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零下70度,俄羅斯士兵如何禦寒?裝備加食物

衆所周知,俄羅斯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最低氣溫可以達到零下70度,普通的群眾倒是可以呆在家裡烤着火爐,那麼需要不停在戶外訓練和執行任務的俄羅斯官兵是怎麼抵禦嚴寒的呢?首先,俄羅斯官兵的棉服是使用狐狸、貂、毛狗等動物的毛皮制作,禦寒能力很強,而且非常輕便,不會影響到作戰任務,當然,這種棉服的造價是比較高的,另外,俄羅斯官兵的帽子、靴子、面罩都是使用特别材料和工藝制作。其次,俄羅斯官兵冬季套餐裡大多是高熱量食物,比如意式臘腸、可可含量很高的巧克力、三明治等等,而且,俄羅斯還配發有野戰套壺,可以保證官兵在野外也可以吃上溫熱的食物。最後,伏特加是必不可少的禦寒''裝備''。

零下70度,俄羅斯士兵如何禦寒?裝備加食物

在曆史上,寒冷的天氣曾幫了蘇俄兩次大忙。19世紀初期,拿破侖率領法國大軍先後幹掉了意大利、德意志、奧地利、普魯士,在歐洲大陸建立起了獨一無二的霸權帝國,1812年春,達到鼎盛時期的拿破侖率領60萬大軍遠征俄羅斯帝國,并揚言,會在5個星期之内滅亡俄羅斯,然而,俄羅斯帝國軍隊并不與拿破侖進行直接的決戰,而是邊打邊撤,而且燒毀沿途莊稼和民居,拿破侖大軍緊追不舍,但由于補給路線越拉越長,逐漸慢了下來,8月,俄軍與法軍在斯摩棱斯克交戰,雙方各有上萬人傷亡,然後俄軍在自己的國土上繼續後撤,9月,俄軍與法軍又在莫斯科外的鮑羅季諾交戰,共有3萬法軍和4.5萬俄軍傷亡,然後,俄軍再次後撤,拿破侖順利拿下了莫斯科,但這時的莫斯科已經毫無意義,俄軍在撤退時放了大火,燒掉了百分之八十的建築,俄羅斯帝國的目的很明顯,就是拖時間,儲存有生力量,利用嚴寒來對付拿破侖,然後再進行反攻。

零下70度,俄羅斯士兵如何禦寒?裝備加食物

10月,拿破侖也意識到,進入冬季之後,後勤物資是根本無法從歐洲大陸運送到莫斯科,是以,拿破侖下令大軍回撤,俄軍在沿途使用打了就跑的戰術騷擾法軍,延緩法軍撤退的速度,剛進11月份,就下起了大雪,氣溫降到了零下五度,到12月份,氣溫更是降到了恐怖的零下40度,缺乏禦寒衣物的法軍一個一個倒在地上,俄軍還在别列津納河對法軍發起了猛攻,超過5萬法軍戰死,到最後,拿破侖帶去的60萬法軍,隻有不到5萬人回來。

零下70度,俄羅斯士兵如何禦寒?裝備加食物

1941年6月,阿道夫希特勒對蘇聯不宣而戰,蘇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在德蘇戰争前11個星期,蘇聯軍隊傷亡人數就已經超過百萬,在德軍于10月份逼近莫斯科時,寒冷的冬季卻提前到來,而且是多年不遇的嚴寒,到12月,溫度驟降到了零下45度,身着單薄衣物的德軍戰鬥能力大大下降,有超過20萬人直接被凍死凍傷,坦克裝甲也無法啟動,後勤補給也無法到達,是以,德軍沒能攻下莫斯科,給了蘇聯喘息之機。德國之是以沒有給軍隊準備棉衣,是因為希特勒被德軍之前的百戰百勝沖昏了頭腦,希特勒認為,德軍完全可以在冬季到來之前消滅蘇聯。其實,如果希特勒先準備棉衣再發動進攻,那也不一定能攻下莫斯科,因為當時德國如果先準備棉衣的話,那麼就至少會宰殺掉600萬隻綿羊,而這些羊肉流向市場,羊肉價格就會暴跌,但當時蘇聯的間諜發現羊肉價格并沒有波動,是以斯大林就認定當時德國不會進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