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單霁翔: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不是目的,傳承才是

摘要

保護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傳承。就是把我們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經過我們的手能夠健康地、完整地、真實地傳給我們子孫後代,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單霁翔: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不是目的,傳承才是

文化遺産保護的目的是什麼?針對這個長期争論的問題,在2021“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的“新視野下文化遺産的可持續發展”專題論壇上,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文物學會會長單霁翔給出了自己的回答。

“保護不是目的,利用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傳承。”單霁翔說,“就是把我們祖先創造的燦爛文化,經過我們的手能夠健康地、完整地、真實地傳給我們子孫後代,這才是真正的目的。”

如何才能做好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單霁翔認為,文化遺産不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獨有的,它是人類共同的遺産,隻有加強國際合作、共同努力,應對氣候變化等多種挑戰,才能長治久安。

我國的考古和文化遺産保護都取得了哪些成績?文化遺産保護又有哪些新的氣象?單霁翔從今年在文化遺産領域的兩件大事說起。這兩件事,一件是緻敬中國考古百年,另一件,則是今年在福州召開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

單霁翔: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不是目的,傳承才是

01

考古實證中華文明五千年曆史

今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百年前,中國考古從國際合作起步。1921年,瑞典的地質學家安特生和中國的考古學家一起,發現了周口店猿人遺址,也發現了河南的仰韶遺址,并且在仰韶遺址開始了考古發掘,拉開了中國考古學的序幕。”單霁翔介紹道。

在他看來,“百年來,中國考古學不斷發展,考古學家在中華大地上勤奮地發掘、研究、探索,逐漸地使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更加清晰。特别進入新世紀,夏商周斷代工程使考古學年代序列更加準确。”

中華文明的探源實證了中國文化、中華文明在5000年前就已經存在,遍布如滿天星鬥,遍及長城内外、大江南北。

單霁翔舉杭州良渚遺址為例,2005年考古學家們在良渚遺址發現了古城遺址,囊括内城、外城、中間的工程,其中内城約有3平方公裡,是北京紫禁城的數倍大。

2017年良渚遺址周邊發現了龐大的水利工程遺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良渚遺址時,給予的評價是:它改寫了世界的水利史。因為它是5300年前人們的創造,是以良渚古城遺址毫無争議地成為了世界遺産,實證了中華5000年前的文化存在。

單霁翔: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不是目的,傳承才是

圖檔來源|網絡

02

申遺推動文保煥新

單霁翔表示,世界遺産大會在中國已經是第二次召開。2004年,世界遺産大會首次在中國召開,會議上制定了一項規定:無論國家無論大小,每個國家每年隻能申報一項文化遺産,以平衡文化的多樣性。

對于擁有五千年文化資源的中國而言,“我們既要服從規定,又從長長的預備名單中,每年選取一項,傳遞極大的努力使其入選。”單霁翔羅列了從2004年至今的申遺成功項目,“一步一步走來,随着2019年良渚古城遺址申報成功,中國成了全世界擁有世界文化遺産最多的國家。”

“關鍵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文化遺産保護也有了新氣象。”他說。

中國的文物保護和世界文化遺産保護是高度融合的。

“首先,我們開始關注文化要素的遺傳保護,也開始關注文化和自然要素共同生成的文化景觀保護。此外,我們不但關注靜态的遺産,而且開始關注古村落、曆史街區、工業遺産、農業遺産等活态的、動态的遺産保護。”單霁翔說。

曆史鍊條不能斷裂,在關注古代、近代史迹保護的同時,當代文化遺産的保護同樣不能忽視。文化遺産保護也從一座橋、一座台、一個古建築群的點面保護進一步擴大,走向對文化線路、現行文化遺産的保護,如茶古道、秦蜀古道、萬裡茶道、中東鐵路。

“我們不僅關注宮殿、寺廟、紀念性建築的保護,也開始關注一些傳統民居、老字号等與鄉愁、家族文化相關的鄉土建築。在物質要素的保護以外,也關注非物質要素的保護。”單霁翔認為物質要素和非物質的要素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目前,我們也在關注民間文化遺産保護,并将之拓展到不同人生活的社群、街區、村落,同時,也關注到那些傳統民居、鄉土建築、工業遺産等。從保護靜态遺産到保護更多活态動态的遺産,文化遺産保護已經和我們普通群眾的社會生活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單霁翔說。

他表示,在這樣的情況下,文化遺産保護是億萬群眾都應該有權利和有責任保護的一項事業。要把更多文化遺産保護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和受益權賦予群眾,讓人們知道我們的生活中就有文化遺産。“是以,我們平時的立場和觀念也要轉變,不要把文保視為專業的、系統的、行業的工作,它應該是一個社會公衆都能夠參與和知曉的事情。”

單霁翔: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不是目的,傳承才是

03

【現場分享】

博物館如何常看常新?

“昨晚我去逛了永慶坊和恩甯路,看到了非常出色的粵劇藝術博物館,這裡讓我們的地域文化、傳統文化能以更加親民的方式展現。”12月2日,原故宮“看門人”單霁翔現身2021“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會場。

現場,單霁翔分享了自己對粵劇藝術博物館的初印象,他認為,這是在挖掘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與博物館的新型業态結合打造出的典型。

同時,他表示,廣東曆史文化悠久,廣東省的博物館展示出文化多樣性,展現出了豐富多彩的類型。

“如陽江的南海一号博物館,能在博物館内進行可持續的、安全的水下考古。再如中英街曆史博物館也非常具有特色。”此外,單霁翔還談及廣東省博物館,他表示,廣東省博物館一直排在全國前列,無論外觀造型還是内設陳列,總會給人一種常看常新的感覺。

作為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常打趣自己為故宮的“看門人”,曾經,他與同僚們成功打造出了故宮系列文化IP,讓古老的宮殿綻放出新的文化魅力。會議現場,單霁翔分享了打造故宮IP的心得體會。

他指出,目前人們接觸資訊的手段很多,不再是單一的傳播方式。最初自己向大衆傳播的方式從以寫書為主,且多用專業領域語言,這些年來則陸續出版了《大運河飄來紫禁城》《萬裡走單騎:老單日記》《我是故宮“看門人”》等語言通俗活潑的作品,以平時的語言和觀衆易接受的表達,創造輕松閱讀的氛圍,實作了更加廣泛的有效文化傳播。

最令單霁翔始料不及的是,《我在故宮修文物》專題紀錄片獲得了1.2億的播放量,一檔慢節奏的紀錄片竟特别受到年輕人的喜愛,單霁翔透露,這檔節目70%的閱聽人是年輕人。

單霁翔現場提起了這些年他參與過的文化節目制作,與中央電視台共同策劃的節目《國家寶藏》和與北京電視台合作的《上新了故宮》都已深入人心,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單霁翔介紹,此外他還參與制作了《我是規劃師》和《萬裡走單騎》,《萬裡走單騎》是一檔真人秀節目,詳細介紹了世界遺産的價值,讓人們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赢得了觀衆的口碑,并在B站獲得9.5分的高評價。

單霁翔認為,“從以上經驗可以看出,今天人們開始以講故事的方式接受資訊。我們要知道人們正在怎樣接受資訊,以什麼樣的語言和傳播管道,才能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讀懂中國、讀懂世界。”

單霁翔: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不是目的,傳承才是

來源:中國社會藝術協會(zgyx618)

原題:單霁翔: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不是目的,傳承才是

圖檔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定授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