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亡國後哪一類人最為悲慘?

曆史上,“圈養”在宮闱的後妃們,她們的命運和皇權共“生死”。國将不國之時,她們就似那“魚肉”,任人宰割。曆史上有不少留下來的詩作,反映出這些後妃們,對當時狀态的感傷、抗争。漢代劉向的《列女傳》,就記述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亡國後哪一類人最為悲慘?

公元前683年,楚文王滅息國(今河南省息縣),國君息侯被貶為守門人,其夫人息妫貌美,被楚文王關在宮中,想強行納她為妾。一天,楚文王離宮出遊之際,她便偷偷溜出來找到她夫君,表明自己絕不改嫁的心意。

她還作詩來明志: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畏子不敢。

大車啍々,毳衣如璊。豈不爾思?畏子不奔。

谷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皎日。

“生無法在一起,但是,死一定要葬一處,太陽可以為證,我句句屬實。”隻是,她的夫君卻是态度猶豫,她便以自殺證明了自己的心意。

亡國後哪一類人最為悲慘?

趙匡胤征戰後蜀時,國君孟昶降,其妃子費氏,才色俱佳,人稱“花蕊夫人”,也随其一起歸宋,途中,因國亡而不得不離開而悲苦,便将其化作了手中的文字:

庭空客散人歸後,畫堂半掩珠簾。

林風淅淅夜厭厭,小樓新月,回首自纖纖。

春光鎮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窮。金窗力困起還慵。

一聲羌笛,驚起醉怡容。

尋春須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

帝鄉煙雨鎖春愁,故國山川空淚眼。

金鳳欲飛遭掣搦,情脈脈。看即玉樓雲雨隔。

桃李不須誇爛熳,已輸了風吹一半。

學著荷衣還可喜,年少多來有幾?自古閑愁無際。

初離蜀道心将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不時的聞到了杜鵑的香氣。隻是,被催行,這首詩未能寫完,後人有續寫,但是,隻能說後人“胡言亂語”,硬将“恨别”當作了“歡喜”了。

亡國後哪一類人最為悲慘?

之後,趙匡胤聞其才貌,便召進宮,令其賦詩。她的一腔悲憤,再次化為文字: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哀歎自己的國家空有十四萬的兵力,竟投降于僅有數萬人的宋軍。同樣,她的才貌也成了她的“催命符”。趙光義見哥哥被其“迷惑”,一次宮苑狩獵中,見她也随侍在側,一箭要了其性命,理由當然就是“射錯”了。

亡國後哪一類人最為悲慘?

公元1276年,南宋謝太皇太後偕皇帝降元,後宮一位昭儀王清惠,北上途中,在驿館牆壁上寫下《滿江紅》,感慨國運多難,哀歎自己的命運多舛又無助。後來,文天祥看到此詞,對收尾的幾句頗感不滿。

于是,又作詞二首,将末尾幾句做了改動:

......

彩雲散,香塵滅。銅駝恨,那堪說!想男兒慷慨,嚼穿龈血。回首昭陽辭落日,傷心銅雀迎秋月。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瓯缺。

曲池合,高台滅。人間事,何堪說!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原文是“願嫦娥相顧肯從容,随圓缺。”被他改成為,即使是女兒身,也應該舍身殉國,“算妾身,不願似天家,金瓯缺。”或應該自潔自愛,“......妾身原是分明月,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當然,詞中還是難免流露出,男權社會特有的對女子的“限制”和“要求”。

根據史料,這位昭儀後來得到了忽必烈的同意,出家做了女道士,這是不是也應了所改的詞?

亡國後哪一類人最為悲慘?

在那樣的時代,女子能留名,實屬不易,如果,是因為國破家亡而為後人知,隻會更添對她們的憐憫和歎息。曾是高貴的“主子們”,瞬息萬變間,尊嚴頓時被人視為泥土。趙光義不滿自己哥哥貪慕花蕊夫人才色,自己卻也一樣沉迷于南唐後主李煜的皇後小周後。

當自己的命運由于國家不在而被他人主宰,這是何等的悲哀。根據史料,北宋亡國後,其後宮嫔妃的下場,可用“生不如死”來形容。當初的皇後,被當成了“歌姬”,任人使喚。她們來到金國京都後的下場,大多去了“軍妓營”。

這時的她們,是否有一絲後悔,不該入這後宮,受這般淩辱?其實,曆史上的絕大部分時間,女子都是弱者。她們沒法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安康盛世時,一切皆好。社會動蕩時,越是弱者,越是被欺淩。連國家都護不住的那些君主們,又怎有能力為他們的家人、子民遮風防雨?

亡國後哪一類人最為悲慘?

縱是如此,那樣的社會對女子的要求又極其“苛刻”。七尺男兒都不保家衛國了,還要求一介弱女子“以身殉國”,這樣做有意義麼?相較下,現在的女生,也許不得古時的那種“富貴”,但是,“貴”在不必再“看人眼色生活”,這是任何富貴都換不來的幸福。

我們在歎這些弱女子的“不幸”時,何嘗不是“竊喜”自己“投胎”了一個好時代?我們無法選擇自己所處的時代,但“萬幸”的是,我們可以有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那個時候的她們,除了用文字哀歎自己外,幾乎沒有其他的選擇,縱有榮華富貴,最後換來的卻是尊嚴不在。

亡國後哪一類人最為悲慘?

個人的命運和國家、時代緊緊相扣,我們更加有理由去相信,自己的“如花前程”也會随着國家的強大,越發的美麗。當然,已逝的一切也不會再現,隻會讓我們更加珍惜這和平快樂時光,用自己的力量好好的保護那個她。

參考資料:

【《列女傳》、《滿江紅·代王夫人作》、《宋史》、《靖康之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