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降價!折疊屏手機有點火,是時候入手了?業内人士建議“再等等”

最近,折疊屏手機有點火。一系列新品密集釋出,價格也下降至萬元以内。2021年12月15日,OPPO推出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Find N,售價7699元起。12月23日,華為釋出折疊屏手機P50寶盒,售價8988元起,完成了Mate和P系列折疊屏手機雙線布局。

在當下成熟的智能手機市場,折疊屏手機是很好的營銷熱點,打破了“千機一面”的狀态。折疊屏手機真的“香”嗎?當下值不值得買?帶着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

主流品牌齊聚

2021年末,折疊屏手機迎來了又一次升溫,主流手機品牌幾乎齊聚這一新賽道。除了早已入場的三星、華為等品牌以及最新入場的OPPO,2021年3月,小米也釋出了折疊屏手機MIX Flod。此外可以确定的是,vivo和榮耀很快也将推出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

賽迪顧問數字經濟産業研究中心總經理劉旭介紹,從折疊屏手機的市場佔有率來看,目前華為占據了國内市場近七成份額,三星、小米等位居其後;在國際市場,預計2021年三星的市場佔有率仍将在80%左右,牢牢占據着全球市場的龍頭地位。

為何折疊屏手機突然火了起來?“這是智能手機發展遇到産品瓶頸後推出來的新概念。”艾媒咨詢集團CEO張毅坦言。

劉旭認為,從市場看,智能手機市場疊代節奏不斷加快,但技術的飛躍性進步需要時間,手機廠商迫切追求高度差異化的設計。拿出超前并被使用者接受的産品,成為手機廠商引領未來的重要因素。如同當年的全面屏,折疊屏自帶“流量”,是現階段非常好的營銷點。

從手機廠商看,如今各大手機品牌都在追求高端化。為了突破價格檔位,以前比拼的是晶片、拍照功能、螢幕尺寸和重新整理率,但現在除了高端晶片,其他技術已在低端機型上普及應用,難以再支撐手機品牌“段位”的提高。于是,折疊屏技術成為手機品牌“秀肌肉”的重要手段,加之折疊屏手機的定價較高,也成了“高端”的代名詞。

降價!折疊屏手機有點火,是時候入手了?業内人士建議“再等等”

多款國産柔性折疊屏亮相上海。龍巍攝(中經視覺)

從使用者需求看,電子消費産品使用者一直追求通過更小的體積享受更多的功能,尤其是在視訊、遊戲等大屏應用面前,使用者對螢幕尺寸的需求沒有止境。折疊屏手機的推出滿足了這一需求,或将成為智能手機演進的方向。

“各大手機廠商聚焦發力折疊屏,其深層次原因是手機自身的發展趨勢。”衆誠智庫進階分析師王彬表示,手機正朝着無孔一體化的趨勢發展,而“折疊屏”這一産品形态正是手機廠商突破手機外觀和功能限制的一種嘗試。在折疊屏下,手機功能被放大,有了更豐富的應用場景。

新折疊屏有何新意

其實,折疊屏手機并不是第一次火了。2019年2月21日,三星全球首發量産折疊屏手機GALAXY Fold。緊接着,華為也釋出了旗下首款折疊屏手機。一時間,手機巨頭們紛紛表示正加緊布局折疊屏手機。但當時,許多專家認為國内“柔性屏”生産技術尚不成熟。時至今日,折疊屏手機仍面臨兩大瓶頸,即螢幕材料和鉸鍊工藝,使用者反映的痛點主要集中在螢幕折痕、顯示故障、折裂等,這也是目前折疊屏手機仍較為小衆的重要原因。

“折疊屏手機重新升溫與供應鍊和技術的進步有很大的關系,目前這兩大瓶頸均有所突破。”劉旭以新釋出的OPPO Find N手機為例分析,其在鉸鍊方面,采用的是我國自研的精工拟椎式鉸鍊,在實作貼合的同時可以多角度無級懸停,基本實作了無縫隐痕折疊效果;在螢幕材料方面,采用的是全新12層複合結構和UTG超薄柔性玻璃,相比傳統的折疊屏,有更強的抗穿刺能力,耐用性增強。同時,在軟體方面,近兩年各大品牌折疊屏手機的軟體适配程度也顯著提升,互動操作和多任務處理均已實作。

在軟體适配度提升上,華為更為突出,其最新釋出的首款縱向折疊屏手機P50寶盒,除了折疊形态的創新,搭配的鴻蒙系統是一大亮點。記者在現場展示時看到,在該手機界面中,手機圖示位于中心位置,其他鴻蒙生态裝置懸浮圍繞在四周,隻用按住裝置圖示向手機圖示輕輕一拉,就能成功連接配接,大幅提升了多裝置互聯體驗的便捷性。

降價!折疊屏手機有點火,是時候入手了?業内人士建議“再等等”

顧客試用華為P50 pocket折疊手機。王岡攝(中經視覺)

“與初期相比,如今的折疊屏手機技術已經有了較大突破。現有的折疊屏手機鉸鍊采用的是多角度懸停折疊技術,能夠靈活開合,其搭載的磁力支撐系統讓裝置在完全折疊時也確定安全;柔性屏的主要材料從耐磨性、耐熱性到透光性,都比上代有質的飛躍,在提高螢幕可靠性的同時也能帶來更好的顯示效果。”王彬說。

主打禮品市場

折疊屏手機這麼香,是時候入手了嗎?專家們建議再等等。

“折疊屏手機的産品成熟度還有待提高,價格仍然偏高,它是不是智能手機産品更新的确定方向也有待探索。我們的調研資料顯示,目前折疊屏手機的主要市場是禮品市場。”張毅說。

劉旭認為,折疊屏手機産品成熟可能還需要兩年的時間。從市場競争格局來看,目前蘋果、vivo等主流手機廠商尚未入局,小米、OPPO等廠商的市場佔有率還較小,三星、華為這兩大主流廠商也仍在不斷提升技術和工藝,以克服使用者體驗痛點。這顯然不是一個成熟産品應有的市場形态。同時,目前主流手機廠商推出的折疊屏手機價格仍在8000元左右甚至更高,距離價格親民化還有空間。

折疊屏手機何時能再降價?專家認為,随着更多手機廠商加入,推動折疊屏手機市場更加活躍之後,折疊屏手機價格會進一步降低。綜合來看,待未來産品成熟、消費者具有更加多樣化的選擇時,才是最好的入手時機。

降價!折疊屏手機有點火,是時候入手了?業内人士建議“再等等”

三星展台的折疊屏手機。李任滋攝(新華社)

劉旭表示,根據目前折疊屏手機的定價檔位和電子産品的市場規律判斷,降價是必然的,但不會很快,預計明年折疊屏手機還将以高端市場為主。目前,折疊屏手機的量産規模還不夠,技術仍在探索,還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随着柔性屏産能的逐漸釋放、成本的持續降低及技術的不斷成熟,折疊屏手機價格将會迎來較大幅度的下降,建議沒有特殊需求的普通消費者到那時再入手。

折疊屏手機整體市場規模并不會太大。劉旭分析,2021年全球折疊屏手機市場規模有望達到800萬至900萬台。随着蘋果等更多實力廠商的入場、供應鍊的成熟以及需求端的爆發,到2023年預計折疊屏手機市場規模或将沖刺3000萬台。雖然與整個手機市場的體量相比,折疊屏市場微乎其微,但在三星、華為等品牌的引領下,折疊屏手機市場已經完成了消費者培育,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甚至追捧這一産品。

“國内折疊屏手機市場預計隻有百萬數量級的需求,因為折疊屏手機本質上還是手機廠商的探索和嘗試,以低頻的使用需求來換取産品形态的突破。盡管折疊屏存在一定的缺陷,但廠商們在這種産品形态上積累的技術并不會随之流失,一定會成為未來各類電子産品形态的重要組成部分。”王彬說。

來源:經濟日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