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繕工藝為淄博陶瓷産業再鑲“金邊”

金繕工藝為淄博陶瓷産業再鑲“金邊”

原标題:《金繕工藝為淄博陶瓷産業再鑲“金邊”》

中國陶瓷史已經有數千年的曆史,陶瓷自古以來便在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大的角色,但陶瓷易碎的特性使得很多高價值的器物因殘缺破損而被丢棄為“廢棄物”,是以修複就顯得尤為重要。

“金繕”工藝是後期從日本傳入我國的一種修複工藝技術,我國雖在七千多年前就使用大漆,且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學會用漆來髤飾物品,且古已有之以金銀來裝飾器皿。

“金繕”工藝作為陶瓷修複工藝文化中的一部分,主要功能是将破碎瓷器修複還原,其中最主要的材料是大漆,而大漆是中國漆藝文化發展的見證者和中國優秀藝術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金繕”作為瓷器修複工藝中的一員,它的傳承與發展對古陶瓷修複、現代藝術品修複、陶瓷藝術設計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響與作用。在物質生活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金繕”工藝需要在傳統手工藝修複的核心本質下,迎合現代化陶瓷藝術的審美價值需求,推陳出新。

“金繕”的實用價值在于對瓷器本身的修複功能,而“金繕”工藝應用于現代陶瓷藝術設計更是将破碎瓷器在修複的基礎上轉換成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工藝美術品,它是在工藝表現形式和修複理念之上的藝術表現語言多樣性探索與創新,在融會貫通中從單一的為“修複”而修複轉向為作用于現代陶瓷再創造的形式内涵,建構以現代藝術品創作設計為導向的漆藝“金繕”工藝以及作用于現代陶瓷創新的表現形式語言,契合當代審美特色進而突顯漆藝“金繕”工藝的美感與情趣,獲得美學意義上的“無常”之美。

以“繕補生命,修複藝術”的工藝理念,概括出“金繕”修複工藝所特有的工藝特色和價值。并由此出發,以中國傳統經驗意識審美、傳統造物的“形而上者謂之道”的角度分析研究“金繕”工藝的審美價值,結合對考古修複、現代陶瓷藝術品創作與設計的意義與影響。

通過考察“金繕”工藝的工藝現狀及問題,在現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結合工藝現狀與審美意識發展文化認同感,以及從工業文明的人文情感需求中獲得新的發展機遇,在實踐中從現代陶瓷藝術設計與傳統“金繕”修複領域的角度探索“金繕”工藝的研究發展之路。

“金繕”工藝的特點原本是以解決陶瓷破損修複與裝飾的一種工藝技法,對破損的陶瓷再生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使用大漆作為粘合劑,輔之以金箔、金消粉裝飾,修複後的器物無論是在手工藝藝術情感上還是視覺美學效果上都是獨具一格的。但随着現代社會的發展,

人們物質文化發展水準的提高,促使人們對精神世界的需求不斷加強,“金繕”工藝與“陶瓷藝術”都遇到了一定的瓶頸期,“金繕”工藝的傳統化與“陶瓷藝術”需求不斷突破和創新發展的渴求,使得新形式的創新成為突破的方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