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作者:Hi科普啦
聲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标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大家買菜的時候,是不是都遵循這個法則:挑蔬菜要挑新鮮的,洋芋要挑大的。但很多人都發現,近年來的洋芋越來越大了。有傳言說,這些大洋芋都是用了膨大劑。

洋芋大真的都是用了膨大劑嗎?這個膨大劑究竟是什麼?用了它的洋芋究竟會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用過都說好的膨大劑

洋芋作為茄科茄屬的可食用作物,最早的原産地其實是地處熱帶的美洲,此後又輾轉印度多地,才最終到達了大陸。與其他農作物相比,洋芋其實更喜歡較為幹燥的沙質土壤。

據了解,早在2012年時,大陸的洋芋産量就已經達到全球第一了,共計8800多萬噸,黑龍江更是擁有着大陸最大的洋芋培育基地。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那麼為什麼洋芋的個頭會一年比一年大呢?原來,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洋芋品種已經超過了上千種,而我們各省份的洋芋培育基地也會因地制宜的研究更适合種植的品種。

是以除了在顔色方面,我們研發出了紅、紫等一系列的别樣洋芋之外,這些品種的苗産也已經最高能達到1500千克左右了。

研發力度的增加與成本的投入,不僅讓洋芋作物實作了增産,個頭同樣也是在變大的。而我們在研究新品種的時候,其實還會為它們打上一種特别的試劑:膨大劑。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實際上,膨大劑作為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其運作原理是加速農作物的細胞分裂,并讓細胞的體型增大,以此來讓農作物的體型變大、産量增加。

這種調節劑最早于1920-1930年被發現,當時人們觀察到天然植物激素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長效率,此後,在一衆科學家的研究下,大陸最終于50年代便開始生産可以提高農作物品質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了。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總的來說,洋芋的增産以及個頭的變大,離不開人力的幹涉,一方面膨大劑在客觀方面促進了其生長,另一方面,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不同地區的氣候,研發不同品種的種類,也讓其生長事半功倍了。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不過,這種人類發明出的調節劑如果劑量過大,會對人體形成不良影響嗎?其實早在很久之前,聯合國糧農組織就聯合衛生組織,制定了非常嚴格的農藥使用規範。

而根據發達國家,例如歐美國家以及日本等多國的對比實驗結果,發現大劑量膨大劑對人體健康并不會産生危害。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膨大劑中由美國最早研發的氯吡脲,以及有英國最早研發的赤黴酸,它們的使用時間都已經在40-60年左右了,期間并沒有發生過膨大劑使人中毒傷亡的情況。

小洋芋有反超的趨勢

世界各地喜愛食用洋芋的人群不占少數,但随着越來越多的人了解到了膨大劑,部分人已經開始減少對洋芋的食用了。可實際上,這種想法完全是沒必要的。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即使人們已經熟知,其在被打過膨大劑之後,人體食用了也不會有什麼健康問題,但大家總是會擔心這種試劑會不會對内部成分形成影響。

由于洋芋中具有大量的維生素C以及豐富的蛋白質以及糖類,是以營養配比十分均衡的它們不僅可以作為配菜食用,在主食界其實也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在藥食方面,洋芋可以一定程度上作為減肥的代餐食用。再不濟,其中富含的粗纖維也可以幫助當事人通便潤腸,并且還能緩解血管壓力,調節脾胃。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這些土生土長的洋芋,在經過膨大劑的洗禮之後,其實并不會被改變本來的營養結構。

據了解,即使膨大劑過量使用,也隻是會讓農作物的果實變得畸形,并且容易發生開裂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賣相不好了。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隻不過,這些發生果裂以及畸形的洋芋,在内部的澱粉含量會發生一定的改變,其雖然在成熟後會變大,但這也使其中的粗纖維變得更發達了。

這也就為消費者後續的料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是以說,使用過膨大劑之後的洋芋常常會因為個頭太大而不好烹饪。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萬一沒有做熟,當然就會在口感方面讓人難以接受了,是以在生活中,也存在着許多鐘愛小洋芋的消費者。

龍葵素是雙刃劍

挑洋芋與做洋芋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活,如果不夠注意,人們反而會因為吃了洋芋而變得不健康。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首先,無論個頭大小,如果發現洋芋的表皮存在發青以及發芽的現象,一定要趕緊丢掉,因為這代表着洋芋内部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龍葵素了。

龍葵素作為一種有毒物質,一旦出現,就說明洋芋并沒有經過完好的儲存程式,不可避免的發生了潰爛。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人們在食用過這種洋芋之後,就很可能産生中毒反應,此時的人體會感到眩暈惡心,嚴重者甚至會發生胃部肌肉痙攣等情況,最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因呼吸中樞麻痹而死亡。

可是話雖然這麼說,但大部分家庭買洋芋都會一次買很多,很難避免其中有一部分發芽或者變綠,難道這就意味着這一袋子洋芋都不能食用了嗎?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對此,國家洋芋體系崗位專家郭華春就解釋到,龍葵素是洋芋自己為了避免被蟲吃而産生的,隻有不當存放的洋芋,才會使龍葵素的含量增加。

龍葵素含量超過20mg/100g的洋芋,食用過後就很可能對人體形成危害,對于綠色表皮範圍較小的洋芋,雖然龍葵素含量确實增加了,但含量還沒有到很嚴重的地步。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是以此時最好能将這部分給剜掉,并且在處理過綠皮之後,最好能在水中多泡一會,烹饪時再多放一些醋,就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人體因使用不良洋芋而發生中毒問題了。

除了做洋芋之外,最好的就是在挑洋芋的時候就避免拿到壞的,但我們該怎麼辨識好洋芋呢?

市場賣的洋芋越來越大,難道是打了膨大劑?人吃了會不會有害?

其實主要可以通過三點來分辨,其一,表面孔洞較深的洋芋最好不要選,其二,質感過硬的洋芋個體能不拿就不拿,其三,洋芋雖然帶着泥,但最好還是搓一搓,如果發現不怎麼掉皮,那也是比較危險的洋芋刺客。

其實隻要我們選好洋芋,完善的儲存,并且在烹饪的過程中多加注意,保證做熟,一般就不會使洋芋危害到我們的身體健康了。

資訊來源:

人民網 2018年03月06日 洋芋皮變綠後就不能食用?專家釋疑

澎湃新聞 2023-03-28 洋芋發芽絕對要禁止食用嗎?現在帶你了解真相

新華社 2011年05月20日 農科院專家回應果蔬“膨大劑”使用的五大謎團

#頭條創作挑戰賽#

繼續閱讀