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辛弃疾:词中之龙,还是一代名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我是辛弃疾、你们说我是现存六百多首,数量为宋人词之冠,是与那苏轼齐名,并称「苏辛」的豪放派词人,写诗非我志,我辛弃疾向往的是如「霍去病」那样成为封狼居胥饮马瀚海的千古名将。

辛弃疾:词中之龙,还是一代名将

我出生的时候,宋朝已经历靖康之变,我的祖父辛赞,无法带着家眷脱离金人占领区,祖父为我取名「弃疾」就是想叫我成为成为「霍去病」这样的人。

祖父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拿起武器和金人决一死战,他常常带着我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我也目睹了我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祖父说自己年纪大了,已无力报国,他要我将来可以洗雪国耻、收复失地。

我二十一岁那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一路烧杀抢掠,中原汉人百姓不堪其扰,耿京等人不堪金朝的繁重赋税,揭竿而起,联络李铁枪等6人,转入东山(今山东昌邑东),竖起抗金大旗,我聚集了两千人,参加了由耿京领导起义军。

耿京这个义军首领对这个前来投军的人,并没有过多的青睐,他部下大部分不识字,他见我有认字有些才华,让我掌管文书和帅印,在军队做了机要秘书。

辛弃疾:词中之龙,还是一代名将

在军队里任文官这一年,当初和我一块儿来投奔义军的还有一个和尚,他的名字叫义端,他是辛弃疾的拜把子兄弟,他是一个守不了清规戒律的花和尚,因为受不了在义军里当差的苦头,竟偷偷的盗走了经由我保管的帅印,准备去金营里邀功。

耿京盛怒之下也找不到别人,只得拿我问罪,我辛弃疾能说什么,我自知交友不慎,耿京怪我也是应该的,但我忍受不了别人说是和我也是想和义端一起想要去投靠金人。

当晚,我带了一小队人马埋伏在了去往金营必经的路上,天快亮了的时候,那义端和尚真的骑马来到,我一刀将那义端和尚砍下马来,那和尚见我杀气腾腾,,当即跪地求饶说:“老兄啊,您饶了我吧,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头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将来定有大造化。您饶了我的小命吧!”,我辛弃疾这么会交了你这样的朋友,贪生怕死还变节,手起刀落,义端身首异处。

义端事件发生的同时,金人内部矛盾爆发,金主完颜亮在前线被部下所杀,金军开始向北撤退,我向耿京建议,主动与大宋临安取得联系,利用这个机会光复中原。

辛弃疾:词中之龙,还是一代名将

耿京很认可这个主意,他叫我前往与南宋朝廷联络,我这一行很顺利,宋高宗赵构嘉其忠义,朝廷任命耿京为天平军节度使,知东平府兼节制京东、河北路忠义兵马,另外,我们义军将领被补官的还有近200人。

可我没有想到,这次分离竟然是我与耿京最后的一次见面,义军中张安国被金人收买,背叛了浴血奋战的义军将士,趁耿京在大帐睡觉的时候,将其乱刀砍死,一时义军内部人心涣散。

我带着朝廷的旨意到海州时听到了这个消息,由于情况不明,有人劝说应该先躲起来,然后再图大事。

“躲起来,良心不会痛吗?我辛弃疾最恨那些变节之人,就这样我带着50个人夜袭金营,关云长策马冲锋,刺颜良于万军之中,我辛弃疾为什么不能,这五万人的敌营中将叛将生擒,我领着这50人,擒了张安国,奔袭千里,将他押至临安,削了脑袋。

辛弃疾:词中之龙,还是一代名将

「霍去病」24去世,我没有想到我23后再没机会上阵讨贼,宋高宗赵构对北伐没有兴趣,他让我作了江阴签判。

宋孝宗即位后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我想机会来了,我向皇帝上书,《美芹十论》、《九议》抗金北伐檄文建议,想要他厉兵秣马,准备北伐,重拾旧山河 。

时间久了这位皇帝也烦了,皇上烦了,朝中的大臣也烦了,他们对我说:临安也挺漂亮的,不输汴梁,时间呆久了大家觉得也挺不错,放着太平的小日子不过,干嘛非要动刀动枪呢?义军就这样被他们解散,把他们分割安置在淮南众多州县的流民中。

辛弃疾:词中之龙,还是一代名将

从1181年到1207年,我如被开玩笑一般、频繁调任多达37次,理由无非有两个一个是我主张北伐,一个就是我是“归正人”的尴尬身份,呵呵,这些朝中大臣这么会好意思蔑称,北方沦陷区南下投奔之人为“归正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即使北伐失败、他诸葛亮也是五次北伐,我那?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我64岁时候"主战派"朝侘胄被宋宁宗赵扩启用为相,我在他的推荐下终于有了实现初心,北伐抗金的机会,

那时候蒙古人崛起了,比金人更猛,撵得金人向南逃窜,于是金人就这样打过来了。皇帝召问我应当如何,“必乱必亡”那是金人的下场,宋宁宗很高兴,命他到抗金前线的镇江当知府,并赏赐他一条表示政绩显著的黄金腰带。

辛弃疾:词中之龙,还是一代名将

登临北固亭,能重返战场收拾旧山河那自是我初心,屯粮、屯兵、赶制军服万套,收集金国情报。金国已日薄西山,外强中干,北伐自是能胜利。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我在任期不满15个月时,就被那些嫉妒之人以“贪财好色”之名污蔑,他们认为灭了金国,功名利禄在焉,这波人勾心斗角、朝堂算计自是一把能手,上阵杀敌,自然是仓促北伐,最终铩羽而归。

辛弃疾,一生向往成为「霍去病」那人的将领、她却忘记了,霍去病的背后还有一个,寇可往,吾亦可往汉武帝,他生不逢时,南宋「君臣腐败,偏安一隅」不仅坑了岳飞,也坑了辛弃疾。

辛弃疾:词中之龙,还是一代名将

虽然被迫将手中的宝剑换成软笔,但这并不妨碍他继续书写开挂的人生。在他写词前,宋朝已经有了苏轼、柳永、李清照这三位天皇巨星珠玉在前,但他丝毫不显怯场,提起手中笔自由挥洒:

写壮志豪情,他有

《破阵子》,“

诉报国无路,他有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记乡村情趣,他有

《清平乐》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玩婉约沉郁,他有

《青玉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

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凭一己之力开拓了词作更为广阔的天地,形成了具有自我新风格的「辛词」,后人称其为「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辛弃疾:词中之龙,还是一代名将

这位勇冠三军又开创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68 岁那年,病倒在床的辛弃疾面对朝廷的再度起用,发出了如后辈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般的感慨,临死前,他望着北方,嘴里气若游丝地喊着:「杀贼!杀贼」,愤然离世。

可以想象,晚年的辛弃疾必定怀着一腔的愤满和不甘,恨不能向世界大声疾呼:我有抗金的决心,有杀敌的本领,为什么不给我报国的机会?我早已有战死沙场的觉悟,为什么现在只能浪费生命、虚度年华?我不稀罕成为舞文弄墨的词中之龙,我只想做横刀立马的骠骑大将军;我恨不能早生,与偶像霍去病并肩作战,拒敌于千里之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