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烈三分将,清白有威嚴。陷陣蹈血海,拒敵立巍山。縛虎何太急,冷眼對阿瞞。矢忠無雙義,身節不二全。

高順是個真正具有軍人骨氣的将軍。呂布兵敗後,曹操殺了高順是件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
在呂布陣營中,高順在軍隊中的地位僅次于呂布,而在其他将領之上,肯定比張遼的地位要高。這個答案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因為在大部分人看來,張遼肯定是比高順要厲害的,是以他在呂布軍中的地位要比高順高。
呂布手下有八個健将:張遼、臧霸、宋憲、魏續、成廉、郝萌、侯成、曹性。這其中張遼和臧霸是主将,各自手下有三個副将,各領一軍,組成兩個戰隊。大家都知道,張遼這個人很有才能,智勇雙全,不但武藝高強,領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是個帥才。臧霸雖然表現不多,但根據呂布的用人特點和軍隊的組織結構來看,可以知道,臧霸也很不簡單,武藝能與樂進相并,領兵水準也應與張遼相近。
高順并不在八健将的行列中,他在軍中的地位要高于張遼和臧霸,他獨領一軍,号為“陷陣營”,雖然人數并不多,隻有七百來人,但卻是呂布麾下最精銳的部隊,個個都是龍精虎猛的悍勇之士,作戰十分勇猛。當與敵人的戰鬥陷入僵局之時,高順就會率領這支“陷陣營”殺出來,對敵方關鍵的部位進行雷霆一擊,将其擊潰,一舉奠定勝局。
高順指揮的這支部隊非常厲不厲害,曾經在小沛之戰中擊潰過關羽和張飛的部隊,打得劉備落荒而逃,連家小都棄在城中,來不及帶走。曹魏猛将夏侯惇也在這支部隊的打擊下吃了大虧。
高順是“陷陣營”的主将,他這支部隊人數不多,就需要高順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親冒矢石,帶着将士們沖在最前面,高順的武藝自然也是相當不錯的。
濮陽之戰,高順曾與典韋交鋒,被典韋擊敗;濮陽伏擊戰中,曹操陷入重圍,遭到高順和侯成的攔截,典韋奮力死戰,打退了高順、侯成;徐州城外,高順與夏侯惇大戰四五十合,不敵敗走;小沛城外,高順迎戰張飛,“不能取勝”。
雖然說高順四戰皆敗,但大家看看他的對手們:典韋、張飛和夏侯惇。兩個超級猛将,一個強一流猛将。是以并非高順武藝低微,而是他的敵手都實在太厲害了。
高順雖然很忠心,也有智慧,但他實際上并沒有得到呂布真正的重用。呂布這個人雖然武勇天下無敵,卻缺少謀略,自以為是,個人生活也不檢點,他不喜歡高順這種非常儉樸自律的人,除了打仗以外,其它時候都不願意與高順進行交流。是以高順的很多谏言也難以被呂布所采納,但高順也從來不生背叛之心。
呂布白門樓被叛将出賣遭擒,高順和其他人也被俘虜,有人哀求,有人大罵,有人長歎,隻有高順不發一語,默默走向刑場,陪伴在主公呂布身邊走完最後一程。
曹操收服不了他,高順沒有什麼壯懷激烈的言語,而是以這種沉默的方式踐行了一個軍人應有的骨氣和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