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天生就是這裡的‘蟲’。”
這是魏三19歲,唢呐師傅第一次聽過他唱二人轉後的評價。
天賦确實存在,如果再配上勤奮,指不定哪天就能讓你出人頭地。
魏三從一個草台班子的民間藝人,到之後紅透東北半邊天,
就是靠着喜歡和努力一步步走來的。

1971年,魏三出生在吉林扶餘的鄉下。
他本名魏武才,在家裡是老兒子,上頭還有倆哥,是以排行老三。
在魏三的記憶深處,村裡農閑或者逢年過節,最大的娛樂活動就是唱戲。
東北的戲,自然就是二人轉。
小的時候,他沒少在演出的土台子前跑來跑去。
稍稍年長,他除了去看熱鬧,也漸漸開始注意演員在台子上唱什麼。
漸漸地,他越來越喜歡聽二人轉。
有時候哪怕是鄰村有演出,他也會一個人跑出去看。
通常演出完畢都是夜裡十一二點,他也敢一個人順着土路回家。
正是這種愛好,算是魏三接受的二人轉的啟蒙。
他小時候淘氣又貪玩,直到9歲的時候,母親才送他去學校。
校長一看到他便笑着說,淘氣的老三終于來上學了,能識得100個數嗎?
面對校長的提問,魏三一點都不怕。
有的孩子會害羞,魏三沒那種感覺。
他直接告訴校長,我隻認識50個。
校長跟他開玩笑,連100個數都不識得,先回家識得了再來吧。
魏三還當真了,轉身就往外跑。
校長在後面喊他,逗你玩兒呢,趕緊回來。
一旁的母親也沒能拉住他。
就因為太倔,魏三又在外面玩了一年,10歲之後才上的國小。
雖然上學遲,但是魏三學習成績還不錯。
國小讀完接着考上了國中,但剛剛開學便被學費難住了。
回家去拿錢,母親問他,學費要多少?
60塊,魏三告訴母親。
母親翻箱倒櫃,告訴他錢不夠,我出去給你借。
聽到這句話,魏三的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兒。
過了一會兒,母親也空手回來了。
問了左鄰右舍,也沒有借到。
魏三在心裡打定了主意,不願再給家裡增加負擔,就中途辍學了。
回家之後的魏三和父母一樣,當起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
如果他沒啥子夢想,也許等幾年成個家生個兒子,一輩子也就這樣過去了。
偏偏他心底還想着二人轉,沒事了還跟着哼哼兩句。
在大哥結婚那年,魏三的轉機來了。
那時家裡請了二人轉來演出,村裡人就慫恿魏三。
平日裡經常看你唱,現在有樂隊了,看看你到底能不能唱。
魏三還真就唱了,一出口,就把吹唢呐的師傅鎮住了。
那師傅問他多大了,魏三說自己19歲。
師傅就去找到魏三的母親,說這孩子天生就是這塊的“蟲”。
得到唢呐師傅的肯定,魏三的心裡當然美滋滋的。
畢竟,平常在村裡唱,很多人隻是起哄,而這次是專業人士的評價啊。
但高興歸高興,大人卻不為所動。
二人轉說好聽點是民間藝術,說難聽點就是走街串巷的戲子。
一個唱戲的戲子,能有啥前途?
但是魏三就不一樣了,被唢呐師傅肯定過之後,他想出去找個師父正式學二人轉。
家裡人聽了魏三的理想,堅決不同意。
尤其是魏三的父親,非常反對兒子做這行。
但是魏三從小就倔,自己認定的事情,不會輕易更改。
他于是跟父母不辭而别,偷偷跑出去學藝了。
慕名找到一個唱二人轉的老師,說明來意,師父也同意收他。
但是魏三自己卻過意不去。
師父家裡太窮了,身邊再跟自己這麼一個半大小子,肯定有不少麻煩。
于是,僅僅呆了四天,魏三讓師父給他寫了一個條子。
推薦他到三岔河二人轉劇場。
魏三說了,隻要能讓他免費看戲,他在劇場裡幹活打雜就行。
劇場的老闆倒也賣師父的面子,允許魏三在劇場留下來。
就這樣,他白天晚上的都在劇場看戲,平常給劇場當雜工。
看了一段之後,魏三又想拜其中一位師傅學藝。
老師傅很痛苦,一番思慮後,答應收下魏三。
在拜師後的第二天,魏三就被師父推上了舞台。
原來那天演出的時候,恰巧一個演員頭天喝醉了酒,根本沒辦法登台。
缺人,師父隻能讓他上台頂替。
沒想到魏三還真就大大咧咧答應了。
師父問他會唱什麼?魏三說自己會唱《劉伶醉酒》,但是隻會一半。
師父說沒事,有其他演員在旁邊幫襯着,隻要敢上台就行。
演出獲得了師父的肯定。
用魏三自己的話說,當時自己就是膽大臉皮厚,是以才敢登台。
而對一個演員來說,豁得開臉皮恰恰是能登台表演的基礎。
師父告訴魏三,之後去外地演出,會帶上他的。
就這樣,魏三跟着師父,跟着這個二人轉的班子,到各地去演出。
那時候他還是學徒,大部分時候都是在班子裡打雜。
演員們白天和上半夜演出,魏三就後半夜學戲背台詞。
就在跟着師父四處演出的時候,家裡卻突然傳來了父親去世的消息。
魏三回家奔喪,他在父親的墳前暗暗發誓,既然選擇了這一行,就一定要混出個樣子來。
離别了家人,接下來的日子,他還是跟着師父這個班子四處演出。
學習期間,師父告訴他,你學藝太晚,唱戲的那些翻跟頭、壓腿等基本功,你都學不了了。
師父告訴他,隻要把戲劇的範式學好,然後把唱功練好,這對你來說就已經很不錯了。
于是,魏三苦練唱功,而後再憑借自己出色的演出技巧,漸漸獲得了觀衆的認可。
那個時候,他一個晚上的演出勞務費是40塊。
雖然是草台班子,但彼時他們主要以唱為主,更像是傳統的戲劇班子。
二人轉中那些插诨打科的包袱,隻是在劇情中偶爾穿插一下,不會專門拎出來表演。
如果演員在台上說笑話逗悶子而不是唱,台下的觀衆還不樂意聽。
但有時候,魏三在台上冷不丁來一段說口,台下的觀衆反倒愛聽。
用魏三同僚們的話說,台下的觀衆都“慣着”他。
就這樣,通過幾年的表演和學習,魏三掌握了紮實的基本功。
23歲那年,師父對魏三說,你該找個對象了。
唱二人轉這一行,很多演員都是夫妻搭檔。
師父卻告訴魏三,你不要直接在這行裡找,
回家去找個對象,然後帶她過來,師父教你們倆,這樣就能慢慢在一起了。
魏三于是回了趟老家,很快經人介紹,在鄰村找到一位願意學唱戲的姑娘。
于是魏三帶着姑娘回了班裡。
師父教得快,姑娘學得也不慢。
很快,兩個人就能一起登台演出了,而且台上師兄妹倆配合的也很默契。
可是倆人相處下來卻發現,雖然工作上能配合默契,但生活中兩個人不是一路性格。
勉強相處了半年多的時間,兩人就分手了。
分手之後的魏三,眼界反倒高了,他想給自己找個城市姑娘。
那時候在松原市裡演出,經常能看到一個姑娘在台下看戲。
時間久了,魏三漸漸看上了這個姑娘。
但是農村人骨子裡的那種自卑,還是不敢讓他主動去接近姑娘。
于是魏三就耍了一個心眼,他用自己的唱功,一點點去試探姑娘的心思。
這樣一來,兩個人便正式開始相處了。
不過女孩的父母不同意兩個人交往,是以在接下來三年時間,兩個人是地下戀情。
26歲那年,兩個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魏三依舊沒敢告訴嶽父,自己是唱二人轉的。
有一天,嶽父突然說要看二人轉,魏三隻好硬着頭皮陪着他們去。
台上都是自己的同僚在唱,魏三也假裝坐在下面看。
等到該他上台的時候,沒辦法,隻能從台下來到背景,換上戲服打扮一番,他上場了。
台下嶽父一看,這不是自己女婿嘛。
魏三也沒轍,隻能繼續硬着頭皮唱了一出《包公賠情》。
這一唱,嶽父似乎被鎮住了。
演出結束後,嶽父喊他,走,咱爺倆喝一杯去。
至此,嶽父才算真正認可他了。
事業穩定,家庭也有了,按理說魏三沒有所求了,
但他心底還想着能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平台。
28歲那年,他去了長春。
來到省城後,魏三才發現現在的二人轉變化太大了。
除了在傳統的劇場演出之外,演員有時候還要到夜總會去演出。
魏三沒有這種經曆,第一次被派到夜總會演出的時候,
他被台下的觀衆起哄和謾罵整整25分鐘。
他明白,必須要做出轉變了。在夜總會不能唱戲,而是要說,要演。
于是,他買來一摞又一摞的笑話書看。
原本魏三就有自己的表演力,通過改變,他很快在新的表演方式中站住了腳。
正是在新的表演風格的促使下,他在後來創作了獨幕喜劇《傻男人與壞女人》。
誇張滑稽的表演,機智幽默的語言,很快讓他的表演火爆起來。
有人覺得他這表演不錯,僅僅在劇場裡演太可惜了。
有音像商人就把他的演出錄下來刻成了CD光牒。
一時之間,大街小巷、汽車上,哪兒都能看到魏三的CD光牒。
魏三于是大火,可以說火爆東北,他成了比肩趙本山的新喜劇明星。
魏三聽音像商講,當年這張光碟,賣出去六千多萬張。
魏三火了之後,很多人開始來找他商演。
當時,他演一場的勞務費是300塊。
而商演給他開出的價格是3000,後來又漲到了5000。
迅速走紅的魏三,已經飄了,甚至還傳出即将登上2005年的春晚。
然而在2005年11月,卻傳出了魏三在車站毆打交警的事件。
當時,魏三仗着人多動起手,還将交警打成了輕微腦震蕩。
随後,魏三被治安拘留15天。
但可能是因為要上春晚,魏三在拘留所被關押了6天後就被釋放。
而在當年的春晚上,魏三确實同李詠、孫小寶表演了獨幕喜劇《明日之星》。
2007年,魏三在哈爾濱開辦了一所藝術學校。
他希望能夠培養出合格的演員,
是以在第一期的招生中,一百三十多人,最後被他砍掉了五十多個。
很多家長說不介意孩子在學校學得怎麼樣,但是魏三說,他介意。
因為國中就辍學,是以魏三很清楚文化的力量。
除了專業課程,他還讓學生們學習文化課。
開辦學校之外,他其後又在哈爾濱創辦了一個二人轉劇場。
這個當年從鄉野間草台班子走來的藝人,總算用自己喜愛的藝術,在城裡站穩了。
在魏三看來,真正的二人轉,應該有着獨特的東北風格。
過去在農村唱,觀衆就是來聽戲的;
而現在二人轉進了城,雖然閱聽人變得更多了,但不少人其實就是去看熱鬧的。
這讓魏三很無奈,他覺得二人轉早已變味兒。
是以在他學校的學生,必須要有唱功,如果不會唱,那還算什麼二人轉演員。
火了之後的魏三,曾經也跟趙本山見過幾次面。
因為時間和工作上的各種原因,他一直未能拜趙本山為老師,成了最大遺憾。
魏三火了之後,大量的二人轉演員把魏三當成榜樣,希望能夠複制他的成功。
但是魏三卻認為,之後很難再出現像他這樣的人了。
自己當年是靠着CD光牒火起來的,但現在随着網際網路的出現,音響市場早就不存在了。
再有,他覺得現在很多演員都太浮躁,剛踏入圈子裡就想出名根本不可能。
魏三說自己火起來之前,在長春的演出就是4年,還不要說以前在鄉下各地的演出。
正因為有群衆市場,是以隻要有一個機會,就可能迅速走紅。
然而在2015年,魏三又傳出為他人提供毒品。
警方在傳喚魏三的時候,也對其進行了尿檢,結果呈陰性,說明魏三短期内自己沒有吸毒。
不過魏三承認,他給别人提供了毒品。
随後,魏三被拘留五天。
兩次入獄的經曆讓魏三背上了污點,
也注定了他難以成為主流藝人,事業也一落千丈。
2016年,魏三帶着女兒一起參加了《笑傲江湖》。
但并沒有取得好成績,這一年他還成立了自己的魏家班。
但此時他覺得光靠自己的能力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年,魏三拜潘長江為師。
但潘長江卻沒有為他提供任何機會。
眼看着自己的計劃失敗,魏三轉身又當起了網紅直播賣貨。
魏三還假裝顧客至上的模樣,直言要開除徒弟,
誰承想,卻被網友嘲諷,劇本痕迹太重。
為了炒作,魏三還直播給母親過生日。
母親依舊住在破舊的平房,家裡的家具都是破破爛爛的。
而魏三衣着光鮮,自己的豪宅每一件家具都價值不菲。
這樣的作秀,再次讓網友指責把孝順當作秀。
可以說,魏三的所作所為和藝術家已經相差甚遠。
如果當屬拜師趙本山,也不至于走到今天這個結局。
不過話說回來,一個無學曆、無背景、無資本捧的“三無人員”,
全憑自己的演技和多年演出積累的群衆基礎走紅,
魏三的人生,又充滿了濃郁的草根逆襲和勵志的味道。
就如他自己所說,這種成功其實不太容易複制。
因為中間充滿了無數種不确定性。
但無論如何,他的逆襲之路還是能給很多人帶來精神上的慰藉。
隻要心中有夢想,并朝着自己的夢想一步一個腳印踏實去做,
雖然不一定能取得重大成就,但多年以後肯定不會心懷遺憾。
這就是魏三的成功之道,也是無數像他這樣的草根人士的奮鬥模式。
文|二十二
圖檔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