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下一刻死亡和下一刻活着,是機率同等的假設

下一刻就死,和下一刻仍然活着,其實是機率同等的假設,可是人們都隻是為了活得更好而勤奮地積累錢财,鞏固地位,經營感情,呵護身體,卻對另一件同樣可能發生的事置之不理。

——《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下一刻死亡和下一刻活着,是機率同等的假設

文:希阿榮博堪布

人們總會抱着僥幸心理,覺得那些絕症、災難什麼的不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可是,如果你去醫院,看看那塞得滿滿的病房診室,病患之衆多一定會讓你驚訝。而那些病人當中,一定有跟你年紀相仿的,或者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曆,差不多處于同樣的人生階段,面對相似的壓力和問題,如果他們被疾病擊倒,同樣的疾病為什麼一定不會襲擊你?其實那些病人在被查出疾病前,大概也都認為自己會比别人更幸運,發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但這種假設卻是沒有多少依據的。

一旦事實與自己所想的不一樣,便憤怒、委屈,一再質問:“為什麼是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無辜的一個人。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對生活的态度:順利的時候,沉浸在一廂情願的假想中,相信一切都會如己所願永遠好下去,任何變故,都是意料之外、難以接受的。

然而,這種态度既不能留住美好的時刻,也不能阻止變故的到來,隻是讓我們脆弱而固執己見,以至于再大的變故也很難讓我們警醒:是否一直以來自己對生命的看法太片面,對待無常太過草率、自負了?

除了因病而緻的死亡外,每年因為交通事故、自然災害、工作生活裡種種意外而喪命的人,也很多。仔細想想每個人日常每一天的生活,說“危機四伏”其實一點兒也不過分。

下一刻就死,和下一刻仍然活着,其實是機率同等的假設,可是人們都隻是為了活得更好而勤奮地積累錢财,鞏固地位,經營感情,呵護身體,卻對另一件同樣可能發生的事置之不理。一旦死亡降臨,有什麼能給我們以救護和依靠呢?錢财、地位、感情、身體這些,能幫上多少忙?

——希阿榮博堪布《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

下一刻死亡和下一刻活着,是機率同等的假設

【我們的心靈是一畝田,播種什麼、收獲什麼。現代生活帶來了豐富的物質享受,卻讓我們的心田前所未有地幹涸荒蕪,擁有得越多,越浮躁空虛。《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結合傳統禅修方法,有針對性地探讨了在現代社會中如何以正确的方法去實作身心輕安,像一盞燈,指引我們發掘内心的安樂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