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辛棄疾:詞中之龍,還是一代名将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我是辛棄疾、你們說我是現存六百多首,數量為宋人詞之冠,是與那蘇轼齊名,并稱「蘇辛」的豪放派詞人,寫詩非我志,我辛棄疾向往的是如「霍去病」那樣成為封狼居胥飲馬瀚海的千古名将。

辛棄疾:詞中之龍,還是一代名将

我出生的時候,宋朝已經曆靖康之變,我的祖父辛贊,無法帶着家眷脫離金人占領區,祖父為我取名「棄疾」就是想叫我成為成為「霍去病」這樣的人。

祖父一直希望有機會能夠拿起武器和金人決一死戰,他常常帶着我登高望遠,指畫山河,我也目睹了我漢人在金人統治下所受的屈辱與痛苦,祖父說自己年紀大了,已無力報國,他要我将來可以洗雪國恥、收複失地。

我二十一歲那年,金主完顔亮大舉南侵,一路燒殺搶掠,中原漢人百姓不堪其擾,耿京等人不堪金朝的繁重賦稅,揭竿而起,聯絡李鐵槍等6人,轉入東山(今山東昌邑東),豎起抗金大旗,我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上司起義軍。

耿京這個義軍首領對這個前來投軍的人,并沒有過多的青睐,他部下大部分不識字,他見我有認字有些才華,讓我掌管文書和帥印,在軍隊做了機要秘書。

辛棄疾:詞中之龍,還是一代名将

在軍隊裡任文官這一年,當初和我一塊兒來投奔義軍的還有一個和尚,他的名字叫義端,他是辛棄疾的拜把子兄弟,他是一個守不了清規戒律的花和尚,因為受不了在義軍裡當差的苦頭,竟偷偷的盜走了經由我保管的帥印,準備去金營裡邀功。

耿京盛怒之下也找不到别人,隻得拿我問罪,我辛棄疾能說什麼,我自知交友不慎,耿京怪我也是應該的,但我忍受不了别人說是和我也是想和義端一起想要去投靠金人。

當晚,我帶了一小隊人馬埋伏在了去往金營必經的路上,天快亮了的時候,那義端和尚真的騎馬來到,我一刀将那義端和尚砍下馬來,那和尚見我殺氣騰騰,,當即跪地求饒說:“老兄啊,您饒了我吧,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頭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将來定有大造化。您饒了我的小命吧!”,我辛棄疾這麼會交了你這樣的朋友,貪生怕死還變節,手起刀落,義端身首異處。

義端事件發生的同時,金人内部沖突爆發,金主完顔亮在前線被部下所殺,金軍開始向北撤退,我向耿京建議,主動與大宋臨安取得聯系,利用這個機會光複中原。

辛棄疾:詞中之龍,還是一代名将

耿京很認可這個主意,他叫我前往與南宋朝廷聯絡,我這一行很順利,宋高宗趙構嘉其忠義,朝廷任命耿京為天平軍節度使,知東平府兼節制京東、河北路忠義兵馬,另外,我們義軍将領被補官的還有近200人。

可我沒有想到,這次分離竟然是我與耿京最後的一次見面,義軍中張安國被金人收買,背叛了浴血奮戰的義軍将士,趁耿京在大帳睡覺的時候,将其亂刀砍死,一時義軍内部人心渙散。

我帶着朝廷的旨意到海州時聽到了這個消息,由于情況不明,有人勸說應該先躲起來,然後再圖大事。

“躲起來,良心不會痛嗎?我辛棄疾最恨那些變節之人,就這樣我帶着50個人夜襲金營,關雲長策馬沖鋒,刺顔良于萬軍之中,我辛棄疾為什麼不能,這五萬人的敵營中将叛将生擒,我領着這50人,擒了張安國,奔襲千裡,将他押至臨安,削了腦袋。

辛棄疾:詞中之龍,還是一代名将

「霍去病」24去世,我沒有想到我23後再沒機會上陣讨賊,宋高宗趙構對北伐沒有興趣,他讓我作了江陰簽判。

宋孝宗即位後一度表現出想要恢複失地、報仇雪恥的銳氣,我想機會來了,我向皇帝上書,《美芹十論》、《九議》抗金北伐檄文建議,想要他厲兵秣馬,準備北伐,重拾舊山河 。

時間久了這位皇帝也煩了,皇上煩了,朝中的大臣也煩了,他們對我說:臨安也挺漂亮的,不輸汴梁,時間呆久了大家覺得也挺不錯,放着太平的小日子不過,幹嘛非要動刀動槍呢?義軍就這樣被他們解散,把他們分割安置在淮南衆多州縣的流民中。

辛棄疾:詞中之龍,還是一代名将

從1181年到1207年,我如被開玩笑一般、頻繁調任多達37次,理由無非有兩個一個是我主張北伐,一個就是我是“歸正人”的尴尬身份,呵呵,這些朝中大臣這麼會好意思蔑稱,北方淪陷區南下投奔之人為“歸正人”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即使北伐失敗、他諸葛亮也是五次北伐,我那?

休說鲈魚堪脍,盡西風,季鷹歸未?

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我64歲時候"主戰派"朝侘胄被宋甯宗趙擴啟用為相,我在他的推薦下終于有了實作初心,北伐抗金的機會,

那時候蒙古人崛起了,比金人更猛,攆得金人向南逃竄,于是金人就這樣打過來了。皇帝召問我應當如何,“必亂必亡”那是金人的下場,宋甯宗很高興,命他到抗金前線的鎮江當知府,并賞賜他一條表示政績顯著的黃金腰帶。

辛棄疾:詞中之龍,還是一代名将

登臨北固亭,能重返戰場收拾舊山河那自是我初心,屯糧、屯兵、趕制軍服萬套,收集金國情報。金國已日薄西山,外強中幹,北伐自是能勝利。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我在任期不滿15個月時,就被那些嫉妒之人以“貪财好色”之名污蔑,他們認為滅了金國,功名利祿在焉,這波人勾心鬥角、朝堂算計自是一把能手,上陣殺敵,自然是倉促北伐,最終铩羽而歸。

辛棄疾,一生向往成為「霍去病」那人的将領、她卻忘記了,霍去病的背後還有一個,寇可往,吾亦可往漢武帝,他生不逢時,南宋「君臣腐敗,偏安一隅」不僅坑了嶽飛,也坑了辛棄疾。

辛棄疾:詞中之龍,還是一代名将

雖然被迫将手中的寶劍換成軟筆,但這并不妨礙他繼續書寫開挂的人生。在他寫詞前,宋朝已經有了蘇轼、柳永、李清照這三位天皇巨星珠玉在前,但他絲毫不顯怯場,提起手中筆自由揮灑:

寫壯志豪情,他有

《破陣子》,“

訴報國無路,他有

《水龍吟》

楚天千裡清秋,水随天去秋無際。

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樓頭,斷鴻聲裡,江南遊子。

把吳鈎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記鄉村情趣,他有

《清平樂》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媪?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玩婉約沉郁,他有

《青玉案》,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箫聲動,

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憑一己之力開拓了詞作更為廣闊的天地,形成了具有自我新風格的「辛詞」,後人稱其為「人中之傑,詞中之龍。」

辛棄疾:詞中之龍,還是一代名将

這位勇冠三軍又開創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68 歲那年,病倒在床的辛棄疾面對朝廷的再度起用,發出了如後輩譚嗣同「有心殺賊,無力回天」般的感慨,臨死前,他望着北方,嘴裡氣若遊絲地喊着:「殺賊!殺賊」,憤然離世。

可以想象,晚年的辛棄疾必定懷着一腔的憤滿和不甘,恨不能向世界大聲疾呼:我有抗金的決心,有殺敵的本領,為什麼不給我報國的機會?我早已有戰死沙場的覺悟,為什麼現在隻能浪費生命、虛度年華?我不稀罕成為舞文弄墨的詞中之龍,我隻想做橫刀立馬的骠騎大将軍;我恨不能早生,與偶像霍去病并肩作戰,拒敵于千裡之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