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猛将薛孤延,高歡對他的評價是,薛孤延敢與天鬥

在南北朝時期,名人輩出,猛将如雲。對于這段曆史少有流傳的原因,是因為這個時間段是漢人在有史以來最艱難的時期。五胡亂華以後,中原大地長期處于戰争的陰雲籠罩之中。有戰争就有傷亡,多個少數民族政權的成立,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排斥漢族。

薛孤延原本是代州人,生于北魏末期,在那個年代,生存才是最重要的。是以年紀輕輕的薛孤延為了适應那個年代的生存環境,練就了一身武藝。薛孤延為人果斷勇敢,在六鎮起義爆發以後,薛孤延和好友王懷參加了韓婁的起義部隊中。

韓婁此人膽小,他起義成功,完全是因為他曾是葛榮部下的原因。在韓婁剛起義時,聚集了上萬人,這些人中就有王懷、薛孤延。北魏朝廷便派了都督侯淵前來讨伐韓婁,侯淵帶了七千人的軍隊,在行軍路上就開始放出風聲說帶了幾萬大軍前來鎮壓韓婁起義。

猛将薛孤延,高歡對他的評價是,薛孤延敢與天鬥

韓婁果然上當,當時薛孤延等人主張突襲侯淵,韓婁不同意。薛孤延随即與好友王懷等人商量,如果不主動出擊,那麼接下來就隻有失敗。韓婁不值得大家為他買命,與其等着朝廷大軍攻破城池,還不如突襲韓婁,歸順朝廷。這事被一個小兵知道後,偷偷告訴了韓婁的心腹乙弗醜。

乙弗醜立馬帶兵前來抓人,薛孤延等人知道計劃失敗,帶領本部人馬大戰乙弗醜。薛孤延勇猛,乙弗醜不敵,隻能眼睜睜的看着薛孤延等人突圍出去。薛孤延、王懷等人投降了北魏,與侯淵一起讨伐韓婁,韓婁戰敗逃跑。

爾朱榮身邊的行台劉貴,與薛孤延等人也是舊相識。劉貴知道薛孤延有勇有謀,于是向朝廷推薦人才,說白了就是給爾朱榮推薦。劉貴本來就很受爾朱榮的青睐,劉貴親自推薦,那肯定是沒錯的。于是朝廷任命薛孤延為領兵都督,加征虜将軍。

爾朱榮死後,薛孤延歸屬爾朱兆統領。在好友劉貴、王懷等人準備投奔高歡的時候。幾人一拍即合,領兵前去投奔高歡,于是參加了高歡在信都起義的計劃。

幾次和爾朱家的對戰,薛孤延總是身先士卒,高歡升任薛孤延為大都督。爾朱兆戰敗逃亡,薛孤延和王懷帶兵前去擒拿,走投無路的爾朱兆自殺。薛孤延立下大功,高歡任命他擔任第一領民酋長。東魏建立後,薛孤延擔任顯州刺史,封車騎将軍。

薛孤延任顯州刺史期間,又一次高歡前來視察工作。這時空中電閃雷鳴,前方若隐若現的出現一座寺廟,高歡讓薛孤延前去探探。沒走幾步便被一到天雷給劈了下來,在場的人都被吓到了。薛孤延拍馬前往,等他回來報告高歡的時候,衆人這才看清,薛孤延的眉毛、頭發都被剛才的閃電給燒沒了。

猛将薛孤延,高歡對他的評價是,薛孤延敢與天鬥

高歡感慨的說,薛孤延敢與天雷鬥,其勇猛不在衆将之下。對于高歡的評價,其餘将領沒一個感表示不服。除了小說演義,薛孤延是與天雷鬥的第一人。當時在場的将士無一不佩服薛孤延的勇猛。

西魏國内大旱,餓死了很多百姓,宇文泰帶領人馬跑到東魏來搶奪資源。高歡派兵前去讨伐宇文泰,兩魏之間的第一次大戰爆發,小關之戰,也叫潼關之戰。高歡仗着自己兵多将廣,分三路大軍讨伐宇文泰。

這一分兵,就給宇文泰看到了希望,宇文泰集中兵力攻擊一處。宇文泰選擇攻擊高歡的妹夫窦泰,窦泰本是一員猛将。常年的勝利,讓他面對兵力少的宇文泰時,出現了輕敵之心。窦泰大軍被宇文泰全殲之後,高歡趁亂逃跑,命薛孤延領兵殿後。

西魏軍在宇文泰的帶領下,想一鼓作氣生擒高歡。但是在薛孤延的頑強阻擊之下,西魏軍隻能見好就收。當時西魏軍沖鋒過來想生擒高歡,殿後的薛孤延與西魏軍交戰。坎壞了十幾把大刀,活脫脫的一個戰神,這樣的舉動也讓宇文泰感到膽寒。隻好作罷,再打下去肯定會影響到自己軍心。如果高歡整軍再來戰一回,那麼自己好不容易赢得的戰争就又得輸回去了。

回京後,高歡對薛孤延的表現那是沒話說,誰手下有這樣的猛将誰都高興。于是高歡任命薛孤延為梁州刺史,第三次兩魏大戰爆發,高歡征召薛孤延一起攻打宇文泰。戰後,薛孤延改封為平秦郡公。

猛将薛孤延,高歡對他的評價是,薛孤延敢與天鬥

薛孤延有勇有謀,但是也有個缺點,那就是好酒。經常喝的大醉,這點和高敖曹的弟弟高季式有得一比了。高歡死後,高澄當家,在攻打穎州時,薛孤延負責監造土山,如此重要時刻,薛孤延喝酒醉了,被敵人偷襲占據了土山。這把高澄氣壞了,後來高澄親自領兵前去,這才平定了穎州。

在慶功宴上,高澄為了給他長記性,讓他戒酒。當衆說完薛孤延的過失後,坐在他身上羞辱他。這事過了之後,高澄任命薛孤延為領軍将軍,外放任滄州刺史。北齊受禅讓建國後,薛孤延也是一大把年紀了。由于長期喝酒,高洋也就沒有再讓他沖鋒陷陣了,拜任薛孤延為太子太保,後來改任太子太傅。高洋執政晚期,薛孤延病死于任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