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徐詩瑜
截至12月27日11時,西安現有本土确診病例635例。健康時報記者梳理流調發現,西安本輪疫情的首例病例系12月9日報告的西安市灞橋區境外人員隔離酒店工作專班成員。
記者發現,多地網友投訴回報,部分隔離酒店設定在鬧市區,周圍分布有學校;從業人員部分無醫護背景等問題。

應急改造的隔離酒店。受訪者供圖
部分隔離酒店設定在鬧市區,周邊分布有學校
西安市未央區一網友告訴健康時報記者,一幼稚園隔壁酒店于1月9日被設定為疫情隔離酒店,距離幼稚園僅一牆之隔,距離未央區一國小僅100多米,幼兒家長十分擔憂,國小的家長也同樣着急。望有關部門考慮一下周邊環境,撤銷此隔離點,重新尋找合适的地方。
健康時報記者梳理各地疫情資訊發現,此前西安、廣州等隔離酒店有的設定在鬧市區或學校附近,後因從業人員拾撿垃圾等原因造成職業暴露感染。12月9日,陝西新增報告本土确診病例1例,為西安市灞橋區境外人員隔離酒店工作專班成員,感染原因為偶發職業暴露。健康時報記者在地圖上搜尋西安市灞橋區該酒店發現,該酒店緊鄰西安市浐灞第一中學、浐灞第四幼稚園,酒店和該幼稚園、中學的步行距離僅500米。
12月4日,廣州白雲區通報一入境隔離酒店從業人員核酸檢測結果陽性。早在今年9月,廣州越秀區入境隔離酒店從業人員在例行檢測中也曾發現一名核酸檢測陽性人員,據廣州市衛健委通報,該病例系撿垃圾時造成暴露感染。記者查詢地圖發現,越秀區該隔離酒店周邊分布有越秀區環市路國小、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廣東實驗中學越秀學校、廣州市第十七中學等多所中國小。
多地網友都曾回報隔離酒店選址不當的問題,尤其突出的是距離學校太近。部分酒店在居民投訴後查處被撤。
酒店應急改造,部分從業人員教育訓練時間極短
“我們當天接到通知,臨時改建、布置隔離點,當晚隔離人員就入住酒店進行隔離。”内蒙古海拉爾市一名隔離酒店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為應對滿洲裡疫情,滿洲裡大批隔離人員前往海拉爾酒店進行隔離,其所在酒店當天完成應急改造。
記者采訪山東青島、浙江金華、江西上饒等隔離酒店從業人員發現,被征用的隔離酒店此前均為普通的酒店,征用後由當地疾控部門、醫院院感科進行三區兩通道的劃定,加裝紫外線。因為部分投入使用的時間較為緊張,一般在24小時之内。
山東省青島市南區一家隔離酒店老闆向健康時報記者透露,其酒店已作為隔離酒店營運一年半,“50個人以下需要配備一個醫生、一個護士,50個人以上需要配備4個醫護。我們酒店一批入住大約70個隔離人員,配備6個公安、2個消防、4個醫護,還有十餘個酒店的從業人員。一個周期一般是14天或21天,在周期内所有人都不能離店。”該酒店營業者表示,每次隔離前由青島市統一組織對全體從業人員的防感染教育訓練,公安負責24小時酒店内各環節監控。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5月17日釋出的《醫學隔離觀察臨時設施設計導則(試行)》,醫學隔離觀察臨時設施的選址宜位于地質條件良好、靠近醫療資源、市政配套設施齊備、交通便利、環境安靜地段,并應遠離污染源、人口密集區域以及幼稚園、學校、老年人照護設施等易感人群場所。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院感防控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感部專家喬甫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從傳染病學的角度來說,在實作閉環管理的情況下,學校距離隔離點500米不會造成影響,但應保障隔離酒店遠離污染源、人口密集區域以及幼稚園、學校、老年人照護設施等易感人群場所。醫學隔離觀察臨時設施與周邊環境之間、各功能區之間應設定必要的安全隔離設施。
浙江金華一家醫院院感科從業人員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醫院接管當地一家隔離酒店後,對從業人員及駐派的醫護人員統一進行2到3個小時的防感染教育訓練,酒店本身的從業人員無醫護背景,多為服務生、保潔等人員。教育訓練内容包括穿脫防護服、消殺的路線、垃圾的處理等,教育訓練時長最多不超過半天。
“院感科從業人員24小時浏覽監控檢視是否有防疫的問題,找到漏洞之後再及時糾錯。”上述院感科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因酒店從業人員無醫護背景,容易造成暴露感染,在不能保證長期教育訓練、練習的情況下,隻能通過監控對實際操作進行糾錯指導。
院感專家:建立長期教育訓練制度,重點關注非醫護人員的感染防控
為何隔離酒店仍然屢屢暴發疫情?就此,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院感防控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院感部專家喬甫告訴健康時報記者,隔離酒店記憶體在四個防控的難點。
首先,和專門建立的隔離驿站如廣州國際健康驿站不同,大多數隔離酒店不是按照隔離标準設定,而是應急改造的,改造時很難完全滿足防感染要求。隔離酒店一般設有三區兩通道,包括清潔區、醫療觀察區和中間的緩沖區,應急改造的酒店應該規劃好從業人員、被隔離者、垃圾進出的路線,避免出現交叉感染。
隔離酒店從業人員的構成較為複雜,包括專業的醫護人員、普通的酒店從業人員、社群工作者、保潔人員、安保人員等,非專業人員很難在短時間内嚴格達到正确穿脫防護服、消殺的要求,而是需要不斷地訓練、嚴格的教育訓練。不當的操作容易導緻意外暴露感染。
隔離酒店從業人員的工作量較大,很難按照嚴格的防疫要求實行人員管理和物品分類管理,可能存在漏洞。從業人員在進行高風險操作時的防感染行為管理可能存在漏洞,醫療廢物遺留等可能造成暴露感染。
隔離酒店外圍的封控區設定不夠嚴格,污水、污物的處理不夠嚴格,可能導緻外圍閑散人員誤入造成感染。
醫學隔離觀察臨時設施功能構成。圖源國家衛健委
未來如何在隔離酒店實作一個更加科學、精準的防疫?喬甫建議,要建立更完善的隔離酒店從業人員準入制度和教育訓練制度。随意抽調的人員直接上崗很容易導緻操作不當,應該進行相應教育訓練,合格後實作人員上崗。
其次,隔離酒店的應急改造要嚴格按照國家衛健委醫學隔離觀察臨時設施的設計,劃定工作準備區、衛生通過區和隔離區,建立相應的實體屏障,不能出現隻是通過塑膠薄膜進行臨時隔離、劃線隔離等現象。
第三,合理安排人員督導,監督、規範隔離工作,随時回報操作行為是否符合防控感染要求,及時調整、改進。
第四,合理安排人力,保障從業人員充分休息。
重點關注非醫護人員的防感染意識,對保潔、安保等無醫護背景的人員加強教育訓練。
對周圍區域進行嚴格封控,以防外來閑散人員進出造成感染傳播。
最後,要嚴格污水、醫療廢物的處理,以免造成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