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譯史|“洋芋燒牛肉”的誤譯與十年中蘇論戰

本文轉自:薯于侬

洋芋的種植曆史悠久,種植範圍覆寫全球。它優越的植物特性讓其在各個國家都能找到适宜生長的土地。

說起用洋芋做的菜肴,“洋芋燒牛肉”一定會被列在前幾位,不僅因為它的口感和營養價值,還因為它在國人心中家喻戶曉的名聲:上過曆史課的都知道,洋芋燒牛肉和前蘇共上司人赫魯曉夫還有一段哭笑不得的故事。

譯史|“洋芋燒牛肉”的誤譯與十年中蘇論戰

▲ 東北名菜:洋芋燒牛肉

1964年4月1日,時任蘇共中央第一書記的赫魯曉夫出訪東歐國家匈牙利,他在布達佩斯一所電機廠演講時提到:“……到了共産主義,匈牙利人民就可以經常吃到‘Goulash(古拉西)’了……”。

誰想到,這道美味的匈牙利名菜竟被赫魯曉夫的這句話,推上了政壇激辯的風口浪尖。

譯史|“洋芋燒牛肉”的誤譯與十年中蘇論戰

▲ 赫魯曉夫通路東歐國家匈牙利

赫魯曉夫的演說内容在我國國内一公布便引起了軒然大波,說他竟然把“福利共産主義”說成是“一盤洋芋燒牛肉的好菜”,簡直不可理喻。

趙樸初先生的名句:“光頭兒頂不住羊毫筆,洋芋兒墊不滿砂鍋底,夥伴兒演出了逼宮戲……”就是諷刺赫魯曉夫“洋芋燒牛肉共産主義”的。

在那個時候,洋芋燒牛肉一度被認為是“蘇修菜”,即使味道再美,共産主義的兒女也會嗤之以鼻。甚至有些地方,連洋芋都不願再種植,說它沾上了“蘇修”習氣……

直到赫魯曉夫當年10月下台,因“洋芋燒牛肉共産主義”助長的中蘇思想大論戰仍舊沒有結束。

譯史|“洋芋燒牛肉”的誤譯與十年中蘇論戰

▲ 《某公三哭》作者趙樸初先生

第二年秋天,毛澤東主席更是寫下了脍炙人口的寓言體詩詞《念奴嬌 鳥兒問答》:

鲲鵬展翅, 九萬裡,翻動扶搖羊角。背負青天朝下看, 都是人間城郭。炮火連天,彈痕遍地,吓倒蓬間雀。怎麼得了,哎呀我要飛躍。

借問君去何方,雀兒答道:有仙山瓊閣。不見前年秋月朗,訂了三家條約。還有吃的,洋芋燒熟了,再加牛肉。不須放屁,試看天地翻覆。

譯史|“洋芋燒牛肉”的誤譯與十年中蘇論戰

▲ 1976年1月《詩刊》雜志發表了這篇詩詞

主席用诙諧的、口語化的筆法,對赫魯曉夫進行了尖刻的嘲諷,揭露了他篡改馬列主義、歪曲共産主義的行徑。

詩詞拿赫魯曉夫的“修正主義”開刀,以“鲲鵬展翅九萬裡”那樣氣沖霄漢的氣概,把那被“吓倒”的“蓬間雀”好好地嘲弄了一番;而“洋芋燒熟了,再加牛肉”則是對赫魯曉夫錯誤“共産主義觀”的猛烈抨擊。

譯史|“洋芋燒牛肉”的誤譯與十年中蘇論戰

▲ 赫魯曉夫和毛澤東、劉少奇

為什麼用“洋芋燒牛肉”隐喻“共産主義”就不對呢?這得從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起。

正所謂“所有的蜜月期都是短暫的”,中蘇關系也是如此。二戰結束以後,蘇聯那位老大哥開始擺起了譜,耍起了派,總想着高人一等,大國沙文主義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散播。

1958年中國搞“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前蘇聯塔斯社記者将這一情況向赫魯曉夫作了彙報,或許是赫魯曉夫對洋芋燒牛肉情有獨鐘,聽過彙報後的他竟說了一句風涼話:

“中國的共産主義原來是大鍋清水湯,蘇聯要搞共産主義,起碼是洋芋燒牛肉……”

後來,這位“揭了蓋子,又捅了漏子”的赫魯曉夫,不僅全面批評他的前任上司斯大林,又在中美關系接近冰點的時刻主動向美國政府“示好”。

這一系列舉動之後,我們的主席能不生氣嗎?于是乎,一篇含沙射影的詞作就憤然誕生了。“洋芋燒牛肉共産主義”也被推上了中蘇論戰的戰場上。

譯史|“洋芋燒牛肉”的誤譯與十年中蘇論戰

▲ 赫魯曉夫和美國總統肯尼迪

可是對蘇聯大國沙文主義的批判,讓一道匈牙利名菜背黑鍋實屬不該。

2006年的《黨史縱橫》刊登了原外交部副部長王殊的一篇回憶文章,他說到“洋芋燒牛肉共産主義”的由來其實赫魯曉夫取悅匈牙利人的玩笑話,并不是說共産主義的标準就是大家都能夠吃上洋芋燒牛肉。”

王殊在文中說,新華社《參考消息》編輯部的翻譯們在翻譯赫魯曉夫這個講話時,被“Goulash(古拉西)”這個詞難住了:

如果直譯為“古拉希”,中國讀者會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但要在後面加上括号注解又太長了。有幾個記者吃過這道菜,說不過是洋芋燒牛肉罷了,由于《參考消息》每天出版很緊迫,幾個編輯商量後決定将Goulash(古拉西)譯為“洋芋燒牛肉”。

譯史|“洋芋燒牛肉”的誤譯與十年中蘇論戰

▲ 原外交部副部長王殊

現在看來,這個譯法确實不太準确,它沒有表達出這道菜在匈牙利飯菜中的代表性和廣泛性,因而後來引起了不少的誤解。如果當時直譯為‘古拉希’,再加上括弧注解,可能會好一些。

事情就那麼簡單,僅僅隻是出報時間緊迫的情況下編輯們一個不甚妥當的翻譯問題,就讓“洋芋燒牛肉”這道菜背上了“蘇修菜”的罵名。

說到底,這個“古拉西”到底和我們的“洋芋燒牛肉”有什麼不同呢?

匈牙利有三道國菜:P rk lt(稠汁炖肉)、Chicken paprikash(重奶油炖雞)和Beef Goulash(稠汁蔬菜炖牛肉),最後一道 Beef Goulash 就是以洋芋為主要食材原料做出的,也隻有這道菜走出了東歐,為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所喜愛。

譯史|“洋芋燒牛肉”的誤譯與十年中蘇論戰

▲ 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的漁人堡

Goulash(古拉西),來自馬紮爾語的“gulya(香草,牧牛人)”。匈牙利人中96.6%是馬紮爾族,他們的先祖過着遊牧的生活,牧牛人在外放牧,夜間無法回家,常常用柴火架起大鐵鍋燒肉炖湯,熱乎乎的肉湯下肚,能瞬間趕走饑餓和寒冷。

後來,土耳其人又帶來了紅辣椒、番茄、洋芋,特别是紅辣椒在匈牙利迅速流行起來。匈牙利人民将紅辣椒制成了一種叫做 Paprika 的辣椒粉,配合洋芋、牛肉等食材放在陶罐裡熬煮至爛糊狀,再撒上少許香料,一道湯汁濃郁的“古拉西”就做成了。

譯史|“洋芋燒牛肉”的誤譯與十年中蘇論戰

▲ 匈牙利名菜“古拉西”

沒想到,赫魯曉夫在愚人節的一句玩笑話竟讓如此美味的一道菜肴蒙受了“不白之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