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為節能減排,還有更宏大的目标

新能源汽車的核心不是能源,是儲能方式、動力轉換方式、動力組合模式、車聯網、自動駕駛、智慧出行,這一排列順序将成為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幾個層次。

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為節能減排,還有更宏大的目标

新能源汽車的頭部企業特斯拉一開始并沒有自己生産電池,2019年,也隻是為了解決産能問題,才開始布局電池生産。

如果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那麼以馬斯克信奉的第一性原理,就應該從開發電池技術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

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為節能減排,還有更宏大的目标

實際上,新能源汽車并非為了節能減排,節能減排隻是電動汽車的一個基本屬性,更本質的改變是對駕駛體驗的更新。

電力作為二次能源,來源極為廣泛,除了轉換煤炭、石油的能源以外,還可以從風、光、核能等形式轉換能源。相較于石化燃料确實有着巨大的優勢。

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為節能減排,還有更宏大的目标

然而,比亞迪、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車并沒有涉及發電端,以此來看,新能源汽車從石化燃料變為電力,目的是為了解決能源和環保問題,這是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核心,但不是新能源汽車本身的核心。

第一重要的技術一定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特斯拉的電機、電控、自動駕駛等技術,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都掌握在自己手裡,這才是電動汽車本身的核心。

通過這些核心技術,實作對汽車本身的更新,提升駕駛體驗,成為這些企業開發新能源汽車的基本邏輯。

當然,資本也需要順勢而為,在環保壓力下,節能減排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提條件,所有技術的基本方向必須為此服務。

如果僅僅是為了節能減排,而不是為了提升駕駛體驗,相信不會出現特斯拉這些企業,實際上,特斯拉一開始推出的就是進階跑車。

同時,那些自以為能帶來駕駛體驗更新的資訊技術公司,進入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是基于這一理由。但駕駛體驗更新并不是視聽娛樂更新,也不是汽車外型更新,而是以提升出行體驗為目标的,包括駕駛、互動等體驗的綜合更新。這一次更新,将用機器逐漸替代人工駕駛,下放汽車中駕駛的作用,再通過機器駕駛、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技術,實作真正的出行更新。

最終,出行不僅僅是一件純花錢的事,作為物聯網的一個節點,汽車将成為一個小型的移動資料中心,在參與交通出行的過程中生産資料,産生資料資訊價值。

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幾個層次和階段。

第一層,能源替換。

這是新能源汽車的最低階段,在這一層面,簡單地實作了最基本的能源替代。在補貼的作用下,這一階段已經完成,然而,目前很多傳統車企仍然沒有進入這個層次。

第二層,系統替換。

在能源替代的基礎上,為了更好的駕駛體驗,企業着重研發電池儲能、充電、電機、電控等技術,用結構簡單的電機替代結構複雜的發動機,提升加速體驗和可靠性。目前比亞迪、特斯拉等企業處于這一層次。

比亞迪推出了超級混動汽車,成為這一層面在現階段的爆款車型,可以說比亞迪用了心思,做足了準備,在動力組合上做文章,實作了對燃油車的全面超越。

第三層,體系替換。

資訊技術滲透到汽車領域,将助力發展了百餘年的汽車實作最大一次更新。此後,汽車将不再是單台的以駕駛為核心體驗的産品,而需要放在更為宏觀的場景中,通過智能輔助駕駛、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技術,形成新的出行體系,提升出行體驗。

在這一層次,汽車的定位發生了變化,駕駛不再是核心,電池、電機的作用也将成為基本要素,而資訊技術将作為出行的主導要素。是以,資訊技術公司真正的機會在這一層次。比如華為、谷歌、蘋果等公司。當然還有特斯拉、比亞迪。也許還有更多。但參考目前的汽車行業體量,這一領域并不寬敞。

對應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幾個層次,相應地也大約同步了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幾個階段。

在大力補貼的作用下,新能源汽車已經走過了第一階段,全面進入第二階段,這一階段出現了百花齊放的局面。

顔值即正義展現在汽車上,特别是高端汽車上,利用以貌取人的弱點,一些企業造出外表大氣性能炫酷的新能源汽車去吸引小部分不懂車,又注重體驗顔值的使用者。炫酷的内涵發生了變化,不僅僅是外表,更多的是一些概念性的技術,比如輔助駕駛、智能駕駛等等,不過這些技術遠未成熟,隻能忽悠小部分使用者。這一情形很快就會過去,大部分使用者還是會看清方向,保護投資,選擇真正符合未來趨勢的車型。

借着新能源汽車的契機,汽車行業在進行最大一次更新,20餘年的時間,也隻是走過了第一階段,才進入第二階段,比亞迪、特斯拉也僅僅是第二層次的領先企業,真正的更新在第三階段的第三層次,到時候格局如何,還需要這些企業和潛在的企業繼續努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