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流水,昨日翩翩少年,如今已步入中年,人到中年擁有了很多東西,也失去了很多東西。
都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到底立的是什麼,又不惑什麼、又知道些什麼,很多人并不明白。
其實三十而立并不是簡單的立業,而是經曆了三十載人生,應該已經總結出一套自己的思想與價值觀,讓自己可以更好地立足于這個世界。

不過古人往往步入社會較早,現在很多人30都還在讀書,很多人20多歲跟小孩沒什麼差別,現在人多而立之年估計要大大延後。
後面的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是類似的道理,經曆了很多事情,慢慢就能看穿一些事情的本質,是以就不再疑惑了。
這種不惑随着時間的積累,最終量變産生質變,這便是知天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明白了自己為什麼而活。
當内心有了寄托,心就不再迷茫,當一個人看透了人間的繁華和落寞,也就多了一份淡定與從容。
其實,人到中年最需要學會的就是“拒絕”二字,因為拒絕也是一種選擇,是一種變得更好的選擇。
有時候明明是對方來求自己辦事,自己隻是好心幫個忙而已,而且對方連一點好處都沒有給自己。
結果最後辦好了沒有半點感激,要是辦不好還落得不少埋怨,最後成了自己虧欠别人一樣。
雖然聽起來感覺很魔幻,但這樣的事情真的太多了,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就是很多人根本不懂得拒絕别人。
要知道這個世界很多人并不欠對方,别人幫忙是情分,要心存感激,對方不幫忙也不能埋怨對方。
拒絕并非十惡不赦,拒絕隻是一個選擇,一個遵從自己内心、尊重自己的感受,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選擇。
人到中年,大家身上的擔子都很重,都是上面有父母需要照顧,下面有孩子需要撫養的局面。
一天不努力去賺錢養家,可能明天飯都吃不上,或許有些人覺得這很誇張,但生活其實更加魔幻。
在這個年紀,大家能把自己的日子過好,自己能辦的事情就盡量自己辦,不要輕易去麻煩别人,大家都不容易。
于是有人要說,你這不是教大家各掃門前雪嗎?這樣未免有些太自私了。
但到底是各掃門前雪,還是有人想占小便宜,每個人的心裡都有屬于自己的答案,但求無愧于心就好。
如果你不懂得拒絕,不但自己會活得很累,自己的身邊人也會跟着活得很累 ,生活毫無幸福感可言。
有些人不懂得拒絕純屬好面子,自己其實沒多大學事,但就是喜歡出去吹牛,搞得自己多大能耐一樣,什麼事情都攬過來。
如果不懂得放下面子,最終隻能自讨苦吃。
還有一些人就是臉皮太薄,不懂得怎麼拒絕别人,或者不好意思拒絕别人,最終白白多了很多煩惱與負擔,還可能被道德綁架。
真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當然,不管是臉皮太厚還是臉皮太薄,其實都有些過于極端了,能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好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希望大家但行好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