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盜墓奇聞:皇帝下葬時大地震如約而至,一個月之後陵墓就被盜掘!

今天的故事,要從皇帝的陵墓開始說起。曆朝曆代以來,不論哪一座皇陵,作為皇帝的最後歸宿,都是禁止任何無關人等進入的禁地。皇陵除了有一定數量的守陵軍隊外,往往還設定了大量的防盜措施。是以,在一般的情況下,除非王朝覆滅,但想要盜掘本朝皇陵,基本上是白日做夢。然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座皇陵,很不幸的是個例外……

盜墓奇聞:皇帝下葬時大地震如約而至,一個月之後陵墓就被盜掘!

這座皇陵,就是封閉墓門不到一個月就被盜掘的東漢順帝憲陵。

漢順帝劉保,漢安帝劉祜之子,六歲被立為皇太子。四年後,劉保被安帝闫皇後誣告謀反,昏庸的劉祜不辨真假,将年僅十歲的劉保廢為濟陰王。公元125年,安帝病死,闫皇後利用外戚勢力,扶立北鄉侯劉懿為皇帝。然而劉懿命短,繼位不到七個月就一命嗚呼,闫皇後秘不發喪,準備故伎重施,繼續物色合适的小皇帝。

盜墓奇聞:皇帝下葬時大地震如約而至,一個月之後陵墓就被盜掘!

然而不等闫皇後有所動作,消息被中黃門孫程等十九名宦官得知,早就不滿闫皇後專權的孫程等人,合力斬殺了闫皇後的黨羽闫顯等人,迎立劉保即位。11歲的劉保成為東漢第七位皇帝,是為漢順帝。

靠着宦官登上帝位的漢順帝年紀尚幼,雖然外戚勢力被暫時打壓下去,但是擁立他為帝的十幾名宦官卻被全部封侯。到後來,這些宦官又與外戚梁家勾結在一起,獨斷朝綱,弄權專橫。朝野上下一片烏煙瘴氣,階級沖突日益尖銳。再加上西北的羌族起義和國内饑荒,内憂外患之下,百姓怨聲載道。面對這樣的混亂動蕩,順帝卻毫無作為,整日沉迷于酒色,朝中統治一片黑暗。

盜墓奇聞:皇帝下葬時大地震如約而至,一個月之後陵墓就被盜掘!

公元144年八月,在這一片混亂動蕩之中,混了十九年日子的順帝駕崩于玉堂殿。漢順帝死後,其子劉炳繼位,是為漢沖帝。同年九月丙午日,也就是九月十二日,葬漢順帝于憲陵。然而《後漢書》記載載,漢順帝下葬之日,“京師及太原、雁門地震,三郡水湧土裂”,這就是一個很不好的兆頭。

果不其然,漢順帝死後,外戚梁冀一手遮天,此時外有戰亂,内有饑荒,各地民怨沸騰,暴民如潮,整個國家變成了一個餓殍遍地的爛攤子。就在這一片黑暗的亂世裡,竟然有膽大包天的盜墓賊,打起了憲陵的主意。雖然漢順帝遺照“無起寝廟,斂以故服,珠玉玩好皆不得下”,但是盜墓賊可不管那些。

盜墓奇聞:皇帝下葬時大地震如約而至,一個月之後陵墓就被盜掘!

《續漢書·禮儀志》記載:“順帝憲陵,山方三百步,高八丈四尺”,要說這麼一座龐大的皇陵之中沒有寶貝,說出來恐怕誰也不信。

《後漢書·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留》載:“(建康元年八月)庚午,帝崩于玉堂前殿,時年三十。遺诏無起寝廟,斂以故服,珠玉玩好皆不得下。九月丙午,葬孝順皇帝于憲陵,廟曰敬宗。是歲,群盜發憲陵”。據朱孔陽《曆代陵寝備考》記載:“孝順皇帝諱保,……在位十九年,……九月丙午葬憲陵,……建康元年冬十月群盜發憲陵……”

盜墓奇聞:皇帝下葬時大地震如約而至,一個月之後陵墓就被盜掘!

從這些記載我們可以看出,順帝九月下葬憲陵,到了十月憲陵就被盜了,前後不過一個月時間。這在中國曆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憲陵被盜事件,引起了朝野上下的巨大震動。但是因為當時社會動蕩,盜賊叢生,朝廷應接不暇,最後竟然不了了之。直到公元150年,順帝皇後梁妠去世,合葬憲陵,憲陵才恢複舊貌。然而,憲陵的悲劇并沒有到此結束,又過了40年,漢末亂世中的董卓又将包括憲陵在内的皇家陵墓再次盜掘,收珍寶無數。

盜墓奇聞:皇帝下葬時大地震如約而至,一個月之後陵墓就被盜掘!

小編說:雖然中國皇陵大多數都被盜掘,但是像漢順帝憲陵這樣,從下葬到被盜之間隔了一個月的皇陵,在中國曆史上,恐怕卻是隻此一座。從這個角度來說,漢順帝可謂是生人不濟,死亦可悲的代表人物了。各位親愛的讀者,你們又是如何看待盜墓這種行為的呢?歡迎留下您的寶貴看法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