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是唐朝的軍事家,他先是隋朝将領,後轉投了唐朝,為唐朝的建立立下諸多戰功。
我們知道李靖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但是在唐肅宗時期,唐肅宗又将李靖納入了曆史十大名将的行列。
那麼唐肅宗為什麼會這麼做呢?其原因有三點。

1、能武
李靖是武将出身,是以他能武并不奇怪。然而他在用兵上的能力水準不亞于韓信,李靖年輕時,他的舅舅韓擒虎就曾經說過,能和他讨論孫武,吳起的戰術隻有李靖。
李靖在江陵之戰時,根據地形,采用了不同的戰術最終獲得了戰争的勝利。之後,在唐朝建立前與建立後的戰争中都采用了不同的戰術戰略,使得他參加的所有戰役中,他都取得了勝利。
這在當時是很難得的,李靖并不是一味地與敵人正面交戰,而是采用計謀打敗了敵人,唐肅宗對此很欣賞。
2、能文
李靖不僅能武,而且也能文。他從小飽讀詩書,成年後是滿腹經綸。李淵起兵攻入長安後,俘獲了李靖,并要殺了李靖。
結果李靖急中生智,用言語刺激了李淵,于是李淵将他釋放了,并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
李靖沒有文化是不可能這樣做的。唐朝建立後,李靖又在嶺南安撫群眾,得到了百姓的擁護,使嶺南社會得到安定。
這也是唐肅宗很渴望的,因為唐肅宗在動亂中即位,是以他很渴望能夠平定動亂。
3、唐肅宗鼓勵将領
唐肅宗為了鼓勵将領們,繼續保衛唐朝,同時也希望他們能夠像李靖那樣文武雙全,是以就将李靖納入了曆史十大名将行列。
我們知道唐肅宗是在安史之亂時期登基即位的,是以,此時的唐朝處于内亂時期,而唐肅宗執政時期,安史之亂并沒有完全平定,是以唐肅宗非常希望能有将領出來穩定局勢,平定内亂。
但是此時,将領們士氣并不高,多年的戰争,使他們身心疲憊,這使得唐肅宗有些着急了。
唐肅宗于是将李靖等十名曆史上的将軍列入十大名将行列,想以此來激發将領們的鬥志,繼續與叛軍戰鬥,穩定唐朝的人心。
李靖是唐太宗時期的名将,而唐太宗的名将很多,但是能文能武的名将并不多。李靖不僅能打仗,也能安邦定國,這樣的人才,任何一個明智的皇帝都想任用,但是唐肅宗時期缺少這樣的人。
唐肅宗時期也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是以唐肅宗很想複興唐朝,但是辦法不多,賞賜将領們,卻又沒有那麼多财物,于是隻有嘉獎曆史上的将領。
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個人有才華有能力,任何時候都不會被人忘記。是以我們不必去争一時之功,一時之氣,因為人過留名雁過留聲。
參考文獻:
《舊唐書·列傳十七》
《新唐書·列傳十八》
(作者:肖邦、圖檔: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