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原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成為軍政委,成了許世友的上級

現如今的社會,繁榮昌盛且和平。這樣的結果,是在無數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和犧牲中迎來的。他們很多都是少年參軍,成為有名的"紅小鬼",陳海松就是其中一位,還是佼佼者。他16歲參軍,曆經4年就成了紅9軍的政委,非常了得。

1914年,陳海松出生在河南。在他16歲的時候,陳海松參加了童子團,并擔任隊長。但是他的父親并不想他參軍,就打算給陳海松說一門親事,以此來讓陳海松收心。但是父親的舉動陳海松還是知道了,于是就瞞着父親偷偷地跑出來,加入了中國工農紅軍。

他原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成為軍政委,成了許世友的上級

剛剛加入紅軍的陳海松聰明伶俐,在上級上司的認可下,陳海松就成了許世友的勤務兵。在和陳海松的相處中,許世友發現陳海松是一個打仗好苗子,不忍心讓他在自己的身邊埋沒才華,就讓陳海松到宣傳隊中曆練。陳海松沒有辜負許團長的期望,他認真工作,努力學習,很快就成了宣傳隊的隊長。

1933年的時候,陳海松被任命為紅四方面軍36團機槍連的指導員。機槍連的連長脾氣有些古怪,之前的好幾位指導員都和他相處不來。但是,陳海松以前是宣傳隊的隊長,為人随和,是以他和這位連長相處的十分融洽。不僅如此,這位連長還教陳海松怎樣打機槍。

他原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成為軍政委,成了許世友的上級

之後,陳海松憑着自己的努力和優秀的表現,得到了上級的上司的重視,很快就提升他為紅3營的政委,之後又讓他擔任36團的團政委。但是,好景不長,陳海松受到團政治部主任的牽連,被抓捕了。當時擔任36團團長的餘天雲十分相信陳海松的為人,于是就向師長何畏說明了情況。之後在何畏的努力下,找到徐向前,向他解釋陳海松的事情,陳海松最終被放了出來,成立餘天雲的警衛員。

即使是這樣的變故,陳海松還是沒有放棄自己對革命的熱愛,他仍舊沖鋒陷陣。在反"三路圍攻"的時候,陳海松被任命為3營的副營長,率領部隊與敵人進行激戰。經過3個晝夜的戰鬥,最終取得了勝利,守住了陣地。在之後的戰争中,陳海松都能出色的完成任務,沖在戰鬥的最前線,屢立戰功。

他原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成為軍政委,成了許世友的上級

陳海松也是以得到了提拔,憑着出色作戰指揮能力,陳海松被提升為紅25師的政委,師長就是許世友。許世友很是高興,當年自己果然沒有看錯這個有才能的警務員,僅僅經過3年的時間,就成為了自己的搭檔,那時的陳海松才19歲。

在之後的工作中,陳海松和許世友密切配合,在萬源保衛戰中,他們率領軍隊和敵人進行戰鬥,堅守了四個多月的時間,最終取得了勝利。之後,陳海松更是被提拔為紅9軍的軍政委,軍長就是當年的師長何畏,副軍長是許世友,于是,20歲的徐海松就成了許世友的上級。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出色的将領,卻早早的犧牲了。那是在1937年,陳海松率領紅9軍加入了西路軍的隊伍,為了掩護主力部隊進行轉移,陳海松他們陷入了敵人的包圍圈。在兵力懸殊和糧草不足的情況下,陳海松打算率領部隊進行突圍。為了勘察突圍路線,陳海松爬到便于觀察的山頂,剛站起來,就被敵人的機槍打中,犧牲了,那時的他才23歲。

他原是許世友的勤務兵,4年後成為軍政委,成了許世友的上級

當許世友得知陳海松犧牲的消息後,悲痛不已,久久不能釋懷。就這樣一位有才能的紅軍将領,如果他還活着,肯定有一番大作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