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1974年,陝西臨潼骊山鎮西楊村的農民在打井時發現了幾個與真人大小的陶俑,由此秦始皇陵兵馬俑得以重見天日。與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土灰色兵馬俑不同,兵馬俑在出土的時候色彩鮮豔,這張照片就是兵馬俑出土時的樣子。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兵馬俑作為秦始皇的随葬品,選用了當時最為優秀的一批工匠和最為先進的燒造技術。這批工匠有一部分是來自秦朝官府制陶作坊的工匠,一部分是來自民間的優秀藝人,他們通過采用陶冶燒制來制造“兵馬俑”,先通過模具制作出初胎,這樣就可以大規模制作出陶俑的粗略形态。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陶俑的身軀燒制出來後,工匠們會在上面進行彩繪,使之看起來和真實的秦軍士兵一樣。與身軀相比,秦俑的頭部制造相對繁瑣。有人認為“兵馬俑”之是以千人千面,是因為每一個“兵馬俑”都是照着真人捏塑出來的,這種“非标準化”的做法使得工作量無疑大大增加了很多。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頭部、身軀、手臂都制作完成後,工匠們就會将它們拼裝在一起,然後再在兵馬俑的手上插上兵器,這樣一個兵馬俑就制作完成了。大家看照片中兵馬俑的手型,在當時他們的手中是持有兵器的,不過在地下兩千多年,兵器早已腐爛掉了。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為了保證兵馬俑的品質,每一個兵馬俑身上都有制作工匠的名字,這樣出現問題就能直接找到對應的人。秦朝的法律嚴苛,如果工匠們給秦始皇制作的随葬品出現了品質問題,很有可能小命不保,為了“保命”工匠們自然會傾盡心血來保障品質。俑,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兵馬俑之是以能被稱為我國古代寫實主義雕塑的巅峰之作,除了其大小、形态與真人極度逼真外,還有就是其豔麗多彩的彩繪。據統計兵馬俑僅上衣顔色就有近十種,褲子也有七八種顔色,其中最為常用的就是粉綠、朱紅、粉紫、天藍這四種顔色。這是剛出土的兵馬俑。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為了使兵馬俑的顔色顯得更加細膩,工匠們還用細泥塗抹在兵馬俑表面,來填滿陶俑表面的空隙,這樣着色就比較均勻細膩了。為了使兵馬俑最大限度的接近真人,工匠們還會使用不同的顔色進行對比,以此來凸顯兵馬俑甲胄、胡須、眼眉的立體感。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是以在最初發掘時,考古人員都被栩栩如生的兵馬俑驚呆了。這張照片就是剛剛出土時的兵馬俑,甲胄和肢體還有殘存的色彩,十分精美。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這些彩繪雖然十分精美,但是由于其在無氧的地下環境儲存了兩千多年,是以出土後立刻就被氧化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員、文物保護部主任夏寅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其實每個兵馬俑都是有顔色的,但是出土後僅15秒顔色就會變化,4分鐘内表面就會脫水、翹曲,甚至是脫落。就是這樣才導緻我們今天看到的兵馬俑幾乎都是土灰色的。兵馬俑臉部大多是粉色的,是以這尊綠臉兵馬俑非常珍貴,它也被國家列為禁止出國文物。

直擊兵馬俑剛出土時的樣子:色彩豔麗,但15秒後表面就開始褪色

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國家經過了20多年的技術攻關,目前已經掌握了儲存兵馬俑顔色的技術。在未來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顔色豐富的兵馬俑,而不是清一色的土灰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