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差點滅掉八虎的群臣,因何慘遭逆轉?朱厚照:我其實是保護我自己

自古皇權都是至高無上,唯我獨尊的,但對于15歲剛剛即位的朱厚照來說,還不能完全體會皇權至上的感覺。做皇帝帶來最大的改變就是可以玩得更痛快,想怎麼玩就怎麼玩,誰敢攔朕?

差點滅掉八虎的群臣,因何慘遭逆轉?朱厚照:我其實是保護我自己

雖然朱厚照已經15歲了,卻隻有國小文化水準。自從7歲起入閣講學,至今已經有7年多的時間,但這位仁兄連最基礎的《論語》都沒讀完,更别提皇帝必修課中其他晦澀難懂的書籍了。

皇帝文化水準低,政治意識和能力就很匮乏,正是一個被各方勢力争奪利用的時候,誰赢得了小皇帝的信任和倚仗,誰就擁有了政治話語權,一場來自宦官和朝臣之間争奪皇帝的鬥争正式開始。

大明永遠不缺乏頭腦靈活的宦官,宦官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日夜與皇帝相伴,最清楚皇帝的脾氣喜好,很容易搶占先機。朱厚照身邊有八個最貼心的太監,人稱“八虎”,在朱厚照做太子的時候就一直陪伴左右,個個都是玩樂的高手,最會哄朱厚照開心。

八虎作為宦官勢力的領頭羊,深谙拉攏皇帝的套路。

其一就是想盡各種辦法引誘朱厚照玩樂。朱厚照每日聲色犬馬,遊戲無度,就沒有精力讀書,無暇處理政務,尤其他們專挑朱厚照玩興正濃的時候,給朱厚照呈上一堆政事公務,這時朱厚照往往很不耐煩的小手一揮:“别來煩我,你們搞吧!”

八虎中最有心計的就是那個“大明四大權宦”之一的劉瑾,他最崇拜的就是他的前輩王振,劉瑾相信沿着偶像的道路走就能達到偶像的高度。

差點滅掉八虎的群臣,因何慘遭逆轉?朱厚照:我其實是保護我自己

劉瑾在哄騙誘導朱厚照的同時, 不忘拉踩敵對的朝臣們,數次進言暗示内閣朝臣把持朝政,挑撥朝臣與朱厚照之間的關系。他還利用自己在鐘鼓司的便利條件,安排一些文臣把持朝政的戲碼給朱厚照看,潛移默化地影響朱厚照對朝臣的好感。

相比八虎的處心積慮,正德朝臣們的行動就慢了一些,是因為在新朝伊始,以劉健、謝遷、李東陽為首的顧命大臣本就站在權勢的頂端,擁有最大程度的政治話語權。

一般來講,新君登基,萬象更新,新朝會有新的執政綱領,在即位诏書上向天下人宣布。

15歲的朱厚照當然不懂這些,他爹孝宗朱佑樘臨終前也沒囑咐什麼,隻是希望三位輔政大臣能引導朱厚照好好讀書,做個好人,那麼這些新朝綱領性的意見自然都由三位輔政大臣來拟定。

其實三位老大人心裡一直都有很多想法,孝宗時期一些弊政已是存在已久,但孝宗性格仁柔,不具備大刀闊斧改革的氣魄,是以遲遲未能實施,如今朝政基本都由三位輔政大臣掌握,正好趁此機會清除朝中積弊,實行革新。

于是,素有文壇盛名的李東陽在新君即位诏書上洋洋灑灑地開列了45項,基本圍繞着寬恤民力、清查弊政、抑制豪強、裁減冗員這些内容。

理想狀态下,皇帝用心讀書,逐漸走上正軌,群臣用命,未嘗不會有中興之象。事實上,進入正德元年後,新政的實施變得舉步維艱,而最大的阻力竟是皇帝。

拿裁減冗員來講,這邊裁撤,那邊濫賞,裁撤的遠不上新增的,全憑皇帝喜好與心情。說是抑制豪強,但皇帝卻帶頭進行土地兼并,雖說皇莊早就存在,但朱厚照在劉瑾的蠱惑下,又新置了三百多所新皇莊,盡管劉健等人上疏直言應革除,但朱厚照不為所動。

就連朱厚照自己也頗讓人頭痛,不僅不好好讀書,政事也漠不關心,整日奢靡遊戲,或騎馬在紫禁城狂奔,或玩鷹逗鳥,泛舟海子,在劉健等人看來,朱厚照淨做一些危險活動,哪裡有皇帝的樣子。

差點滅掉八虎的群臣,因何慘遭逆轉?朱厚照:我其實是保護我自己

對此,劉健等人隻能反複勸谏,但朱厚照對于“祖制”、“社稷”、“君德”這些都不感冒,聽多了頗覺厭煩,加上劉瑾等人時常诋毀文臣專權、把持朝政,讓本就對文臣不太親近的朱厚照對文臣更加反感。

當然,劉健等人在與朱厚照的溝通上也欠缺方式方法。太監崔杲本是去江南督造龍衣,崔杲便以籌措經費為名,讨要鹽引,朱厚照對太監有好感,又有前例可循,想都沒想就同意了。

食鹽是國家壟斷商品,許多權貴讨要鹽引後公然走私,或是賣給鹽商,官商勾結,謀取暴利。鹽政破壞已久,改革鹽政也是劉健等人制定的新政之一,在那45條新政上明确規定了,鹽引收入隻能用于邊饷,不能用于其他,這其實也是大明開國初定下的“祖制”。

也就是說朱厚照準許崔杲用鹽引的錢置辦龍衣,屬于自己打自己的臉,不僅是失信于民,而且口子一開,以後新政更是沒法實施了,是以文臣們态度很強硬,堅決不行。

朱厚照當時也很委屈,明明有前例,怎麼到我這就不行了,還一口一個地指責宦官,分明就是針對朕和宦官。這個情緒上來就不想講道理了,不管有多少人上疏反對這件事,朕意已決!

内閣:好,那我不給你寫敕書,你決定了也沒用。

兩方僵持不下,内閣三位輔政大臣幹脆聯名上疏請辭,既然皇帝不虛心納谏,那就請另擇賢能吧!

三位老大人當然不是真心請辭,隻不過以退為進,将朱厚照一軍,逼迫他接受建議而已。朱厚照果然不夠剛,畢竟新君剛即位,就要把三位輔政大臣都趕跑,好說不好聽,沒辦法這場争論最後以朱厚照的妥協告終。

不過,經此一事,朱厚照已經感受到了文臣們的強勢霸道,更加印證了劉瑾等人所說把持朝政、專門找宦官麻煩等等。

差點滅掉八虎的群臣,因何慘遭逆轉?朱厚照:我其實是保護我自己

而内閣與朝臣們也已經感到皇帝如此維護宦官,遲早會落入宦官手中,那時朝臣将再無立錐之地,必須盡快與宦官展開終極決戰了。

這次朝臣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八虎,這幾人才是慫恿蠱惑朱厚照的罪魁禍首!

當然,朝臣們也知道一些小罪名的彈劾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必須上升到危害國家和皇帝自身的高度才行。

剛好正德元年六月,北京出現了一次較大的天氣異常現象,雷暴驟雨把皇宮很多建築都有損毀,這說明上天示警了!

于是工部給事中陶諧上疏稱,天象示警就是因為陛下整日玩樂,疏于朝政,并且直接點名了八虎中的丘聚、魏彬、馬永成三人。

緊接着,内閣聯合戶部尚書韓文等一批大臣聯名上書,要求換掉皇帝的貼身太監,并對罪魁禍首八虎明正典刑。這篇奏疏力證宦官誘惑朱厚照的各種手段,為了順應天意,為了國家的長治久安以及皇帝回歸正道必須鏟除八虎。

朝臣們還考慮到朱厚照的文化水準與耐心,奏疏删改了很多次,沒有長篇大論,也沒有晦澀的辭藻,全篇不到300字,力求讓朱厚照很容易就看得懂。

據說朱厚照看到這份奏疏後手足無措,連飯都吃不下了,這是在逼他殺掉他身邊最親近的人啊!他很想保護八虎,但身邊連個出主意的都有,隻好放下身段派司禮監太監跟内閣協商,希望可以不要讓八虎去死,哪怕發往南京做苦力也行。

一天内,司禮監跑了内閣三趟,但朝臣們就是不松口,朝臣們清楚這一次必須除惡務盡,否則難保哪一天又死灰複燃,那今天的努力就白費了。

為了将這場争鬥速戰速決,劉健等人約定明天早朝直接陳情力争,不能再拖了。

然而這世上有一句話叫,夜長夢多。

還有一句話叫,一群人裡總有一個叛徒。

這個叛徒名叫焦芳,現任代理吏部尚書,他全程參與了整個謀劃,他知道隻要明早朝臣群情洶洶,朱厚照一定招架不住。但除掉八虎對他個人實際上并沒有什麼好處,相反他與劉健、謝遷等人有宿怨,不如此時施恩于八虎,将來說不定會有更好的資源靠山。

于是,焦芳連夜給劉瑾等人通風報信。

八虎一聽,急了,眼下還得依靠朱厚照的庇護才能保命,趕緊跑到朱厚照跟前哭訴,打感情牌,弄得朱厚照心裡也不好受,但是光哭也沒有用,還得拿個主意才行。

這時候劉瑾站出來了,說:“陷害我們的就是司禮監王嶽那些人,他們說是去内閣商議,實際上全部贊成内閣的意見,分明是聯合外朝想除掉我們,不然朝臣們哪兒能如此猖獗。内廷和外朝聯合在一起的話,以後就沒人能管得了他們了,到時陛下您就會處處受他們的限制。陛下您這麼被動,就是因為司禮監沒有咱們的人,如果有個忠心的人掌握司禮監,那陛下以後還不是想幹啥幹啥。”

這些話一下子觸動了朱厚照,結合八虎平日裡灌輸給他文臣專權這些潛意識,朱厚照越發覺得這些文臣根本沒把他這個皇帝放在眼裡,即位以來,他幹點什麼都要被文臣們叨叨,自己決定的事還要被強制駁回,講道理又講不過他們,這個皇帝當得實在是憋屈。

如果這次順了他們的意,殺掉最忠心我的人,那朕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了!

思及此處,朱厚照也不慌了,把心一橫,連夜下旨将司禮監王嶽等人拘捕,同時命劉瑾掌司禮監,丘聚提督東廠,谷大用提督西廠,把八虎全部安排在權力中心部門。

差點滅掉八虎的群臣,因何慘遭逆轉?朱厚照:我其實是保護我自己

群臣沒想到,一夜之間竟發生了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劉瑾等人不僅沒事了,還被任命要職,朱厚照也變得橫了起來。

事情發展到現在也不可轉還,三位輔政大臣當即決定扔出撒手锏,集體辭職,也表明了自己絕不屈服于奸佞的決心,其他朝臣就沒有這麼剛,還是很在意自己的身家性命,仕途前程,紛紛散去了。

按照正常的程式,内閣輔臣請辭怎麼着都得三辭三讓,但此時的朱厚照、劉瑾巴不得立刻将他們趕出朝堂,直接就準許了。不過隻準許了劉健和謝遷的,把李東陽留下了。

畢竟總要有人留下幹活,另外還起到了分化朝臣的目的,一舉兩得。

至此正德朝這場關于宦官和朝臣間的鬥争,最終以宦官的勝利而告終。

而朱厚照也切實地感受到了皇權的力量,并把它緊緊抓在手裡,繼續馳騁在大明的紫禁城,這回是真的沒人能攔他了。

差點滅掉八虎的群臣,因何慘遭逆轉?朱厚照:我其實是保護我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