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重磅消息!!!

12月25日下午

經考古專家對發掘成果進行論證

首次對外公布——

江西樟樹國字山墓葬

是迄今江西地區考古發現

規模最大的東周時期墓葬

墓主人很可能是越國王室貴族!

在江西省樟樹市,考古人員早前發現了一座東周時期的高等級墓藏,這座墓葬的發掘已經持續了四年多,出土2000多件套器物,包括迄今為止出土最長的一件筝和兩件帶有“越王”銘的銅戈(戟)。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築衛城城址與國字山墓葬

12月25日下午,經國家文物局、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30多位專家共同對樟樹市國字山越王室大墓考古發掘成果進行論證,首次對外公布——

國字山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區考古發現規模最大的東周時期墓葬,國字山墓葬的發掘是越國與越文化考古的新突破,對于研究越國曆史有着重要的學術意義!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根據出土遺物等推斷,墓葬時代在戰國中期。國字山墓葬是迄今江西地區考古發現規模最大的東周時期墓葬。墓主有着很高的身份地位,推測是越國王室貴族。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國字山墓葬位于江西省宜春市樟樹市大橋街道彭澤村洪光塘西南,築衛城城址西側約300米處的小山頂部。築衛城是清江盆地東周時期的中心性城址。城址周邊發現大量同時期的城址、遺址、墓葬等,構成了以築衛城為核心的聚落群。

自2017年起,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援下,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樟樹市博物館組成的國字山考古隊以聚落考古的理念對墓葬及周邊地區開展了持續性考古發掘和研究工作。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M1墓主棺及陪葬棺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墓葬是東西向中字形豎穴土坑墓。墓葬周邊有近長方形圍溝環繞。墓室東西長約16米,南北寬約14.4米。椁室呈長方形箱體,由下方的墊木、底闆,周邊的側闆和蓋闆組成。椁室各部位均使用楠木。椁蓋闆上有金黃色木皮覆寫。椁室内由隔斷和立柱分隔成井然有序的25個分室。椁室内放置7具棺木。其中主棺是船形獨木棺,位于椁室中部,另6具陪葬棺分置于周邊分室内。

墓葬雖經早期盜擾,在各分室内仍出土有2000餘件套器物。墓内出土器物的種類以漆木器為大宗,此外還有金屬器、陶瓷器和玉石器等。從器類看,囊括了禮器、樂器、兵器、車馬器、日常用具等多種品類。

禮器中筝儲存很好,總長度達到2.3米,是先秦時期發現的最長的一件筝。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國字山墓出土 筝

最為重要的是墓内出土的兩件有銘銅戈(戟)。經專家考證,銘文分别是“者殹自乍用戟”和“於戉台王旨殹之大子不(?)壽自乍元用矛”。器主分别為越王勾踐的玄孫翳(公元前410~前375年)和翳的一個兒子不(?)壽。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者殹戈(戟)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不壽戈(戟)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青銅鸠杖的跽坐人形镦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玉龍鳳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壁龛内出土陶罐和陶豆

國字山墓葬的發掘為建構和完善江西地區兩周時期考古學文化序列譜系提供了關鍵性資料,同時為築衛城城址的最終定性及探讨清江盆地兩周時期聚落布局和社會結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江西重大考古發現!或與越王勾踐玄孫有關!

兩件銅盉

除了突出的越文化因素,國字山墓葬還有相當數量的楚文化因素和群舒文化因素,展現出多種文化因素交融共存的特征,對于研究作為 “吳頭楚尾”的江西地區東周時期的吳越楚關系、政治格局演變和“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程序等具有極為重要學術價值。

綜合江西釋出、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人民日報用戶端、宜春釋出、宜春文旅

來源:南昌晚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