推動工美文化與産業跨界融合,提升了工藝美術行業的文化影響力和文化附加值。(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闊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